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成年人游戏禁令下,游戏厂商面临诸多挑战,DDoS或将成为一大难题。各网络游戏企业只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的20:00-21:00为未成年人提供一小时服务,其他时间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消息一出,在网上引起热议。对于这一举措,绝大多数网友表示赞同。近年来,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沉迷游戏造成的各种不良后果频频上热搜,造成较大社会影响。但同时,我也担心这项措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比如账户交易、成人身份证被盗等问题。以韩国为例。2011年,韩国要求网络游戏公司向16岁以下青少年提供网络游戏服务需征得家长同意,且不得在早上0-6点提供网络游戏服务。这一措施使未成年人平均玩游戏的时间缩短了16-20分钟,但青少年盗用成人身份证玩游戏的现象却越来越多。虽然通知还要求对网络游戏用户账号严格执行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以解决成人身份证被盗等问题。但是,这种要求无疑会增加游戏开发的成本和技术难度。在实践中,游戏厂商可能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入人脸识别系统,代替填写实名信息作为唯一验证手段,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判断玩家是否成年。并在游戏过程中,验证游戏玩家的身份。其他技术手段使用其他技术手段实时检测账户行为。一旦发现异常行为,将立即作为未成年人纳入管理,并限制其游戏时间。对于大型游戏厂商来说,这些技术手段都比较成熟,但对于中小厂商来说,由于资金和技术实力有限,实施难度较大。可能会大大降低对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管理效果,或导致大量中小厂商倒闭,大型游戏厂商将逐渐垄断市场。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网络游戏公司如何适应监管。例如,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过度集中,可能会产生类似“DDoS攻击”的效果。未成年人比赛时间集中在周五、周六、周日的20:00-21:00。该规则可以允许每周7天大部分时间在线的未成年玩家集中在短短一个小时内。这段时间也是游戏在线人数的高峰期。双重压力很可能导致服务器崩溃,造成类似被DDoS攻击的效果。游戏行业自古以来就是DDoS攻击的重灾区。这一规定给游戏运营商带来了更大的应对高并发的压力,对其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型游戏厂商无害,但对中小游戏厂商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此外,黑客在20:00-21:00发起DDoS攻击的成本也在下降,导致攻防成本严重不平衡,DDoS攻击的发生率增加。未成年人过度消费、沉迷游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光靠严格管理是不够的,还需要很多配套措施跟进,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全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