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提高用户宽带上网感知的国际经验

时间:2023-03-16 10:13:45 科技观察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上网速度成为近年来社会和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问题。2012年以来,工信部先后实施“宽带互联网普及提速工程”和“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用户宽带上网速度大幅提升。占比达到75.4%,比2011年底的40%翻了近一倍。但从用户感知来看,仍然反映提速不明显。访问率和感知率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受哪些因素影响,需要综合分析。一、对宽带速度的不同认知及影响因素1、宽带速度的概念宽带速度主要涉及宽带接入速度和用户端到端感知速度两个概念。这两种比率有着不同的内涵,但在各种报道中经常被混淆,容易造成误解和混淆。宽带接入速率是指接入网部分用户在用户终端与运营商局端接入设备之间所能达到的传输速率。我们常说的2Mbps或4Mbps宽带接入指的是宽带接入速率,即用户向运营商购买的宽带服务。实际上,这是“最后一公里”网络根据购买合同所能提供的最高费率。端到端感知速率是指用户在使用宽带应用时,从用户终端到接入应用服务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显然,端到端感知速率对网络的覆盖范围大于宽带接入速率,理论上其测试值不应高于宽带接入速率。2.影响宽带速率的主要因素从以上概念我们可以发现,用户的端到端感知速率会受到网络中多条链路的影响,如用户的宽带接入速率、骨干网带宽、网间互联互通,以及访问网站服务器的处理性能和当时的业务使用情况等。电信运营商可以在技术上保证宽带接入速率的服务质量,但不能保证端到端用户的服务质量——由于链接过多和不可控因素导致的感知率。例如,如果用户选择的接入方式和带宽与应用不匹配,将严重影响互联网的感知质量,如低带宽观看高清视频;网站的服务器部署、处理并发用户的能力、DNS解析时间、服务器的软硬件配置、网页内容的大小等,对用户的在线观感也有很大的影响。但从实际的网速监测来看,由于接入速度监测的可操作性强,各国政府监管机构将重点放在宽带接入速度上,对宽带接入速度也出具了要求的测速报告,而终端——用户端到端体验速率一般不做测试或测试后的数据仅供内部参考,如FCC、OfCom等。相反,国外一些互联网公司根据自己的宽带速度进行观察和测试业务服务器并发布相关数据。这些互联网公司主要发布从用户到应用服务器端到端的体验速度,比如Akamai和Speedtest。事实上,由于测速服务器部署的限制,互联网公司也无法测试宽带接入速度。这实际上扩大了访问率和感知率之间的理解差异。2、主要国家为提升用户感知采取的措施虽然各国的宽带战略普遍侧重于提升接入网速,但也存在接入速度大幅提升后用户感知不明显的问题。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最大利益,保证宽带消费的物有所值,防止违规行为,许多国家的监管机构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与网速感知相关的问题。1、建立测速网站和应用,委托第三方对宽带服务的实际性能进行测速。香港Ofta等监管机构建立了自己的测速网站,美国FCC推出了基于Java的Android和iOS测速应用(Ookla和M-lab测速平台支持)。为了让网速数据更加可信,监管机构一般需要委托第三方进行实际网速测量。美国FCC与测速公司SamKnows、Comcast、Verzion等宽带运营商、麻省理工学院、咨询公司、消费者组织合作,招募了6800个志愿者家庭,在每个家庭安装测试设备,进行宽带性能测量。英国Ofcom和欧盟也与SamKnows合作,进行基于硬件的网络性能测试。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意大利等国家的监管机构已与Epitiro合作,测试用户的实际上网体验。监管机构对宽带速度的测试和评估可分为硬件测试和非硬件测试。硬件测试(SamKnows、Epitiro等)需要测试设备接入用户家中的宽带连接,非硬件测试通过下载Client应用、网站测速、通过CDN等方式完成。美国、英国等国家也定期发布基于实测数据的宽带性能报告。2、与标准组织和用户组织合作,制定宽带技术性能测量标准、方法和标准。美国、欧洲和新西兰政府正在研究和制定宽带网络性能测量的规范,包括在网络中的哪个位置准确测量服务性能,测量的时间和频率,以及用于建立的协议和应用标准。基准。美国和其他国家开始计划更准确的利率测量。在宽带战略上,美国建议FCC和NIST(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建立宽带测试技术标准和方法,并不断升级。未来监测的宽带性能可能包括:运营商网络的实际速度(从接入到互联网网关);端到端的业务性能(包括网站和用户驻地);高峰时段的实际费率和性能;特定时间段和特定用户比例(例如:95%)的实际费率和性能;给定标准协议和应用程序的速率和性能等。3.强调运营商宽带绩效提升机制的告知义务和检查义务。美国、欧洲和香港都要求运营商对宽带性能和价格进行规范、清晰、准确、用户可以理解的披露。在《宽带速度自愿行为准则》中,Ofcom要求网络运营商告知将签署宽带服务的用户可能获得的最大速度,包括:标称或广告速度、接入线路速度、实际吞吐率,以及平均吞吐率。此外,运营商还需要向用户解释影响速度体验的因素。美国、英国、芬兰等国家也对运营商投放广告的速度进行了规定。2011年9月,英国广告实践委员会(CAP)和广播广告实践委员会(BCAP)对运营商的宽带广告率提出了指导方针,规定只有10%的用户在广告率达到“upto”率后,经营业务的人可以用“达”字。Ofcom建议运营商提供宽带速度的补充信息,例如中值速度、中值速度上下半部分用户可达到的典型速度范围等。3.对我国进一步提升用户上网能力的建议意识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提出“城乡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和4M,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的战略目标,“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将带来扩大宽带网络覆盖、提升宽带网络能力的重大战略机遇。一是抢抓宽带发展战略机遇,加快网络建设升级。以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为契机,基础电信企业要加快光纤网络建设和“光进铜”改造;同步扩容骨干网络,保证骨干承载能力;优化网间互联,提高网间通信质量;开展IDC建设升级。二是提升网站服务能力,提升用户上网体验。互联网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加快网站扩容优化,全面提升网站服务能力。同时,推进CDN网络建设,优化互联网内容布局,提升用户体验。规范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推广宽带业务,明确企业信息披露义务。三是落实测速标准,加强宽带网络质量常态化监测。完善统一的宽带网络性能测试标准,形成标准化的测试方法,建立相应的日常监控测试方法,及时发现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推动相关企业改进。第三方权威机构组织测试,定期向社会发布权威数据,督促宽带服务商加大网络建设力度。通讯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