互联网和IT行业年年裁员,最多的永远是下一年;为什么“中年危机”这个可怕的理论每年都在变?程序员的神经?回顾了2017年的求职者数据,采访了几位年长的程序员,试图描述工作10年以上的技术人普遍存在的困惑,并找到走出的方向和方法。说明:100offer主要服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及海外2年以上经验的资深互联网人士。本文数据来自于2017年在100offer上匿名筛选展示的5844名技术求职者,他们收到的面试邀请和薪水普遍高于平均水平。本文中“老程序员”的统计范围是针对10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群体。一、大龄程序员求职现状1、有多少大龄程序员在找工作?在过去一年找工作的程序员中,近半数有3-5年的工作经验。当经验增加到6年以上时,人才流动的速度逐年放缓。拥有10年或以上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合计占14%。2、市场对大龄程序员的需求如何?从平均面试邀请数和最终拿到offer的求职者比例来看,工作4-6年的“骨干”更受欢迎,而大龄码农收到的橄榄枝,确实不是和年轻一代一样好。3、老程序员的议价能力好吗?在年薪方面,基本适用“生姜热”的规律。10年工作经验的程序员平均年薪40万;10年以上的赚43万。随着年限的增加,同龄人之间的薪资差距也越来越大。工作前4年,程序员年薪标准差徘徊在6万左右;第5年和第8年有两次明显的跳跃;10年以上的标准差高达17.5万。考虑到你的一些同龄人每年的收入已经比你多了近20万,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正常的。另一种焦虑源于预期加薪幅度与实际offer之间的差距。由于目前年薪已经处于高位,老程序员的涨薪预期更现实,但还是跟不上offer缩水的速度。与小鲜肉诱人的收获相比,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令人尴尬。4.老程序员的人才等级构成是怎样的?在10年以上经验的程序员中,不乏独树一帜的高端人才。其中高级工程师和架构师占比超过30%,中高层管理岗位占比接近20%,包括董事、CTO和联合创始人。但是基层的工程师还有25%,让人捏一把汗。人到中年,如果没有赢得足够多的重要职位,就可能面临被取代的风险。一旦公司业绩下滑,被迫离职,找工作也会困难重重。2、程序员的中年危机字典,天底下无新鲜事。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你会发现“程序员的中年危机”并不是个别事件的短暂刷新,而是持续的来袭。其来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企业对招聘大龄技术人员存在顾虑。技术变化快、工作强度大、团队年轻化是技术团队的常态。但是,对于年长的程序员来说,更难融入这样的团队氛围。他们要照顾家人,身体素质可能无法承受高压。因此,互联网公司HR普遍对35岁以上的技术类求职者有所顾虑。拥有15年软件开发测试经验的赵玲对此深有体会。39岁那年,赵玲离开了他待了两年多的创业团队。凭借多份具有知名IT外企经历的优质简历,获得9次面试邀请。然而,由于担心他的年龄,其中两家公司没有采访他。他的语气有些不平:“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也担心以后这样的公司会越来越多。”2.经济不景气进一步减少了就业机会。近年来,国内经济不景气,互联网行业增速也放缓,之前过热的人才市场开始降温。为了降本增效,一批工资较高、一线编码能力和体力下降的人自然被公司排在裁员名单的首位。本质上,中高端人才不必为找工作发愁,但在此背景下,找到匹配度高的好工作就更难了。程杰是一家数字营销公司的技术总监。35岁时,他终于下定决心离开工作了8年的公司。他告诉100offer,和他一起跳槽的同事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惑:在这个阶段,自己的专业能力已经定型,想跳槽或跳行业很难。可塑性和适应性差削弱了跳槽的议价能力。3、职场晋升瓶颈即使是资质优秀的候选人,也可能陷入职业发展的困境。34岁的苏青阳就是一个例子。工作第8年,他是一家小公司的总架构师。之后跳槽到某BAT做技术leader,离职创业做了一年CTO,可惜公司没能顺利融资。那是一段艰难的时期,在妻子临盆之际,苏轻扬陷入了经济困境,甚至一时半会儿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所以,在2016年创业失败后,薪水成了苏轻扬跳槽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选择标准。