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被视为继传统互联网之后的又一金矿,而移动营销是移动互联网中的热门项目,因此移动营销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广告界有句名言:“知广告费有一半浪费,却不知浪费了哪一半”。这句话表达了大众广告时代的弱点。每个营销人员都知道,广告就是将正确的信息传达给正确的人,但这在大众广告时代很难做到。广告与消费者的相关性通常与转化的可能性成正比。正因如此,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行为信息、位置信息、时间信息等,对营销人员来说极具吸引力。而移动定位服务可以为营销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定位即时需求在传统的营销环境中,营销人员无法清楚地了解目标的即时需求。所以他们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他们先分析不同媒体的受众,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媒体投放广告,比如:在晚间电视剧里投放生活的商业广告;在体育电台投放体育用品广告;在报纸的财经版刊登房地产和汽车广告。然后等待不熟悉的读者或观众阅读这些可能有用的商业信息。移动营销可以利用背后建立的信息数据库和定位技术,通过“时间、地点、人”三要素的结合,推断用户的即时状态,进一步明确其当前的消费需求和可能的潜在需求。例如:通过GPS定位技术,可以知道中午12点有用户在商场附近。根据数据库、时间、地点分析用户状态,用户很可能去吃饭或者想去购物,然后向用户推送餐厅优惠券和商场附近的购物优惠券。通过时间、地点、信息库分析用户当前状态推送信息,使广告投放更加精准。而这些信息很可能是用户需要的信息,更容易让用户接受。针对人群需求通过定位用户的运动轨迹,可以知道用户去过哪些地方,哪些地方经常去。通过这些轨迹,绘制出一幅极具价值的“消费地图”。例如:某酒吧本周末要举办活动,那么“消费地图”就可以清晰呈现不同的目标人群。第一组:常去酒吧的人,这类人最有可能参加这个活动。第二类人群:经常去酒吧的人,对酒吧有一定的关注,但来的人不多。这些人也很有可能出席活动。第三类:经常去酒吧,但从来没去过这家酒吧的人。这批人也有可能参加这次活动,不过概率不高。商家可以根据“消费地图”呈现的人群制定不同的促销内容,比如第一人群,那么商家要注意活动内容和与目标用户的互动,酒吧的位置可能不被附上。但是第三类人要注意活动的内容和给用户带来的好处,必须包括酒吧的位置,必要时还要附上一张地图。“消费地图”不仅可以让商家清楚知道目标人群是哪些,还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促销内容。这样的广告投放对象不仅精准,而且非常个性化,满足不同的人群。与传统营销相比,移动营销更加精准、实时、互动。但移动营销有其自身的问题。◆如何把握数量的问题。如果人们每次到达一个地方都会收到一条或几条广告信息,谁能承受如此频繁的信息。人接受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那么如何处理数量的问题呢?◆隐私问题。这是移动营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你愿意被“盯上”吗?我认为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被定位或跟踪。但移动营销的核心是用户的信息,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可能有意无意地侵犯了用户的隐私空间。虽然移动营销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相信未来会有很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以往的技术革新已经提醒我们,作为一项普适性的新技术,其商业价值也在其扩散过程中同步凸显。移动营销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