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5月20日消息,5月17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电信日。今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电信和ICT:创新的驱动力”。.10年前,手机只是通过短信上网,而今天,它已经成为几乎所有传统行业的入口。占据手机屏幕就意味着抓住了用户的眼球,这也让它成为了市场上最贵的屏幕。当公交、地铁说启用Wi-Fi时,消费者的手机上网方式变了;虚拟运营商说流量没有清零,大家的套餐内容都变了;李克强总理说“互联网+”,三大运营商连商业模式都变了。在某种程度上,创新的巨大动力来自于对消费者的洞察。据本报公众微信号近期发起的“运营商通信服务”调查(2000余份有效问卷)显示,“套餐种类繁多,资费不透明”和“网速虚高,网络稳定性差”被消费者评为“最具欺骗性的通讯服务”,占比34%。当被问及“最期待的通信服务”时,21%的消费者选择了“更优惠的流量资费,而不是零”。此外,地铁公交免费WiFi,虚拟运营商资费更低服务更好,4G稳定,5G即将到来也是最受欢迎的选择。至于总体满意度,三大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的满意度都不尽如人意——革命还没有成功,同志们还需要努力。1、“流量不归零”好不好?5月15日,三大运营商发布“提速降费”新资费方案,其中“流量不清、流量可转”成为资费调整的标配。不过,网友们对三大运营商的“吐槽”也没有放过:为什么不能永久重置?为什么一定要捐?为什么我不能使用我支付的钱?对于运营商来说,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号召调整资费是不是好事?中国移动:推出流量“季节性套餐”和“半年套餐”。针对移动互联网消费特点,中国移动还推出了流量交易平台data.10086.cn,可支持客户在线流量购买、流量转移、流量红包发放等,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选择。同时,中国移动在广东、云南等省份试点了客户套餐剩余流量转移业务。针对数据、语音、短信使用不平衡的问题,中国移动在广东开展了试点。.中国联通:采取四项措施,全网移动用户数据流量综合单价下降20%以上。一是开展1.5GB省流量低至10元半年套餐促销。数据不跨月清零,有效期为半年;数据库平台可实现数据传输、共享、交换等功能;四是结合用户通信消费行为,对大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引导用户选择合适的套餐,完善套餐匹配,降低用户通信支出。中国电信:向用户推出非零流量的跨月流量产品,如包年流量。同时,还推出了个人定制资费方案。用户可以自由定制套餐内的流量、通话和短信,自由切换三种服务,将数据转移给其他用户使用。点评:三大运营商的数据传输和共享是有限制的,限制包括传输对??象的数量、每月最大传输数据等。但如果运营商实行完全的“不归零”。恐怕结果是步子太大“拉蛋”了。比如消费者购买了半年套餐,半年后流量没有用完也没有清零,那么用户可以选择不继续购买流量套餐,用完剩余的流量。这样一来,经营者的收入就会大大减少。此外,送礼是另一种形式的“非零清算”。运营商不堵住流量“物尽其用”的路,还是挺“厚道”的。商业逻辑:通信专家、飞象网络CEO项立刚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指出,通信行业的服务特性决定了即使不消费、不生产,也会损失成本、流量计费,网络维护和客户满意度。服务等工作消耗成本,只要消费者选择了流量服务,这些成本就会存在。因此,运营商提出了“数据包”、“数据中转”等业务,并没有给运营商增加高昂的运营成本。这种情况下,“流量不清”可以优化用户体验,增强用户粘性。从国际市场来看,大部分国外运营商仍会采取清流政策,只有少数国外运营商会提出在一定时间内不清流以吸引客户(这点不同从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来看,方法都是一样的),所以说流量清零的做法并不普遍。2、流量WIFI先烧钱,才能赚大钱。2014年,全国公共Wi-Fi热点超过600万个,中国移动的CMCC和电信的Chinanet拥有超过400万个。但是公交wifi目前覆盖了大约100个城市,而地铁wifi就更少了。真正开通列车wifi的城市只有深圳和上海,其余主要是试运营。与固定场所的WiFi不同,移动WiFi的投资大,缺乏商业化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很多人一直觊觎这块高活跃度、粘性、规模化的流量入口蛋糕,但真正敢吃,或者花得起资本吃的人却不多。公交WIFI覆盖百城国内免费公交WiFi近两年迎来爆发期。华视传媒近日发布的财报称,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得全国14个主要一二线城市3万多辆公交车WIFI服务的独家经营权。加上公交在线、聚玩网、北京依依热点等主要参与提供商,公交wifi目前覆盖北京、深圳、广州、合肥等约100个城市。