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在这个特殊时期,行业正迎来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时间:2023-03-16 16:05:58 科技观察

当前,信息通信行业正在充分发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综合优势,有力助力全国疫情防控。无论是“火神山”医院的核心业务系统全面上云,还是云视频会议的及时沟通,云服务已经成为疫情防控和疫情指挥的高效利器。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施工现场24小时不间断高清视频直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急重症肺炎患者远程会诊,让5G大显身手。疫情防控期间,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尤其是云服务等趋势化手段,解决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成为信息化行业关注的焦点。疫情防控期间,云服务呈现三大趋势:一是云服务大大加速了信息服务的普及。一个简单的服务链接分享,可以让很多客户在不需要的情况下享受到相关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沟通和建设成本;二是云服务对传统服务交付形式呈现出极高的替代度,带动整个社会数字化发展进程向云化方向发展。三、防疫管控期间,公众对云服务的培训和接受周期变短,在线办公、在线会议等服务几乎立即成为各企业组织的工作方式。疫情防控期间,云服务在教育行业将如何落地?在云服务的设计中,用户场景的定义非常重要。场景描述了用户在特定情况下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行动。在服务或产品的设计中准确定义场景,可以帮助利益相关者发现和理解用户需求以及一些难以发现的细节,从而更好地实现服务可用性、易用性和良好体验的目标。在教育行业,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了“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接入、优质资源班级接入、人人在线学习空间;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根据建设要求,已完成网络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但由于目前的教学方式仍以线下教学为主,无论是从设计、录制还是对本地资源的利用,资源平台的整体驱动力都不是很大。“为任意数量的客户提供信息传输和信息共享”和“降低因不同组织之间的合作而产生的交易成本”的优势在云架构方式下无法体现。疫情期间,“教育对象不能地域聚合”“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本地教育计划(包括课程设计和课程设置)的制作和集中接入”“需要各方对接,确保课程可在电视、电脑端、移动端最终展示效果”等需求,构成推动云服务设计客户端的强大力量。此时,如果服务商能够将自己定位为服务设计者,梳理出项目在服务提供过程中的业务流程,串联起服务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服务落地的可能性很大——反过来也能推动客户改变传统的使用习惯,开始适应和依托新的云服务,其实在危机中解决问题,会让客户更容易适应信息化新的发展趋势离子技术。以下是一些参考步骤:协助教育管理部门明确服务学校和学生的范围,确定资源分布(包括云资源、网络资源、学生接入资源等);协助本地教学资源商确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表,录制课程并上传至云端;协助教师改进界面、使用习惯、交互方式等,提高服务的易用性;协助开设在线课程的电化教育机构编写相关使用程序,并与现行程序进行对比,确保师生以极低的知识门槛和资源门槛访问和使用;监督和监控云服务提供的全过程,确保服务质量。问题的关键在于服务提供者角色的转变。提供咨询和设计能力,利用资源配合客户实现工作流程,赋能客户全方位突破壁垒实现业务目标”,可以帮助客户比较顺利地完成向“云服务客户”的过渡疫情期间的方式多种多样。不要将“云化”作为节省成本的唯一目的。云化架构的发展趋势有相关的理论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是节省交易成本。产业组织的进化可以节省交易这种现象在组织生态学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企业战略联盟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等领域都得到了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的结论是企业之间的某种形式的合作可以节省交易成本。在传统组织中,交易成本的节省主要发生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一方,企业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交易成本并未得到有效降低;而是通过“云”的构建,在新架构的新架构中,企业与客户分布在一个价值生态系统中,互为客户;微观层面的交易成本有机会大幅降低,开发传统模式下因交易成本高而无法实现的交易;同时借助云技术,可以为任意数量的客户提供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的平台。疫情防控期间,当大量客户无法通过点对点交易进行交易,将交易形式转变为云端交易时,云端的价值将因数据信息的聚合而快速增长——网络信息的规模效应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可以预见,在经历了疫情防控期间信息行业的云化架构之后,很多客户会扭转转型的几个障碍的概念:他们更愿意担心自动化带来的工作机会消失,初期投资过大可能导致亏损。采取“搭便车”方式参与转型,组织人员能力不足导致放弃转型机会。云服务有望迎来一波新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对“云化”的认识不能简单停留在节省成本的层面,而应该从组织整体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评估云转型。如果一个组织期望使用云技术来加速性能并取得优异的结果,那么从一个明确定义每个目标的战略框架开始将增加云平台成功的可能性。相反,如果一个组织仅仅专注于通过云化来节省成本,则会大大削弱对云化带来的收益的期望。云安全是云服务规模化发展的前提。服务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撑——或者说具体到云计算领域,需要相应的技术来引领。在Gartner发布的云计算技术成熟度曲线中,进入成熟阶段的SaaS服务、云办公、云存储、云ERP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场景下得到充分验证,而云托管服务、技术诸如边缘计算、云网络等被归入“技术初期”或“预期膨胀”的领域,有望在需求拉动下获得更多资源,进入成熟阶段。在云服务的发展过程中,另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领域是同步发展的云安全。云安全包括启动云经济立法、制定服务标准和服务水平协议、解决数据隐私保护数据主权问题、明确相应的违约责任等。这一系列措施可以为大规模云服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此外,作为政策制定者,还需要规范服务提供商与用户之间签订服务水平协议,就产品和服务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达成一致,解决潜在的客户安全问题。这也是一个前提。总之,云服务是互联网服务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它提供从基础设施到算力、应用到业务流程的系统化服务,从根本上重塑人们的认知方式和商业模式。但是,为了让云服务的需求更加刚性,用户需要在认知、使用习惯、工作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变。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为云服务的爆发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如果服务提供商能够更多地关注用户体验,考虑客户的使用目标、使用习惯,以及对客户核心流程的解决方案,可以预见,云服务将有机会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