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行业,2020年市场上流传着以下判断:随着5G商用的开启,2020年5G手机的销量不仅会刺激整个行业的出货量,也会影响到手机厂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稳定自己的市场份额,或者弯道超车,尤其是像小米这样国际化很久的企业,国内份额有所下降。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数据为主要依据,对2020年的智能手机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进而判断5G概念对手机厂商的意义,以及目前的市场格局是否有改变、松动、甚至颠覆。2020年5G手机:看似美好,市场难突围对于2020年中国5G手机的预测,不同的机构给出了不同的结果,从几千万到上亿不等。我们不妨根据基础数据自行判断。先介绍一下判断依据:由于两网均以城市为主要市场,我们以4G初期发展路径为样本,以4G基站覆盖转化率作为参考,预测4G网络带来的用户转化。5G基站建设初期。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鹤权在2018年表示,“5G需要更密集的基站,5G基站数量将是4G的4-5倍。”5G的覆盖面积大致是4G的4-5倍,而且考虑到我国近年来城镇化和人口流动加快,居民集聚度提高。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妨乐观地将5G单基站的用户转化率定为4G。三分之一。整理以下数据——数据来源于工信部官网。4G的前两年,单基站覆盖用户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考虑到国家、运营商和手机厂商对5G的重视程度,以及5G在人群覆盖方面的技术优势,我们将基站覆盖数设置为顶格的220/3,即理想情况下2020年,a单个5G基站将转化73个用户。根据工信部和央视的报道,2020年全国5G基站数量最低在70万个左右,结合上面分析的转化情况,2020年5G用户规模在5200万左右。2019年全国5G手机出货量1300万部。可以大致得出2020年5G手机出货规模在4000万部左右。上面的分析是否客观严谨,可以做下面的交叉验证。我们收集整理了工信部2013年至今移动用户的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移动电话3.59亿部,5G手机1376.9万部。经过数据观察,我们发现4G手机出货量大致为:上年存量换机数+手机新增用户+2G、3G转换-5G增量=3.59亿部。根据上述公式,我们粗略估算年置换率大概在20%左右。用这个值验证2018年,误差也在合理范围内。结合本次测算结果,我们对以上数据做如下总结:1.4G手机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是2G功能手机庞大的换机存量从8亿多部下降到2000多部。2亿,相当于4G的一分之一。大水库,3G总规模峰值4.85亿,移动用户普及率30%左右,意味着3G网络在中国还没有完全成功,这给了4G极好的生长土壤;另一方面,受手机降价、运营商套餐优惠等因素影响,2013年至2019年移动用户规模增加了3亿多,其中大部分已经转化为4G用户;2019年手机用户仅增加3000万,这也说明手机行业新增用户不断涌入的人口红利正在消退;3、5G时代,虽然运营商和厂商都在强调网速快,但是目前在移动应用端还没有发现适合5G时代的新应用。相对于短视频、移动社交、基于4G发展的手游,5G在应用层面短期内还没有看到有别于4G的应用。也就是说,5G在手机应用层面的“惊喜”相对不足,这将限制其整体增量。2020年,由于70万个5G基站规模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运营商表示将覆盖所有地级市,但由于单个基站辐射约0.3米,总覆盖面积相对较小局限性,使得覆盖市区成为可能,但大部分城市居民用户在2020年将无法充分顺利享受5G网络,这也将限制5G用户在“尝鲜”需求之后的持续增长。此外,5G基站成本高。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报告,前期单个基站的电费仅为4G的3-4倍。在资金、金融等外部条件的支持下,短期内很难降低套餐费用。也就是说,就非功能机库的成熟度和应用水平而言,5G前期的开发效率不会超过4G时期。我们上面分析的5200万的理想规模,理论上应该经得起推敲。那么,2020年智能手机用户增长的总体情况如何?根据4G销售规模增长公式可以预测,智能手机年销售量=5G销售规模+4G销售规模=新增移动网络用户+2G、3G转移上网人数+20%的手机替代率上一年的4G如果新增网络用户2000万(这也是微信的年增长率,大致是这个规模),2019年3G手机销量只有5.8万部,说明网络现有市场已经迅速丢失。保守的存量设定为2000万户。2G面向特定人群使用,总规模定在2亿左右。智能手机年销量=5G销量+4G销量=2亿部+9000万部+1.28*20%=3.76亿部,其中5G在4000万部左右,4G手机规模超过3亿部。以上统计分析是基于行业规模和主观推测,难免会有偏差,但我们认为趋势和整体情况应该是比较准确的。中国电信和StrategyAnalytics预测,2020年全球5G用户数量将在1.6亿至1.7亿之间。根据我们的结论,中国市场将占到30%左右,成为全球最关键的市场。从规模上看,2020年智能手机的销量应该和2019年处于同一区间。在5G启动的那一年,很难看到乐观者所说的“爆发式”增长,尤其是受到覆盖的影响。而在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中短期内也很难享受到优质的5G网络。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形成4G和5G并行的网络模式。手机厂商进军纯存量市场争夺5G先机在以上分析中,手机厂商必须面对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如下:1、行业整体规模仍处于瓶颈期(2020年5G概念不会扩大产业规模);2.竞争的重点应该放在第一,新网络接入带来的新用户和2G用户的转化上。这些用户大多是老少皆宜,主要是价格和性价比的驱动,比如小米的红米系列,荣耀手机的多卡位就在这里。第二,关键是20%的用户续费。这也是最大的盘子。既要保持自有品牌用户的粘性,又要从竞争对手那里抢夺新用户。由于新入网和功能机转换的整体规模减弱,厂商的主要竞争点必然在20%的新机换机领域。以前从未有过这种情况。2018年和2019年,根据上述公式,4G手机更新带来的市场规模分别为2亿部和2.34亿部,占当年智能手机总规模的53.7%和60%。但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0%,预示着厂商将进入白刃战阶段。他们不仅要让现有的用户盘子不流失,还要想方设法从对手那里增加数量。该行业已完全进入股票市场。市场竞争周期。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Research的报告,过去两年,中国龙头厂商的市场份额极为稳定。2019年除小米下降2个百分点、荣耀下降1个百分点外,其他增速较为均衡。“2019年品牌迅速萎缩,这部分市场份额大部分被华为吸纳,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回到市场竞争中20%换机的话题,这部分市场可以瓜分分为两部分:稳固现有市场和获取对手用户。对于小米来说,现有市场的占比比较低,也就是说现有市场的规模比较小。为了打赢2020年的战斗,必须深入对方腹地,“策反”对方用户。2019年以来,华为与小米口水战不断,仅围绕无线充电能力展开多轮争论。在小米发布会上10、雷军依然对标“友商”,小米急于转化华为用户的心不言而喻。比喻。也就是说,2020年,小米的情况会比华为、vivo、和欧宝。小米正在稳定现有市场并从对手那里获得一点收益。如果悲观,市场将进一步受到侵蚀。不过,小米5G仍处于守势的大趋势不会有太大改变。尽管小米对5G持积极态度,但2020年其市场运作的关键仍是4G存量市场。小米的绝对主力。如今,5G手机在国内还处于测试阶段。不仅价格高,而且还处于NSA(非独立组网)和SA(5G独立组网)并存的阶段(2019年销售的NSA手机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连接5G网络。)随着手机整体价格的下调,5G的爆发式增长也应该如期而至。目前手机厂商对5G的形成,更类似于现有市场的巩固和进步,至少在2020年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