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上一篇博主的邀请,我将开启一个关于居住在日本东京的中国IT程序员的自言自语。本文讨论对象大多是我自己或我的中国(前)同事,如有笼统,请多多包涵。 首先,前面说了日本的IT不发达。不发达到什么程度?日本最流行的社交网络是Facebook、Twitter和Instergram,当地产品的受欢迎程度远不及这些在美国推出的服务。共享单车、团购、外卖、网约车、移动支付等在中国很普遍,在日本还处于起步阶段。 日本的大部分网页和手机应用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水平。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知乎上搜索答案,比如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00965/answer/100000820 我2009年毕业去了日本。我选择去日本的原因其实很幼稚。只是我没有太注意在中国找工作,以至于没有找到一份符合预期薪水的工作。我在一家美国大公司的面试中失败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拿到了第一家公司的offer。100日元=8人民币),年薪可以40万人民币,我就跟着去了。一年半后,由于日元汇率持续走低,这个数字下降了30%,直接导致被国内毕业生倒挂。 同时,我和6位同学一起去了日本,都是2009届的毕业生。对于从海外招聘的毕业生,公司都做了比较好的安排。寻找说英语的租赁机构提供了支持。基本上你不必担心它。 刚来日本的前两周,总是被经纪公司带我四处转转。日本的房租真的很贵。由于公司的补贴,我们组倾向于在离公司两站远的地方租一个地方,每个月可以获得3万日元的补贴,但即使算上补贴,也依然远超国内租房的水平。但是我们当中最便宜的同事,要租一套面积不到30平方米的一居室公寓,每月要支付7万日元(折合当时人民币5600元)。 租的是1966年建的Apart,离车站步行12分钟。整个房子有3层,在最高层。26平米,一室一厅,房间是日式宿舍,有榻榻米。夏天很热,冬天很冷,但即便如此,房租也是72,000日元。当时月薪大概35万日元,直接拿出20%去租房子感觉挺奢侈的。 刚来日本的时候,不管买什么,心里都会默默换成人民币。一个西红柿80日元,6块钱。两个青菜100日元,合8块钱。超过300日元是禁止的。 我和老婆住在日本,她暂时没有收入,所以我们每天在家买菜做饭省钱。我公司中午提供饭盒,我老婆每晚准备晚饭,第二天拿到公司,放在冰箱里。那时候,除了房租,我们两个人的伙食费每月只有三万多日元,现在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因为我们生活节俭,除去各种开支,每个月可以节省1万多人民币。来的越来越少。在第一家公司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因为公司的收入一直在减少,所以直到离开公司的时候,年薪才多了可怜的10万日元。和我一起进公司的中国同事,在我前后都换了工作,没有一个还在原来的公司。 于2014年转入原公司I,当时日元的汇率已经达到100日元=5.7元左右。虽然我住在日本,但这样的汇率变化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再加上新工作带来了工资的大幅度增长,基本上比以前涨了60%左右,突然有一种“农奴翻身当主人”的感觉。当时搬家,月租达到13万日元。面积35平米,比原来的地方新很多,位置离车站也近。 2014年,一些在日本一起工作的同事开始陆续买房。那时候还觉得在日本买房是遥不可及的。外国人在日本买房需要20%的首付,贷款的审核也比较严格。当时同事们买的房子价格主要集中在30-4000万日元,主要是买在东京偏远或郊区的别墅。 日本的别墅概念和国内不太一样,因为地小价高(相对而言),很多别墅都建在相对较小的土地上(70平米),像日本的2-3层下图是一栋又瘦又高的楼房,门口有小型车的停车位(部分别墅受土地限制没有停车位) 在国内城市,可能很难想象在北京、上海,有很多人住一套房子,而且这样的房子,甚至远低于国内的房价。上图显示了过去25年东京每平方米的平均地价。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在1990年代破灭,此后20年都没有复苏。近几年有回暖趋势,但总体增速还远远落后。这个图标显示,目前东京的平均地价是每平方米100万日元,也就是6万人民币每平方米。事实上,大多数买家会避开最昂贵的区域。购房者一般会选择购买价格在每平方米3万到5万左右的房子。 而如果是买公寓,直接住进精装修的公寓。一般来说,价格和别墅差不多,单价更高。一般来说,开发商会在距离车站较近的区域承包公寓,在远离车站的区域承包别墅。 