那时他还没有意识到,判断报价缺乏长远眼光无异于给自己埋下地雷。最终,苏轻扬以100offer顺利拿到了某电商公司总工程师的高薪工作。但是,高薪不代表这次跳槽就是完美的。“从导演到领导,现在就是码字,感觉越来越回不去了,中年危机了。苏轻扬向我们的人才顾问吐露心声,“心里有差距,但也在慢慢调整。”遗憾的是,2017年公司遭遇动荡裁员,他失望地选择了再次跳槽。但由于薪酬起点高,他难以接受平薪或降薪,市场上匹配的机会很少。无论是可用职位的减少还是晋升的瓶颈,其背后的一个普遍原因是求职者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或对行业趋势不敏感。除了苏清扬,刚进入创业年头的Android系统工程师荣武,在去年从智能硬件公司跳槽时也感受到了危机:“我拿到的面签数量显然是没有2015年那么多。”当然,Android市场低迷的原因,也和他之前比较封闭,“一路走黑”,没有及早转型有关。随着Android系统的不断更新完善,他日常的框架工作越来越专注于解决bug,这让他很迷茫。技术人员往往忙于研究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变化感知相对较慢。如果不有意识地未雨绸缪,培养综合素质,长年从事同质化工作,可想而知,人到中年求职竞争力会很低。4、年龄、心理、家庭压力年轻人的资本,恰恰是重新选择的机会成本很低。人到中年,跳槽时必须考虑落户、家庭等更复杂的现实因素。100offer也认识了几位被心理倦怠和生活因素困扰的老程序员。33岁的建筑师陈迪说:“我经常想着离开北京,离开互联网圈。”说到每天单程50公里、加班,他的疲惫是难掩的。“现在的生活条件很累。”刚毕业的时候,陈迪做了几年软件工程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怀念那个时候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软件公司发展是按部就班的,有标准、有功能、有指标,一切都计划清楚再开始。但国内的互联网太没有耐心了。”陈迪的心态不仅受到公司变化的影响,也受到家庭的影响。压力。他虽然在帝都打拼了十年,却始终拿不到河北的户口。这意味着两个孩子无法在北京参加高考。为了给孩子以后更多的选择,他频频想到周边城市定居,去年他以100offer拿到了新加坡的工作机会。然而,陈迪在公司北京分公司待了两个月就离职了。一方面,妻子英语不好,他不愿意出国当家庭主妇;另一方面,他本人与领导的管理风格存在矛盾,疏于沟通。事实上,职场倦怠、照顾家庭等问题并不是陈迪和程序员独有的。中年危机是人们在一定年龄阶段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根据幸福经济学的研究,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在成年后的头几十年开始下降,到40多岁时达到最低点。处于中年危机中的男性往往对事业困难保持沉默和回避,缺乏个性,出现抑郁、烦躁、易怒、疲惫等“心理更年期”症状。看来,你今天心中的不安,是前人经历过的。只是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和行业、职位的性质,把时间线往前推了一把。3、如何摆脱危机,规划下一次机会?大龄程序员在人才市场普遍存在痛点,如何做好危机前的准备?我们咨询了100offer的人才顾问Tony,结合众多真实案例,给出以下建议。1、消除认知误区,管理好跳槽预期。找工作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发现自我定位与市场需求差距的过程。由于互联网的快速起步,过去一些程序员在跳槽时获得了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加薪,但一旦泡沫破灭,他们就被迫离职。企业与企业之间普遍存在认知错误。工作年限越长,级别越高,工资涨幅越小。如果不虚心接受这样的游戏规则,合理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就更有可能遭遇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因此,大龄程序员在求职时要注意获取有效的市场信息。除了网络,还可以通过朋友、前同事、同行等人脉,以及靠谱的猎头来还原真实的市场。2、明确求职的核心诉求和竞争优势,扬长避短。