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医疗场景支付在同仁医院成功试点成为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单位,率先开通生活场景支付.也就是说,所有医院员工都成为了“白名单客户”,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在食堂、超市消费。国内数字人民币试点一周年之际,同仁医院拓展场景升级至2.0版本——医疗支付场景成功落地。今天上午,记者跟随第一位体验者来到门诊,一睹这种新型支付方式的效果。上午10点,在长宁区政府部门工作的赵女士来到门诊5楼耳鼻咽喉科。“春天花粉多,又得鼻炎了。”赵女士在手机上安装了一款名为“数字人民币”的APP。在注册窗口,她将手机向上滑动后,出现了一个二维码。支付完成只用了很短的时间。记者看到,该APP显示的背景图片与百元钞票的左半部分相似,存入余额会出现波动。“看起来这种支付方式和我们习惯的第三方支付很相似,但实际上,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同仁医院副院长盛惠明告诉记者,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的。它是法定货币的一种,与纸币、硬币完全一样,只是呈现方式不同。数字人民币简单来说就是电子版的人民币。在开通服务的过程中,没有绑定银行账户,相当于在手机里放了现金。自去年4月央行试点数字人民币以来,试点范围不断扩大,落地场景已涵盖生活消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政务服务等各个领域,并且多地形成试点格局。上海同仁医院积极响应央行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政策。在长宁区政府、区科委、招商办的指导下,作为首批试点单位,成立数字人民币专项工作组,着力拓展医院支付场景。先尝试,积极探索。盛惠明告诉记者,医院场景建设分两步走。第一步打通生活支付场景,第二步打通医疗支付场景。今年1月,上海首个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在同仁医院落地。借助邮储银行的技术,员工可以在食堂使用“硬钱包”,实现点餐、消费、支付的一站式体验。试点以来,全院近千名员工开通了数字人民币账户,大家对数字人民币的接受度都比较高。由医院信息部、财务部牵头,首批应用场景重点打通医疗场景支付。经过3个月的开发测试,覆盖两个院区和门急诊的近20个收费窗口已全部开通,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市民只需出示手机数字人民币二维码,即可扫描二维码就医支付,为支付方式增添了一条便捷、安全的新通道。图说:数字人民币为公民提供了一种便捷、安全的支付方式。也许你会问,纸币可以不联网直接花吗,数字人民币可以用吗?真的吗!赵女士告诉记者,她平时使用的是第三方支付。换句话说,如果断网或者信号不好,就会遇到无法扫码的情况,但数字人民币不联网也可以支付上网,而且速度更快。而且,对于收费方来说,这笔钱也是立即入账,没有延迟。“虽然手机已经普及,但很多老年人还不习惯第三方支付工具,如果未来数字人民币能在医院推广,应该会让这群人的生活更方便。”赵女士说。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通过无感支付便民是同仁医院一直在努力推动的一项便民举措。数字人民币加速了无感支付在医疗场景的应用,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盛惠明表示,未来围绕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医院还将充分利用数字人民币的安全可靠、实时结算、支持双线下支付等优势,进一步扩大体检、停车费等支付场景试点。“数字人民币的核心还在应用,需要更多的应用场景和个人用户、企业用户的推广。”盛惠明表示,相信随着医疗场景硬件支持的进一步完善,“硬钱包”等形式会更加普及。类似且更安全的可穿戴设备载体也将发挥积极作用,让难以使用智能终端的医疗患者使用数字人民币成为可能,弥合数字鸿沟。新民晚报首席记者左彦【数字货币知识提示】数字人民币具有以下六大特点:1.支付即时结算,不占用在途资金。2.支付无障碍,有法偿,突破商业限制。安全、不可伪造、不可重复支付、匿名可控、隐私保护4.支持双离线支付,无需网络即可实现交易5.零交易率,等同于现金,所有交易环节成本为零6.更多形式多样,可与SIM卡、IC卡、eSIM可穿戴设备等承载设备结合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