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和微信称霸社交圈20年,新的临界点似乎已经到来。回顾2019年的社会市场,新品不断推出。至此,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百度、京东、网易、搜狐等新老巨头纷纷入局。映客8500万收购极目一事引发热议,冠以“魂”之名的Soul应运而生。有专家告诉新浪科技,00后群体正在崛起,他们对社交网络的需求不一样。这个群体的主力不一定热衷于微信,微信的地位也不是“牢不可破”。今年下半年,腾讯陆续上线了六七款社交产品,最近上线的《老友记》也开始小规模刷屏。频繁布局的背后,这家巨头在社交赛道上或许有一些“焦虑”——在社交需求进化的当下,可能会孵化出新的超级产品。宝座之争再次打响,腾讯能否继续称雄,还有待观察。社会“组合拳”的意义何在?目前,从腾讯浮出水面的社交软件主要有猫狐、汇银、香风、青聊、有记、交友等。它们都是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的,有些还处于测试阶段。猫狐专注于视频聊天和实时口罩匹配;Echo专注于语音聊天、心动交友、快速撮合、热血团战;享风定位为年轻人分享趣味生活的音乐社交平台短视频,号称与明星互动、听歌交友是正确的;青聊目标用户为单身群体,定位为优质交友脱单软件,“知名高校一线厂商,真人认证审核”;有记专注于记录日常小事和真实生活,让用户在共同话题下进行交流;好友是最新的,主推实名社交和智能配对。上述产品可以说是各有特色。作为社交领域的第一大玩家,腾讯已经拥有微信和QQ两款国民级应用。前者月活跃用户超过11.5亿,后者月活跃用户约7.3亿。如果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进军社交网络,希望分得一杯羹,那么腾讯为什么还要继续出手?答案应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方面是防守,另一方面是进攻。回顾今年的社交产品消息,年初,字节跳动、快如科技、快博创始人王鑫联合推出三款社交产品:多闪、聊天宝、厕所MT;6月,搜狐宣布推出忽悠;9月,京东上线Pear,阿里巴巴重启真鲁姆内测;11月,百度推出基于地理位置的手机,网易主打“语聊”声波,探探在部分地区测试“真如蜜”。“FlashChat”允许用户蒙着脸聊天。每个新社交产品的发布时间。主要是看应用商店,所以跟公开的报道不一样。虽然目前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能够撼动微信和QQ的社交基础,但这些巨头的联手行动,势必会引起腾讯的注意。腾讯社交系列新品也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在互联网行业评论员张树乐看来,腾讯目前的新应用主要是试错型和防御型产品。一方面,尝试做更多的社交游戏,探索后微信时代的新姿态;另一方面,在各个平台不断试水社交应用的大趋势下,依托同类或相近的社交产品,依托自身庞大的社交用户群体,对其他产品进行战略防御,确保自己不会对微信和QQ构成潜在威胁。00后不再热衷微信?产品随着时代和用户群体的变化而变化。QQ称霸桌面互联网时代,微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爆发。当5G网络铺开,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即将到来。同时,随着00后群体的崛起,对社交网络的需求也将不同于以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期《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微信朋友圈使用率为83.4%,较2017年底下降3.9个百分点。极光大数据调查结果显示,今年2月,14.6%的用户浏览朋友圈的频率下降。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对新浪科技分析称,70后对QQ等第一代社交产品的推动作用最大,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兴起的微信则与之密切相关。面向85后、90后群体。相关的。“2000年后的阶段,他们可能不太热衷于微信。”在张毅看来,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集结策划了各种社交产品,其实都是针对00后,甚至10后。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年后出生的人口约1.6亿。现在,这群人正在陆续卖出成人门。他们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对网络更加敏感。同时,他们的生活条件也比较富裕,消费习惯和价值观也与过去有所不同。ADD广告研究联盟对这一群体进行了研究并发布了《2018-2019年中国新势能人群App接触行为报告》,表明这一“新势能群体”对社交网络的依赖度很高,社交应用成为该群体中渗透率最高的品类。不过,与前几代人相比,00后在社交方面往往更具娱乐性。同时,他们有很强的自主意识,交友的目的绝不仅限于偶然相识,而是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或获得身份认同的平台。此外,5G的发展也将把社交赛道带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曾指出,3G、4G迎来移动互联网时代,5G从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移动物联网领域,其服务对象已经从人与人的交流扩展到人与物、物与物的交流。它将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引发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万物互联时代,社交场景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张译举了谈恋爱的例子:男生对女生的感觉很强烈,心跳加快。在现在的微信和QQ上,人们只能通过文字来表达这种状态,对方无法判断这种情况是真是假。而5G时代来临,传感器可以捕捉到各种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社交产品直接将心跳、血压升高发送给对方,完成“情感传递”。从用户群体和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现在是变革的时候了。新大片也是腾讯拍的?微信让张小龙成神,也让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站稳了脚跟。毫无疑问,再造这样一款产品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然而,在上述产品中,没有一款能够引起普通用户的广泛关注。腾讯最近上线的《老友记》这几天被媒体热议。它的宣传语言动人,色彩清新,产品名称和四叶草标志让一些用户想起了早期的朋友网。不过实际体验后可以发现,这款A产品功能并不完善。网友余宇总结自己的感受:“无聊,连自己的公司都找不到。”好友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约会”,用户可以设置配对目的和配对性别,从而“遇到合适的TA”。但是,要使用此功能,您必须先完成公司认证。之前有个媒体测试,遇到了和余宇类似的问题。此外,新浪科技发现,目前好友App中只能向好友发送文字和emoji表情。在表情包成为重要的表达工具、分享图片成为日常操作的今天,产品设计却令人费解。直观上,好友产品明显不合适,腾讯其他新的社交产品还缺乏创新。张毅分析,对于腾讯来说,现在是社交产品陪伴的阶段。不跟着你跑,下一枪就很难接了。在他看来,微信、QQ等新型社交软件已经到了临界点,但什么时候爆发还不确定。虽然软件很难完全取代微信的功能,但张毅认为,从单纯的聊天需求来看,微信的地位并非牢不可破。对于社交产品的未来发展,张舒乐的看法略有不同。他并不看好纯聊天模式,认为在整体社交领域,可能不会再出现通用的爆款社交应用。不过,“垂直功能强的社交产品,可能会逐渐挖掘出深度和粘性”。张书乐举了个例子,“比如陌陌,尝试利用新的同城信息流,为陌生人开通更多的线下场景和游戏社交场景,走办公OA风格的钉钉也在逐步深化社交形式在办公领域。”社交无处不在,很多平台都在逐步强化社交功能。他们将成为社会新进入者的对手,凸显出社交领域的另一种可能性。除了上述明显的例子外,脉脉为公司认证员工推出了公司圈,知乎悄悄孵化圈子,让有相同兴趣的用户进入不同的小群更容易交流,这些都值得关注。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微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深度融入生活。它不仅是聊天工具,还是阅读工具、游戏平台、支付手段。今年三季度,腾讯的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成为各项业务中最受瞩目的板块,营收同比增长36%,这与微信支付密不可分。近日,“微信默认为普通办公软件”成为微博热搜话题。结语:一般来说,微信作为一个生态会越来越大,这个生态几乎是不可替代的。从聊天、交友和表达自己的角度来看,用户确实需要新的应用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腾讯本身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社交产品,想必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它要重构的不仅仅是某个“交友”软件,而是重构复杂的社交关系,将可能离开其社交网络的用户重新圈到它的新应用中。但新的爆款产品会来自腾讯吗?这很难说。未来悄然来临,现在是一个模糊的姿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