公交市场上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覆盖范围内搜索相关页面,或者在公交车上连接有明显“WIFI”标志的热点,下载相关APP,填写账号和密码以享受免费WiFi。上网。另一种方式是关注供应商的微信公众号,成功后可获得账号和密码,免费上网。点评:免费公交WiFi是厂家批发3G或4G流量给三大运营商,然后在公交车上接收,转换成WiFi实现的。但由于公交wifi的兴起是北京移动推动中国移动成立的,硬件和软件都是为移动系统服务的,所以电信和联通用户连接可能还是有问题。另外,由于运营商4G覆盖范围的限制,公交车wifi也不稳定。业务逻辑:初始投资包括设备成本和公交管理费。一路热点负责人钟白表示,“每辆公交车至少需要一个AP(路由器),即使现在大规模建设,每辆成本也会降到2000元左右,300万左右。”公交车基本投资7亿元。”更大的是宽带的成本,公交在线CEO王先树告诉南都记者,至少需要10G才能满足每天一辆公交车的用户需求,现在4G网络的1G流量每天要100元,所以公交车基本月投资3000元,但从数据来看,公交车每天载客量2.1亿人次,地铁每天载客量3000万人次,飞机仅载客量90万余人次。可见,公交WiFi是一个大流量入口,广告是首先要考虑的形式。钟白(化名)表示,广告远远无法覆盖公交wifi的运营成本,最多可占到总收入的15%……“目前来看,变现最快的方式就是游戏联动交通和应用分发,但未来,市场将在大数据和O2O领域具有更大的潜力。”或许正因如此,公交在线今年开始逐渐放弃4G转wifi的公网服务,转而提供车载局域网服务,通过大数据挖掘用户价值。“这样可以节省公网宽带的成本。”但这种车内娱乐服务的需求还有待考证。”在王先树看来,公交wifi公网运营是一个伪命题,难以实现商业化。地铁WIFI接入已经成为现实。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全国最早提供地铁免费wifi接入的城市是深圳,由南方银谷开发运营,最开始是网页WAP接入方式,后来转为APP继深圳、长沙、上海之后,其他城市也开通了地铁内免费WiFi,安全无疑是地铁列车WiFi的主要障碍,但从过去的信号干扰到现在的漏缆、波导等接入方式,安全得到保障,除了南方银谷在深圳、上海投入使用,沿线的热点也在北京的一条地铁线上开始内测。e资金投入大,地铁WiFi技术难度也较大。业务逻辑:地铁wifi运营商南银谷曾对南都记者表示,每台AP路由器接入人数峰值为60人。每个站台、每辆车需要十多个AP,隧道内的AP需要更加密集,整个城市需要数万个AP点,这已经需要数千万的成本投入。AP成本只占总成本的30%左右,其他设备如10000M交换机的成本就在几万元以上,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地铁有自己的商圈系统。地铁wifi运营商在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业务推广和推广,也具有很大的变现潜在价值。另外,下载地铁wifi的APP基本都是刚需用户,互联网公司的渠道推广成本降低。3、互联网+各行业运营商要下一盘棋。现在,中国三大运营商也纷纷推出“互联网+”相关业务,涵盖政务、制造、教育、医疗、物流、商业、生活、交通等主要领域。纵横结合,贯穿全局,几乎所有的社会主流领域都被纳入了“互联网+”的范畴。那么,在“互联网+传统行业”的市场中,运营商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互联网+政务广东联通广州分公司:联合广州市工信委、民政局、市城管委、市公安局、市体育局等联合发布“广州通”,整合政务便捷、车主服务、交通、医疗健康、本地生活五个模块共计26个功能项。预计年底前可实现48项,为市民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与珠海市交通局合作,支持通关实时视频、边检政策、实时路况、电子客票等服务。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推出“平安智慧政务云”,目前覆盖广东省80%政务网络,可实现7×24小时运维保障,数据链路达到99.9的高可用率%。点评:对于运营商而言,“互联网+”带来的不仅仅是炫酷的科技感,更重要的是让学习、生活、工作、出行更加便捷、安全。互联网+手机维修、农业、医疗、交通、制造等传统行业广东移动:推出“手机快修”服务。用户可在广东移动10086手机客户端、广州移动官方微信平台下单,或拨打10086热线电话下单。服务人员上门取机,修好后邮寄给用户,免邮费。从下单到邮寄48小时内完成,保修期内可免费维修手机。目前该业务已在广州全面上线,后续将陆续在其他城市推广。此外,广东移动还推出了“健康云”平台和“4G信息农场”应用,所有信息都可以在云端进行监控。广州联通:与广州邮政合作,在全市高校、社区、商厦推广安装BEEBOX(蜂箱),实现快件、包裹24小时便捷安全投递,解决“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问题。并与“羊城通”联合开发“沃羊城通”,将普通羊城通卡的功能集成到手机SIM卡中。广东电信:为全省20万辆汽车提供实时在线连接;预计到2016年底,广东电信将为全省数万家客户提供工业物联网服务。打造的“E健康”平台已覆盖广东600家医院,用户1000万,累计预约2200余人次。