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从程序员到培训师的历程

时间:2023-03-17 23:45:21 科技观察

最近,越来越多一起写代码的程序员朋友成为了TeamLead、TechLead、Manager、Buddy、Sponsor、Coach、Trainer、Mentor。一方面,我为他们感到骄傲。我很自豪他们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从一个简单的程序员进入了培训师的行列。另一方面,我也为他们担心,担心他们会像我当初一样无助。去年六月,在我工作的第8个年头,我加入了SturtworkAcademy,从程序员变成了培训师。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脑子里的困惑:教了一天我的声音会不会沙哑?第二天声音沙哑怎么办?如果学生认为我的课很无聊,我该怎么办?我会像高中政治老师吗?成为催眠师?学生们在课堂上向我提出棘手的问题。我该如何回应?……第一次训练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它更像是一次演讲而不是一次培训。一个人干巴巴的讲了一天,下面的同学不停的点头。偶尔,他们点点头,一碰桌子就醒了。他们擦了擦嘴角的口水,继续点头。不过,从那时起,我不再担心自己的声音沙哑了。为了增强自信心,我参加了“视觉引导工作坊”、“发声训练”、“幽默训练营”。即使经过10个月的培训,他还是自掏腰包支付了最昂贵的TTT培训费用。看到身边的程序员朋友在成为培训师后也感到迷茫和迷茫,所以想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本文不讲为什么要成为培训师,只讲培训师应有的心态,可以使用的技巧,以及一些实用的技巧。成为培训师后,在学员们的积极反馈中,我更加喜欢这个角色。并逐渐坚定了自己的使命:成为一名专业的培训师,灵活运用培训、咨询、辅导、指导、咨询等技术,亲自影响他人做出积极的改变!如何解读?第一,培训、咨询、教练,都是技术。作为一名培训师,你不应该限制自己使用什么技术,就像程序员不应该限制自己是“Java程序员”或“Ruby程序员”一样。只要能开发别人的,就应该给我用。其次,我认为培训师必须练习它。作为培训师,自己没有教过别人是不负责任的;如果我做了但不继续做,那就意味着我并不真正同意。我特别相信一句话:当你停止学习的那一天,你就应该停止训练。如果我自己不学习或成长,我怎么能要求别人学习和成长?还是那句话,人只能改变自己,谁也改变不了别人,我只能改变自己去影响别人。健康、积极的改变。不能只限于教学技术。心态的改变,习惯的养成,比学习具体的技术要有价值得多。1.心态培养他人的过程就像把水从一个瓶子倒到另一个瓶子里。首先,你需要打开对方的瓶盖。打开瓶盖是为了建立信任和安全感。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向我学习,向我学习可以学到什么,学习有什么用,我要怎么教,他需要怎么配合等等。其次,如果直接倒在对方嘴里对方的瓶子,大部分水都会流出来,因为对方的瓶子有瓶颈,这是同学们以往的经验和体会。我们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迅速快速地将水倒进对方的瓶子里。因此,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用发展他人的技巧来影响他人做出积极的改变。您不必等到成为专家才开始培养其他人。培训师要放低自己,不是“教”什么,而是抱着“分享”的心态。当然,你需要对你分享的知识有判断力。大海之所以能容纳百川,是因为它把自己放得足够低。如果你总觉得问题出在别人身上,你就永远无法提高自己。刚开始培训的时候,有一个问题让我夜不能寐:学员不和我互动。我问了一个问题,但没有人回答。想请同学们分享,却没人愿意站出来。于是我抱怨学生们不够积极主动。时间久了,我才明白,不可能遇到一个班里活跃的学生。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所以带着这个问题请教了一位学长。他的回答是:自始至终,要建立一种相互信任、轻松的学习氛围。当我自己改的时候(详见后面的技巧),就没有冷场了。程序员要善于发现问题,培训师要善于发现亮点。与其批评、指出不足、提出建议,更重要的是表扬、指出亮点、鼓励保持好的地方。一旦学生积极的改变得到鼓励,他就会更有动力去提升自己,自然而然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我所做的比我所说的更重要。为了向学生传达可视化实践的价值,我将可视化融入到整个培训中,而不是通过文字告诉他们。学生做什么比学生说什么更重要。我们需要根据学员的反馈优化教学方式,培训师需要培养“全景沟通”能力。大多数人在交流时只注重信息的传递,但培训师需要时刻关注对方的状态,以及沟通双方的关系和情感。2、技术文章如果不知道哪些知识对自己有用,就很难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也很难有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决心。知识可以被使用或丢弃。我们应该极其功利地学习它,甚至忘记学习,专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只是解决问题过程的一部分。