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站性能现状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互联网的八秒定律:当用户访问一个网站时,如果等待网页出现打开超过8秒,超过30%的用户会放弃等待。据调查研究,如果一个网站在10秒内打不开,40%的用户会离开该页面;大多数手机用户愿意等待6-10秒的加载时间;延迟1秒将导致转化率下降7%。目前,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网站和应用程序承载着公司的核心业务价值。每当网站性能出现问题时,都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形象甚至收益。因此,如何及时监控和分析网站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互联网巨头,如谷歌、Facebook,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监控和优化性能。这证明高性能网站可以增加流量,改善用户体验,最终增加企业收入,降低运营成本。2、影响网站性能的罪魁祸首影响网站打开速度的因素很多,包括网络带宽、服务器性能、公网传输质量、网页内容设计、DNS解析时间等。1.“***公里”网络宽带是指万维网流量传输给用户的第一个出口,是网站服务器在连接到互联网链路时所能提供的带宽。这个带宽决定了一个网站能够提供给用户的访问速度和并发访问量。一个网站的出口带宽越大,它可以服务的用户就越多;当用户请求的数据量超过网站所能提供的带宽时,就会在出口处形成拥堵,导致用户访问受阻。2、服务器性能衡量服务器性能时,一般会涉及到几个指标。如CPU、内存、QPS、负载、RT,其中CPU、内存、负载用于衡量机器性能,QPS、RT用于衡量应用性能。一般建议CPU、内存、负载、RT越低越好;QPS越大越好。3、公网传输通过网站所在的IDC或云机房、骨干网、用户所在的城域网、用户所在的接入网影响网站服务器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如果网站与用户距离较远,如跨境或跨多个省份,必然会带来较长的传输延迟,影响用户体验;同时,用户接入带宽差、跨ISP等也会影响传输效果。这些问题互联网本身并没有解决(CDN、分布式机房等技术除外)。如果网站服务器放在海外如香港、美国、欧洲等地,而用户在中国境内,也会降低用户访问网站的效果。4、网页内容设计网页文件的大小是网站能否快速打开的重要因素。压缩缩小网页中的图片和视频文件,可以提高打开速度。网站的前端很大。如果资源没有合并压缩,http请求过多,浏览器缓存没有设置,动静态使用不当,代码过于冗余,都会造成网页性能的瓶颈。5、DNS解析时间DNS解析服务是建立HTTP连接之前的一个过程。从调用用户主机上的应用程序的角度来看,DNS是一个提供简单、直接转换服务的黑盒子。事实上,DNS解析服务是相当复杂的。DNS解析时间对网站性能和打开速度的影响非常明显。笔者建议选择稳定可靠的解析服务商,这样解析速度、处理能力、安全性都会得到一定的保障。另外,DNS预读、DNS缓存、Split域名,减少DNS域名解析时间。影响网站性能的几大因素3、网站性能监测方法市场上有很多专业的厂家可以监测网站性能。笔者在一家CDN厂商呆了几年,对这个行业有一些了解。比较知名的有听云、监控宝、博锐、Gomez、OneAPM等,这些都是专业权威的性能监控平台,可以多维度监控浏览器、移动应用、服务器性能、网络、API等;其次,腾讯云、阿里云、网宿等相关云厂商也有对网站、服务器、劫持等维度的监控。除了自身使用外,还可以为连接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监控服务;市面上也有一些免费的实时监控平台如17ce,由于是免费的,所以使用的监控机性能可能会稍微差一些。当然,市面上的性能监控产品远不止这些,这里略过百字……某新网站性能监控厂商以某厂商网站性能监控为例,对监控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某厂商监控示意图1.监控节点监控节点有很多种,即lastmile(第一公里,即用户)、IDC监控、移动节点监控。Lastmile模拟真实用户向网站发起请求,IDC监控从IDC机房向网站发起请求,移动节点从移动端向网站发起请求。这里建议重点关注lastmile。由于IDC监控的网络质量较好,监控效果无法反映真实的网站性能。lastmile网络节点用于监控各大运营商lastmile节点的网络状态,通过分散在全国或全球不同地理位置的监控机模拟真实用户接入。由于监控节点是私有机器,机器可能会因为网络出口或带宽等问题影响监控性能。监控节点和地域分布越多越好。考虑到成本,一般根据网站实际用户的访问量来确定。对于大型电商、视频网站等普通监控,一二线城市至少要有20-30个节点。除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ISP外,还需要合理安排长宽、教育网、铁通等小型ISP。.采集频率一般为半小时或一小时一次。2.监控对象通常可以监控的对象包括图片、网页、视频文件、直播、动态行为、上传进程等,每个对象在不同的??场景下使用。图片、页面、视频文件、直播一般适用于电子商务、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等静态资源较多的行业。用户更关心资源的加载和播放速度,此类监控最多。一般静态资源会缓存在CDN的边缘,监控效果好;动态行为和上传过程一般适用于登录等交互场景,比如企业内部应用系统,因为动态交互行为需要通过公网实时回源,所以监控效果受制于公网波动大,效果普遍较差。3、监控指标一般包括这几个方面,平均响应时间、可用性、首包时间、DNS时间、连接建立时间、内容下载时间、SSL握手时间(用于HTTPS协议监控)、重定向时间。其中,可靠性是指访问的成功率,数值越高越好;连接建立时间是指用户与WEB服务器建立TCP/IP连接所消耗的时间;首包时间是指从用户浏览器发起HTTP请求结束到WEB服务器收到第一个返回包的耗用时间。SSL握手时间是HTTPS网站特有的,重定向时间是301或302重定向配置对应的时间。某网站的监控效果如下:通过对网站甚至整个平台的性能监控,发现存在的性能问题,并根据性能测试结果进行相应的优化,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并有效帮助企业提升网站应用的用户体验,提高业务转化,减少用户流失。【本文为栏目组织《奇安科技》原创文章,转载请微信公众号(bigsec)联系原作者】点此查看更多本作者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