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和年初,ChatGPT火了一把。2022年11月下旬,OpenAI推出的ChatGPT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仅一周时间,就吸引了100万用户在线试用,两个月直接突破了1亿用户。可以说,ChatGPT是继AI音箱之后炒作最火的人工智能应用。作为优化对话的语言模型,ChatGPT不仅可以根据命令生成、重写和总结文本,还可以与用户进行交互,甚至可以记住之前的单词,根据用户输入提出问题,编写代码向用户解释。除了注册用户数激增,ChatGPT相关话题也激增。比如ChatGPT让苹果着急了,美国89%的大学生用ChatGPT做作业,ChatGPT已经被多方注册为商标,很多学术期刊都禁止使用。ChatGPT被列为合著者,其他话题频频上热搜。尤其是微软、谷歌、百度等科技巨头相继入局,率先布局AIGC(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赛道,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为产业链开辟广阔空间。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站在ChatGPT大爆发的重要时刻,笔者试图探讨一下ChatGPT和AIGC。比如备受追捧的ChatGPT是什么?能给各行各业带来哪些新机遇?AIGC的准入门槛是多少?ChatGPT到底是什么?ChatGPT是OPenAI于2022年11月30日推出的一款人工智能语音聊天机器人。ChatGPT可以从数据中自主学习,经过大数据集的训练,可以产生复杂的、看似智能的书写能力。在《ChatGPT为研究带来的五个机会》的文章中,作者甚至直接指出,人们已经使用ChatGPT等大型语言模型来撰写论文和演讲、总结文献、编写计算机代码和统计分析。实际上,ChatGPT会根据用户输入生成自然语言响应,帮助快速构建聊天机器人进行聊天交互。因此,除了写文章,ChatGPT还可以和用户聊天,解答一些常识性、生活相关的问题,甚至可以帮助用户编写场景??脚本和代码。随着ChatGPT的流行,其准确性也受到质疑。据悉,作为机器学习模型,ChatGPT在训练数据范围内的准确率很高,但不能保证答案100%准确。笔者使用的是国产的ChatGPT。当我询问电视剧《狂飙》的介绍时,ChatGPT并没有给出准确的回答,可能是数据库没有实时更新的缘故。同时ChatGPT还可以记住之前的对话,可以根据用户的提示改变回答方向,但偶尔会出现错误,需要考虑数据库的实时性。比如作者直接告诉ChatGPT我的名字然后再问,ChatGPT直接告诉作者的名字。与ChatGPT聊天,当被问及一些严肃的话题和解决方案时,ChatGPT的回答逻辑清晰,措辞得当。虽然没有超越陈词滥调的观点,但清晰、直观、迅速的表达和反应过程令人叹为观止。ChatGPT的交互类似于AI语音助手小度、小爱同学、天猫精灵和Siri。不同的是,ChatGPT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可以理解复杂的句子内容,并可以连续回答后续问题,表现出一定的学习能力。总的来说,与语音助手相比,定位清晰,态度谦逊,在回答某些问题时更加专业,注重个人隐私,也可以理解为高情商。Chatbot赛道,巨头扎堆随着ChatGPT的爆发,微软、谷歌、百度等科技巨头也看好AI聊天机器人的商业前景,相继下台。公开资料显示,谷歌向AI初创公司Anthropic投资约3亿美元,获得Anthropic约10%的股份,将用于投资从谷歌云计算部门购买大量计算资源。并且,谷歌及其母公司Alphabet首席执行官‖Sundar‖Pichai发表了一篇博文,宣布LaMDA驱动的Bard将向受信任的测试人员开放。此外,他还透露,今年3月,谷歌的生成语言应用程序端口(API)将向企业、开发者和创作者开放,允许开发者使用谷歌的语言模型构建自己的应用程序。据悉,谷歌开发的LaMDA是基于互联网数十亿词训练的大规模语言模型。它不仅得益于谷歌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研发团队,还得益于谷歌通过数百万用户的反馈对LaMDA模型和聊天机器人Bard进行微调的能力。可以说,巴德可以利用谷歌庞大的信息库为用户提供准确优质的答案,对微软和ChatGPT构成强大的威胁。你唱完,我就上台。在谷歌宣布“ExperimentalConversationalAIService-Bard”之后,微软发布了面向大众的AI语言模型产品。