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晚舞台,都少不了各种“黑科技”的运用。2021牛年春晚,就有这么一头会写字的“机器牛”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据“机器牛”团队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机器人名为YuMi,意为“你和我”,是全球首款双臂人机协作机器人。回顾近几年关于人工智能的新闻,“阿尔法狗”打败了围棋高手;人工智能机器人“写”的小说获奖;第一部人工智能诗集已出版……那么,人工智能将对书法艺术产生怎样的影响?影响?机器人会让书法从业者面临失业危机?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可以在央视节目♂中找到参考。书法机器人与书法研究生同台竞技,比拼书法。第一轮比赛是复制《兰亭序》中的一个字“志”。从作品展示中可以看出,四个“志”字都写得很漂亮,大部分观众都认不出哪一个是机器人写的。答案揭晓后,第三个是机器人写的。在第二轮比赛中,机器人和研究生各写了一首书法诗。字体不限,但要求书法能体现诗中的情感。这一次,观众和嘉宾很快就认出了第三个是机器人写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因为机器人毕竟是冰冷的机器,没有人的情感。它的行为是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的。复制对它来说很容易。它可以从字体中提取笔划,但不能注入相应的情绪。蔡邕说:“书是松的,要写,先要松开臂膀,让情意随心所欲,然后再写。”书法作为传承千年的艺术,根本无法被机器所取代。无论人工智能程序多么合理,它都没有情感,也无法实现“情感自在”的本质。机器人写的书法,本质上和印刷是一样的,不能称之为艺术。书法机器人可以作为文化产业的助手,弘扬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机器人书法的普及,可以让书法作品更受大众欢迎,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大众的需求。但机器人永远不会取代书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