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做教练、做主管……人机协作下的AI更懂你

时间:2023-03-19 19:25:41 科技观察

看似枯燥冷漠的算法,经过不断的迭代升级,如何成为可以感知外界的人工智能,成为帮助人类决策?工具?在本届进博会上,这个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人工智能可以是“读心术”的乒乓球机器人,可以是生产线上可灵活组装、节省成本的“魔术师”,也可以是瞬间读懂人体密码的“捕魂师”。在与人类的相处中,人工智能不止一方面。一个优秀的教练员,不仅需要有精湛的技术水平,还需要有“同理心”的能力,即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在欧姆龙展区,第六代乒乓教练机器人具备这些条件。它可以根据体验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加速人类玩家技能的提升。“该机器人采用独特的人体测量技术,通过图像传感捕捉人体的一系列信息,如表情、视线、心率等,从而评估和掌握人体的技术水平和情绪状态。同时,机器人还搭载了Meta-AI技术,通过该技术,机器人可以为体验者分析制定调动情绪的回传对练方案,让体验者既不会因为没有挑战而无聊,也不会因为难度高而沮丧”,欧姆龙公司研发中心AI控制研究室工程师刘晓军表示,在这样的AI算法加持下,机器人拥有“读心”能力,拥有与人类教练相同的情绪感知能力,进而可以更好地提高球员的训练积极性,帮助球员释放潜能。如果将这套人工智能逻辑系统搬到生产线上,系统会表现出沉稳内敛的一面。距离乒乓教练机器人不远的是“人机协同智能单元生产线”。欧姆龙自动化中国市场推广部总监徐晓波表示:“在这条生产线上,工人拧完螺丝后,生产线上的摄像头和传感器会扫描工人的工作,提示机器人‘启动’将其拧紧,再交由外观检测机器人完成料盒、装盒、检测、产品打标等一系列流程,最后由“移动操控机器人”完成厂间运输、拣货upandplacement等工作流程。”他表示,一旦作业出现波动,终端显示屏会自动提示问题,相关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客户等可以清楚了解工厂的实际情况,形成决策依据。“整个工作过程也是可追溯的,如果某个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可以通过后台的数据追溯到底是元器件的问题,还是工人、流程的问题。”“徐晓波说,基于这条人机协同生产线,工作效率可以提高2倍以上。“人机协同可以让生产线更好地适应柔性化生产。在传统的纯自动化生产线上,如果要换产品,就得换线,成本高,但人机协同生产线可以根据上传的订单进行多品种生产、小批量上料和组装,在不改变生产线的情况下改变工艺,如图所示的生产线可以生产三种产品。”徐晓波表示,人机协作的优势还在于哪些部分由人工使用,哪些部分由机器使用。可以小步定制微调,提高产线效率,而不用花费巨资去打仗。3分钟,我们可以背诵一篇课文,背诵10个单词,阅读几条新闻。在进博会ABB展区的手表组装未来工厂的生产线上,机器人可以协同组装一块手表。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一块显示屏前,只要选择四款表带中的一款提交给系统,一旁的大屏幕就会显示当前的处理状态或等待时间。在流水线上,分布着5台机器人。第一个开始工作的机器人会根据记者选择的表带和表面进行组装,并放置在托盘上。然后,一个双臂机器人会拿起手表和表带并将它们组装在一起,甚至巧妙地将表带的一端插入表带扣中;当传递给下一个双臂机器人时,机器人会将手表放入盒子中,折叠表带和盒盖,然后合上盒盖传递给工作站。当最后一个机器人拿起盒子打印定制信息时,一块手表经过传送带,被机器人抓起,送到记者手中。敲击机械臂两次后,它会松手并继续工作。向上。“如果机器人识别到来料有异常,超出了它的处理能力,它会震动,在数字孪生界面上显示异常,工人就会去处理。”ABB机器人应用工程师陈志军介绍,这条示范生产线配备了协作机器人,结合SuperTrak柔性输送系统、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为精密仪器加工和装配提供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