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盘点中国电信2020:立足“云转数转”,推动万千行业数字化转型

时间:2023-03-18 09:52:18 科技观察

回首不平凡的2020年,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我们也看到,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社会数字化进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作为央企,中国电信长期以来全力支持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2020年将充分利用5G、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化手段参与抗疫工作。并全面上云,发挥资源禀赋和技术优势,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中国电信也是国内唯一一家通信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实现持续增长(截至前三季度),也是唯一一家移动用户数保持正增长的基础电信运营商(截至11月底)。同时,5G用户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宽带用户稳步增长,天翼高清用户和物联网用户均实现快速增长。SA率先大规模商用,扎实推进共建共享。2020年是5G大规模部署的一年。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累计建设5G基站71.8万个,今年新增58万个,推进共建共享33万个,所有地级市都实现了5G网络覆盖。5G用户数量快速增长,5G终端连接数超过2亿。在5G应用方面,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都开始落地生根。中国电信始终坚持以SA为目标的5G发展战略。2019年10月,中国电信在深圳宣布SA网络全球商用。2020年6月,中国电信率先发布《5G SA部署指南》。11月,中国电信宣布建成全球最大的5GSA共建共享网络,实现全球首次大规模商用。截至目前,中国电信已自建开通5G基站20.3万个,共享站点16.2万个,全网累计开通站点近36.5万个。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拥有近8000万5G用户。同时,中国电信始终坚持以标准引领5G发展,加大科研投入。在3GPPR16标准中,中国电信牵头制定了10项技术标准,牵头完成了5G“超级上行”核心标准。同时,中国电信以SA标准演进为目标,在R17牵头建??立超级上行增强、网络覆盖提升、非公网组网、多频段大功率终端、系统干扰消除等,旨在不断提升SA覆盖和容量性能,延伸对垂直行业的支持。为充分发挥5GSA的应用潜力,中国电信坚持应用驱动,聚焦细分客户群,打造“致远”、“滨临”、“如意”三类5G定制网络服务模式”针对不同的行业需求和场景。通过定制化的“5G+边缘+云+X”综合服务,全面满足不同行业客户在信息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端到端的数字化需求,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顾客。在共建共享的过程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大胆探索,全力推进,实现“一张物理网、两张逻辑网、4G/5G高效协同、独立自主”。手术”。实现了三个“世界第一”:全球首个、规模最大的共建共享5G网络;全球首个200MHz大带宽高性能5G网络;全球首个TDD+FDD混合网络5G网络。通过共建共享,可大幅节约5G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CAPEX预计每年可节省约40%,OPEX每年可节省约35%,共建共享优势充分凸显。立足“云改数字”,加速数字化转型中国电信作为全球首家提出云网融合发展理念的电信运营商,进一步提出云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开放合作等理念。2020年年中工作会议。内部数字化四个方面是“加快云化转型和数字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自身数字化转型带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中国电信认为,5G+云网融合是数字经济的基础和基石。5G时代是云的时代,是云网互融的时代。两者共存、共同成长、相得益彰,云网融合将催生多种行业应用。中国电信坚持“网为基础、云为核心、网随云动、云网融合”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推进云网融合。通过“陆、海、空、天”一体化的基础网络能力,为万物互联提供基础网络基础设施保障,依托中国最大的混合云、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云天一云,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计算和处理。云服务。此外,2+4+31+X+O公有云+专有云的协同布局,赋能数据要素的深度计算和挖掘,加速数字化产业转型。在云网融合的发展过程中,安全贯穿始终。中国电信立足运营商网络安全优势,打造端、网、云一体化的安全能力,通过网络原生安全+可信云构建端到端的安全能力体系。中国电信云堤产品横向赋能客户各种接入场景,让中国电信专线、IDC、云、5G、家庭宽带具备安全属性;纵向上,万千行业可以在中国电信这个独一无二的安全基地上共享一个清晰的网络空间。在2020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上,中国电信率先发布《云网融合2030技术白皮书》,进一步明确云网融合未来发展重点:开放共享、云网协同、云云汇聚、敏捷运营。并经过协同阶段(2021-2022)、融合阶段(2023-2027)、融合阶段(2028-2030),最终实现云网融合。政府和企业再出发,瞄准5G赋能千行百业5G赋能百业百业已成为行业共识。承担政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使命,也将为电信运营商创造更大的发展机遇。因此,中国电信对5G的投资不仅是网络基础设施,还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和产业生态的打造,而2B和2G是创造5G价值的关键。为更好满足政企客户信息化需求,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国电信调整原“集团政企客户业务部”,成立“集团政企信息服务事业群””。、应急响应、政法公安、农村农业、住建、居民服务、工业、教育、交通物流、贵宾服务等十大行业事业部,构建专业化、数字化、市场化的营销服务体系,以及积极推进行业应用落地,赋能行业转型发展。众所周知,中国电信在政企业务发展上一直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中国电信经过多年运营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云网资源,构建了“固移一体化、天地一体化”的信息通信网络,拥有全球最大的光网络、数据中心、综合接入局和自主可控的云平台.中国电信建设的全球最大NB-IoT网络;长期稳居中国公有云市场TOP3的天翼云等,都为垂直行业业务的拓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成立“集团政企信息服务事业群”,是为了建立更加聚焦的行业服务组织体系,推进5G+云网融合,夯实云网安全数字化基础,升级原子能力,推进5G+云网融合建设。原子能力生态,打造场景化解决方案,升级渠道,改变交付模式,实现政企服务模式数字化转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整合供应链资源,实现更紧密、更融合、更专业、更高效的中国电信DICT项目整体交付。培育产业创新联盟,赋能5G商用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指出,5G的发展,无论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应用场景打造,都需要产业链和生态圈各伙伴的积极参与,共同繁荣生态,共同谋求发展,共同提升客户获得感。过去一年,中国电信在5G产业生态建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一方面,朋友圈越来越大。5G产业创新联盟自2019年9月成立以来,已有200多家联盟成员、近千家生态合作伙伴、54家联合创新中心,推动了多个5G产业融合创新项目落地。另一方面,在应急响应、房建、居民服务、工业教育、交通物流、贵宾服务、农业农村、医疗卫生、政法公安等5GToB行业,中国电信及其合作伙伴共同为垂直行业客户提供5G整体解决方案。累计建成行业应用示范项目100多个。此外,中国电信与合作伙伴共建5G联合创新中心、5G开放实验室、联合研发,成效显着。其中,中国电信与中航发展南方公司成立的5G联合实验室,在5G专网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工业互联网改造、5G+AR+专家制造模式、5G+传感器+边缘计算+制造等方面参数模式等,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电信与三一重工成立的5G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依托5G和MEC边缘计算,对机器视觉、远程智能驾驶、AGV等场景进行深入探索,共同制定5G智能制造对接平台。实践的基础。工业标准。同时,在今年的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上,中国电信发布了云网融合数字化能力平台,向行业开放了智能连接、物联网、云等120多项原子能力,并引入AI、视频算法、行业应用等能力,携手产业共建数字能力生态圈。“你好5G,赋能未来”是中国电信5G业务的品牌标识。一年来,中国电信始终秉承“什么是5G,用户说了算”的发展理念,为5G网络和应用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感知。面向未来,中国电信将继续深化云网融合、云数字化转型战略实践,服务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