不同阶段的程序员对工作的核心诉求是不同的。工作1-2年的主要诉求是有成长空间,可以充分学习先进技术;3-4年成为特定技术领域的技术工人;5-10年成为高级专家或架构师,或承担管理职责。工作10年后,更多人开始积累专业能力,追求成就感、自我实现和价值输出。“毕竟现在年纪大了,希望能找个更稳定、更规范的平台多发展几年,真正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成绩。”“北票”陈迪说,说出了很多同行的心声。一旦你知道你为什么工作,你就可以专注于满足你核心需求的工作机会,并降低你对次要需求的期望。上述数字营销公司的技术总监程杰就是这样做的。八年前,硕士毕业后,他在一家初创公司担任算法工程师。看着公司从20人发展到三四百人,他也坐上了技术总监的位置。但他逐渐意识到,公司数据的可用性和丰富性存在天花板,很难寻求突破。35岁,程杰通过我们加入了一家知名视频网站,加薪幅度不到10%。虽然低于预期的20%,但他很淡然:“现阶段选择跳槽,不是因为钱,我只是想换个平台,只要是环境好,我还是愿意的降低我的薪水期望。”同时,老程序员工作的长处和短处都趋于稳定,要扬长避短,避免在跨度过大的地方盲目试错。程杰最初的面试过程并不顺利。在经历了搜索、汽车等领域的算法岗位面试失败后,他意识到自己在业务场景上的局限性。但他对算法和广告业务知识的深入理解恰恰是他的优势。于是,程杰及时调整了方向,最终拿下了广告算法工程师的offer。曾在多家国外知名IT公司工作过的赵玲也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没有必要拿自己的缺点和年轻人比。目前就职于互联网金融创业团队。对于压力大、时间紧的发展节奏,他自信地说,不觉得自己的体力比90后差多少;吸收理解能力更强,在高效工作上也更有优势。3、转型需谨慎,争取内部机会。一些老程序员经历过自己赖以生存的技术从流行到降温的阵痛,但直接离职、转型到新的技术方向的成本太高。一方面,企业在面试时很难从转职程序员以往的项目经验中准确评估自己在新技术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即使公司录用了他们,应聘者也很??难接受薪酬和职级的“硬着陆”。内部转型是成本最低的路径。建议想要转型的程序员要努力争取。如果实在没有合适的机会,也要好好利用业余时间,积累转型方向的技术知识。重新开始确实需要强者的勇气,但正如100offer老用户、10年工作经验的程序员马骏所说,“级别越高越难,只有克服了当下痛苦,未来能否成功。”不会每天都疼。”33岁时,他抓住机会在公司内部从.NET转型为Java,你可以点击这里了解他的转型过程。4.生活和工作平衡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难读经文。如何平衡家庭生活和工作,我们很难给出适用于所有人的建议。不过,赵玲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但他能保证每次在一起的时间都是优质、愉快、有意义的。“我的目??的是提前规划好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全身心投入。比起玩手机,不关注孩子,这样可以弥补时间长的遗憾。”据人才顾问托尼介绍,大部分应聘者都会纠结于辞职后是否回老家,追求有房有车的田园生活,寻找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纠结,不妨多问自己几次“为什么”。留在互联网上,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价值,得到赏识和尊重;退隐农村,一片净土,却也失去了成就事业的乐趣和希望。100offer表示,这篇文章回顾了大龄程序员在职场中面临的几种常见危机,包括来自公司的担忧、可用职位的减少、晋升瓶颈以及自身的心理和家庭因素。抽象概括的背后,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经历的不安、不甘与挣扎。它们生动而真实。他们虽然没有悲伤到什么程度,但也值得被记录和被关注。“摆脱中年危机”不是一道无解题,而是一道选择题。无论是消除认知错误、管理期望、扬长避短,还是停下工作另辟蹊径,我都期待找到你自己的答案。100offer能做的就是提供一个信息对称的窗口,提醒大家保持谨慎乐观,不忘初心。(注:为保护应聘者隐私,本文涉及人员姓名均为化名。)除了以上中年危机自救指南,不同年龄段的程序员也应该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