据悉,通过与OpenAI的合作,微软在其搜索引擎中加入了先进的AI对话模型,以支持新版本的Bing和Edge。发布会上,微软CEO纳德拉表示:“人工智能将从根本上改变各类软件,首先是最大的一类——搜索引擎。今天,我们推出了由AI提供支持的Bing和Edge,以帮助人们从搜索和网络中获得更多。新一代的Bing也被AI重塑:首先,新的Bing正在运行更快、更准确、更强大的全新、下一代的“OpenAI”大规模语言模型;,微软开发了Prometheus模型——一种专有方法,使用OpenAI模型提供更相关、更及时和更有针对性的结果,同时提高安全性;再次,微软也正在将AI模型应用到核心的Bing搜索排名引擎中,使搜索结果更加准确,并带来全新的用户体验,面对AI领域的竞争,百度也没有休息,近日,百度官方公布了一款类似于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文心一言(英文ERNIE‖Bot)。笔者认为,考虑到百度的投资以及多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成绩,公司完全具备这项技术的实力,根据官方公开资料,百度在四大领域进行了全栈布局ier人工智能架构包括底层芯片、深度学习框架、大模型、顶层搜索应用。文心位于模型层。同时,百度深耕人工智能领域十余年,拥有工业级知识增强的文心大模型ERNIE‖,具有跨模态、跨语言的深度语义理解和生成能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微软、谷歌、百度等科技巨头对人工智能的坚定投入,展现了人工智能应用广阔的发展前景,人工智能产业有望开启浪潮新发展。类似ChatGPT的大战将在搜索引擎领域揭开序幕?AIGC是人工智能内容生成,ChatGPT是典型的文本生成AIGC。ChatGPT的成功也有望带动AIGC在图像、音乐、视频等其他领域落地。根据Gartner的预测,到202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占所有生成数据的10%。Gartner多次将生成式AI列为未来重要的技术趋势。并且,随着ChatGPT推出付费订阅试点,AIGC的商业化进程正式拉开序幕。但由于AIGC产业化程度有限,大量业务场景尚未成功落地,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甚至有专家认为,基于其出色的降本增效能力,AIGC在高端市场的应用前景较为清晰和稳定,在C端消费市场的商业模式仍需进一步探索。而搜索引擎极有可能成为类似于ChatGPT的新竞争领域。在搜索引擎领域,在微软的帮助下,ChatGPT和Bing走到了一起,谷歌、百度等已经宣布推出ChatGPT-like的巨头,都有搜索引擎业务。三大巨头的一致行动,引发了大家的猜测,搜索引擎领域将正式打响类似ChatGPT的大战?作者的回答是“很有可能”。将ChatGPT应用在搜索引擎领域,微软已经有所动作,新Bing的发布就是一个很大的信号。在搜索引擎领域,微软一直无法与谷歌抗衡。作为全球最著名的搜索引擎,谷歌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和多年的搜索服务经验。而微软的Bing,无论怎么努力,也只达到了全球市场份额的3.03%,排名第二。ChatGPT的推出将是微软反超的新契机。不过,谷歌不想给微软机会,比微软更早发布Bard,而这款工具可以利用谷歌庞大的信息库,为用户提供准确优质的答案,对微软和ChatGPT构成强大威胁。显然,百度不会放弃这个机会。文心一言极有可能与百度搜索结合,提升自身的搜索能力和准确率。笔者认为,除了搜索引擎领域的竞争,ChatGPT-like也需要尽快落地。风靡一时的ChatGPT-like,不能单靠消费者的“头脑发热”来支撑发展,确实需要一个“入口”,受到了广泛关注。搜索引擎自然要承载ChatGPT的落地。写在最后,ChatGPT的火爆是人工智能在C端的现象级应用,背后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OpenAI抓住了一个新的“机会”,将生成式AI从B端市场搬到了C端市场,让AIGC、ChatGPT等概念家喻户晓,就像当年火爆的AI,AI登陆家庭场景的音箱。当然,ChatGPT-like的持续流行还需要开拓更多的应用场景,形成商业化。值得一提的是,ChatGPT的火爆也是AI不断发展的体现。笔者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在推动产业升级、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