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页面不太好看但说不出来”,“不懂设计,就是感觉不协调”,“你觉得这样好看吗?你的审美有待加强。”这些熟悉的词往往是产品与设计冲突的开始。还有一种评价分不清好坏。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同样的无奈。其实设计本身就是一门理性的学科,审美因人而异。只有合理的设计才能说服别人。当设计师拿到产品的原型开始设计的时候,如果不考虑任何规则,只是单纯的照着原型走,那么很多时候会产生一些不协调的结果。设计完成后,产品不满意,我不满意。其实UI设计中有很多布局设计原则。如果产品和设计都对版图设计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当设计师拿到原型,审阅设计输出稿时,大家就能更好地相互理解。的设计。下面我总结了几种常见的版面设计原则,它们是在作品中做出好的视觉效果的前提。1、信息的排列任何信息的排列,首先要掌握的是对齐/重复/亲近/对比,这贯穿于设计的四大原则。除了建立干净精致的外观外,对齐还可以促进开发的实施。基于从左上到右下的阅读习惯,移动界面的内容排列通常采用左对齐和居中对齐,表单填写的输入项采用右对齐。设计和做其他事情一样,要有轻重缓急。不要让用户找到需要注意的重点/地方,让用户顺利接收到我们要传达的重要信息。重复和对比是一套组合拳,让设计中的视觉元素在整个设计中反复出现,既能增加秩序又能加强统一性,降低用户识别的难度。那么在需要突出重点的时候,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比如用不同的图片大小或者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重点,让用户直观的感受到最重要的信息。在排列复杂的信息时,如果排列不规律,会降低文本的可读性。组织信息可以根据亲近性原则,将相互接近的相关信息,分组在一起。如果多个项目彼此靠近,它们将成为一个视觉单元,而不是孤立的元素。这有助于减少混淆并为读者提供清晰的结构。在设计演示文稿时,一定要考虑内容的易读性。适当使用图形可以增加易读性和设计感,图形的理解比文字更有效率。那些用文字表达时显得冗长的描述,一旦用视觉表示代替,就会变得简洁明了。视觉图形可以以更柔和的方式呈现描述/标题/价值等相对生硬的内容。2.图片的使用确定了app的页面结构和文字后,就该安排图标/按钮/图片的排布了。此时页面将从纯文本的“阅读”式结构调整为“查看”式结构。页面的易读性和页面的整体外观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页面上图像的比例称为布局比例。通常,降低布局比例会给人一种安静、优雅、高级的感觉。提高上版率就会充满活力,让画面具有感染力。在实践中,它还与所选图片所表达的元素/颜色/情感有关。合适的图片还能散发出整个应用的气质,直接传达出“高级”、“平民”、“友好”等不同的感受。.如果内容比较少,但又想提高翻页率,可以使用一些色块,或者抽象模拟真实物体的效果,比如电影票、书本、优惠券、便条等,来制作界面更加亲切,减少空虚感。这种方法也可以改变页面呈现的视觉体验,但这种方法最多只能改变页面的色调/质感,不能改变“阅读”内容的比例,需要注意。3、色彩的运用不同的色彩会给用户带来不同的感受,这应该是常识。在移动端界面中,通常需要选择主色、标准色、清晰色。移动端与网页端略有不同。主色虽然是决定画面风格的颜色,但往往不会大面积使用。一般出现在导航栏/一些按钮/图标/特殊页面等,会有点清晰,定调。统一的主色调也能让用户找到对品牌的归属感,比如网易红/腾讯蓝/京东红/阿里橙等等。标准色是指整个移动端界面的颜色规范,决定了文字/线段/图标/背景等的颜色。虚线颜色通常用在标题文字/按钮/图标等,通常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强调和引导阅读方面。可选择的主色可能不止一种,收尾色通常由两种或三种颜色组成。标准色是一组由强到弱的标准组。有不同的选择方法。第一种是相邻色匹配(色相环上的相邻颜色)。这种方法比较常用,因为色调的柔和过渡也很自然。二是同色系搭配(色调一致,饱和度不同),主色和亮色在同一色相上,给用户一致的感觉。三是明快的配色,主色使用比较沉稳的颜色,明色使用明快的颜色,起到了带动页面气氛,强调重点的作用。四是中性色搭配,用一些中性色作为基调,减弱干扰。这种方法是移动端最常用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