此外,在省教育厅统筹组织下,广东电信建设开放融合的教育视频网络云,计划100%连接全省2.1万所学校、1580万学生家庭,提供基础教育通过多媒体访问进行在线学习和家校互动。点评:互联网+业务大多竞争激烈,运营商不具备绝对优势。以互联网+医疗为例,除了“E健康”和“健康云”,广州各大医院纷纷推出自己的预约挂号APP和微信公众号。此外,还有很多互联网公司推出的挂号平台,如挂号网、39健康等。商业逻辑:“互联网+”即“互联网+各类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奥维云网研究院院长张彦斌认为,在这一点上,运营商主要提供的是渠道,并不能确定智能化的水平和程度。不过,“运营商需要各行各业服务渠道的支持,与其被选中,不如主动参与更多的服务、更多的互联网应用,让运营商从中赚取更多利润,巩固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另一方面,运营商自身所在的通信行业也需要依托互联网+来拓展业务,广东移动的手机快修服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项立刚进一步解释道。此外,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助理、博士生导师卢廷杰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外运营商往往通过收取一定的费用或使用手机为用户提供消除信息网络不安全和隐私泄露问题的解决方案。某个型号。“如果运营商能够落地这项服务,必将为未来互联网金融、智能家居等对隐私保护要求极强的行业带来发展,也为自身的业务拓展找到了渠道。”4.虚拟商家形象一条鲶鱼用不同的方式推了两年的商家虚拟运营商,但总体用户量仍然不到1000万。按中国总人口计算,拥有170号手机的人数超过200人。看来,虚拟商户就像鸡肋一样存在于通讯市场。但另一方面,其灵活的包装形式、多变的花样和叠加的新价值,让人耳目一新。虚拟商业现在更像是一条鲶鱼,其更大的价值在于搅动了通信市场几十年固有的江湖,传递给消费者的依然是那些没有改变的东西。虚拟商家协会秘书长邹学勇表示,目前3G资费批发价比两年前低30%,近两年资费价格大幅下调,造成“倒挂”。批发和零售”,而4G可能是突破口。据悉,85%的3G转售市场是中国联通的号段。中国移动一直处于试运营状态,用户数量很少。但谈到4G,中国移动是最活跃的运营商。“移动在4G方面给出了两个资费标准。”公交在线通信旗下中麦在线副总裁宋洪生告诉记者,以往传统的批发价格是按实际使用量结算,这部分价格并未放松;基本价格和包装内容与当前包装一致。“过去的形式可以理解为流量和话音的批发,新的方案可以理解为套餐的批发,比较死板,但是价格已经大大降低了,比如流量资费140左右元/G按传统计费,而移动基础套餐为60元/G,加上30%的优惠后,将在40元/G左右。另一方面是互联互通和第三方应用的问题,中麦在线副总裁宋洪生告诉南都记者,互联互通是因为基础运营商的数据配置问题,但现在现有的号段已经解决了,如果有新的号码范围,比如联通的1707、1708,这种问题一开始是难免的,至于第三方应用,虚商的识别主要需要七位数的手机比如北京联通中麦在线的号码段是1709005和1709002,这让应用开发商配合运营管理非常困难。同时,蜗牛移动副总裁陈艳也表示,用户也难以识别号码来自哪个虚拟商户,导致虚拟商户的品牌认知度低,这些都在倒逼虚拟运营商力求在细分市场上寻求突破,挖掘更多增值服务。点评:作为消费行业,没有用户就没有未来。今年可能是虚拟商业试点的最后一年,不管是马还是骡子,今年就知道区别了,明年就没有机会出去溜达了。商业逻辑:虚拟商户所谓的“非零流量”、“零月租”等创新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被基础商户模仿,成为标配。几乎所有的虚拟商人都承认,基础服务很难创新,或者比基础商人更好。所谓“非零流量”、“零月租”等创新服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基地业务模仿,成为标配。据蜗牛最新推出的199元无卡“零月租”套餐,每月赠送50分钟话费和50M流量,一年总消费168元,而之前的促销价已经下调至29元元每件。从这个角度来看,从基础服务中盈利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基础服务是管道性质的,不是网上赚钱的东西。网络最终赚钱的是社交、电商、游戏,手段可以理解为销售、广告、文化消费。雷锋网总经理谢天地如是说。最新情况是,虚拟商家正尝试从社交、电商、游戏、金融等方面进行商业化。例如,蜗牛移动副总裁陈岩告诉南都记者,蜗牛移动延续了自身的游戏特色,接下来将推出P013D游戏手机。苏宁虚拟商业品牌将推出智能升/降套餐,将预存话费与部分金融产品相结合。京东与阿里的虚拟商业业务结合支付服务,手机不仅可以用来打电话、上网,还可以实现更多的增值服务。而来自TOB业务的虚拟商户,如用友、共享通信等,则倾向于向集团客户销售手机号,希望打造2B软件分发平台。用友副总裁郑玉林曾给南都记者举了个例子,一套CRM客户管理软件,产品销售价10万元,绑定手机号每年卖3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