培训师有很大的责任——赋予学习意义。比如学习一门编程语言,并不是为了将来找工作用它,或者是在脑海里留下一个印象,以便以后需要用到的时候可以更快的拿起它。相反,学习如何学习编程语言。只有这样,你才能应对层出不穷的各种语言。培训者必须会讲故事,描述学习后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教练技术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案;使用促进技巧帮助他们在团队讨论中向同龄人学习;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用教练的技巧进行指导,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当学生掉坑时,用咨询技术,用丰富的经验帮助学生少走弯路。每项技术都是一个很大的领域,但我们不需要成为专家才能应用这些技术。推荐几本入门书籍:《培训师》《唤醒沉睡的天才》《引导:团队群策群力的实践指南》《倾听术:轻松实现高效能沟通的秘密》三.技能1.如何建立信任?提前单独了解学生每次互动时喊出学生的名字鼓励每个问题和演讲麻烦。话虽如此,问问题就是给别人添麻烦。我会说:“你有任何疑问或想法要与你分享吗?”问完问题,我面带微笑地环顾全场,看到感兴趣的人,就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旦有人提出问题,先表示同意,以消除提问者“怕问傻问题”的顾虑。“这是个很好的问题”,说这话的时候,我给自己争取了一点时间思考。回答后确认:“你回答你的问题了吗?”感谢对方的询问。3.使用积极的词语。用“改进空间”代替“弱点”,用“点心”代替“作业”,用“困惑”代替“问题”。如果非要用消极的话,尽量让他们从学生那里说出来。比如:最快完成的组会得到神秘奖励,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组会受到严厉的~~~一个邀请的手势,同学们一定会齐声说出“惩罚”。然后我说,“你们自己说的,这不关我的事,”我成功了。这里我避免使用不够正面的“失败”组和“惩罚”等词。4、只和过去的自己比较。学生的过往经历不同,理解能力也不同。不要将它们相互比较。带头的学生会很高兴,他甚至会鼓励我多玩比赛游戏,但是对于进步缓慢的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只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乐趣。只有让学生与昨天的自己、上周的自己进行比较,肯定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他们才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喜欢学习。5.偶尔使用同伴压力。有些学生可能会觉得他们是最好的。这个时候,我什么都不需要告诉他。我只需要想象更好的学生,让他感受到同龄人的压力。比如让他们分组做操。6.让每个学生都有挑战。对于实力比较强的同学,可以给他们设置更高的挑战,比如缩短练习时间,增加题目难度,保证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7、上课时间到了没有人怎么办?通常的做法是等待,但我要说这是一个大错误,因为这是在惩罚守规矩的人。对于准时到达的人:既然我准时到了就得等,不如下次再晚点到,免得浪费我的时间。对于迟到的人:迟到没有惩罚,你什么都没有错过,下次再做。所以这样的结果就是越来越不平衡。我的做法是按时开始,向大家强调,我们不能惩罚守规矩的人。一般开场都是破冰或者自我介绍,少部分人错过也没关系。如果课程开始的内容很重要,那么我也会准时开始,说一些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对准时到达的人的奖励。8.以双手为向导。在引导学生说话时,一定要用你的整只手,而不是你的手指,或者你拿着的任何东西。这是对学生的尊重。9.使用精确的词,避免使用“也许”和“可能”等听起来毫无根据的词。课间休息时,不要说我们休息10分钟左右。相反,我们休息X分钟,下一节课在AA和BB正式开始。10、根据学生的精力安排教学活动。时刻关注学生的能量水平,调整课程顺序,甚至同一门课程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以上分享了我从程序员转为培训师这九个月的心态转变,在开发他人的道路上收获的成长,以及积累的一些实战技能。其实,在这几个月的修真经历中,我收获最大。为了帮助学生成长,我学会了时间管理、精力管理、习惯养成、知识管理等,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我养成了很多好习惯。不仅在工作上获得了成就感,在与家人的沟通、对孩子的教育上也有所进步。如果您也是一名修炼者,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也希望您也喜欢这份工作!【本文为专栏作者“ThoughtWorks”原创稿件,微信公众号:Thinkworker,转载请联系原作者】点此阅读更多本作者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