当时我的积蓄并不多,只有400万日元左右。考虑到20%的首付,以及我刚换工作,还没有达到银行审核贷款要求的连续工作年限,我没有买房,而是选择继续等待.2015年,东京的房价依然快速回升,这里的“快速”只是相对于前20年而言,增速与国内房地产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周围的同事都说要买房,也纷纷卖掉了。 这时候我们有点不耐烦了,想尽快“上岸”,于是也开始找中介看房。原本的预算是买一栋三千万多日元的别墅。看了东京北区的几间房子(交通离市中心比较近但是价格比较便宜),感觉有点小(基本都是3楼,居住面积为70多平米),提高预算后看到练马区(距离市中心一小时车程)的房子,108平米,带车库,不过也提到了将近5000万日元的价格。当时一时冲动,先交了定金,然后听了国内父母的一点建议,就买了房子。 简单对比了在东京买房和国内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买房的区别。 价格:这里指的是绝对价格(汇率换算的价格),不是按当地收入计算的。东京的房价远远落后于北京和上海。我用不到5000万日元买了一套1.08平方米的房子。按照100:6的汇率,大约是300万元人民币。均价3万元/平方米。从住家门口到公司门口大约需要55分钟(公司在惠比寿市区)。再加上日本的建筑面积是按实际建筑面积计算的,不包括任何共享面积,阳台过道等面积算是加分项,所以日本的房产均价更低如果按实际居住面积计算。 贷款:日本泡沫破灭后的20年,房地产贷款利率低得可怕。最新的活动利率是0.6%左右,对,是0.6%,不是6%,国内差不多是4%。外国人需要20%的首付,拿到绿卡后(现在的绿卡政策比较宽松,一般三年内可以拿到),可以享受和日本人一样的优惠待遇,最多可以拿到100%贷款,0首付。我付了20%的首付后,分35年分期贷款3980万元(约合人民币250万元),每月还款约12万日元,比我的收入多了7000多元。无压力。并且在购买新房的前十年,政府会有1%的贷款余额补贴(简单来说就是你欠银行多少钱,欠的部分会退还1%,一年最高可达40万日元),所以前十名银行不仅没有支付当年的利息,还还清了部分本金。国内按揭贷款期限短,利率高。即使贷款金额相同,每月的还款额也可能是日本的两倍左右。 买房的杂费:在费用方面,日本的房地产肯定比中国高。首先,中介费为总房价的3%+6万日元,回旋余地较小。因此,如果买一套价值300万元的房子,需要向中介支付近10万元。这个金额是买卖双方都需要的。付钱,所以房子成交后,买卖双方中介抽成6%。另外,贷款时一般需要一次性存入贷款金额的2%左右,也就是说300万的贷款需要交给银行6万左右,而这6万没什么处理未来的还款。此外,印花税、房屋过户费用等,基本准备为总价的7%。再加上20%的首付,所以外国人在日本买房基本上需要27%左右的首付。 维护成本:日本房产的维护成本比较高。此处分别讨论别墅和公寓。在日本,不动产产权和土地所有权一般属于买受人(也有土地出租的特殊情况)。在中国,没有所有权是众所周知的。但拥有的代价是需要支付水费。对于别墅,主要成本是每年的房产税和土地税,分别为房产和土地评估价值的0.5%,购买前十年减半。买房后的头两年,每年的房产地税大概是10万日元(6000多人民币)。对于公寓,除了房产税和土地税外,还需要缴纳管理费(即物业费)和维修基金。日本的物业费根据公寓和面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一个月都在10000日元以上,有的甚至需要20000日元以上。修缮基金是在10年、20年后为修缮公寓省下的钱,这笔钱在前几年比较便宜,以后公寓越旧越贵,因为修缮成本会更高。这两笔费用加起来每个月可能要花费3万多日元。但也正是因为公寓有修缮基金,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房子的质量,所以即使房子比较旧,外观和内部设施也不会特别落后,国内很少有”老小”的情况。. 所以简单来说,日本的房子好买贵住,成为房奴绝对不是旅日华人的最终目标。 之所以花那么多篇幅讲房市,就是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先说说我作为程序员的工作和生活吧。 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是日式IT公司。入职前听说游戏部门加班文化严重,所以技术培训毕业的时候特意提过不想去游戏部门。 公司准时上班时间为早上9:00至晚上7:30,午餐时间为一小时。上下班上下班需要用身份证签到,进出公司的每一扇门都需要用身份证打开。如果有什么不对劲(比如跟着别人出去),那么隔壁的门是打不开的。如果您不能在上午9点准时到达,您将收到一封迟到的电子邮件。 作为应届毕业生,从实验室的空闲时间到上班的准时签到,还是有点不适应的。习惯之后,我会养成准时出门赶上相应地铁的习惯。晚上,我通常想早点回去。7点以后,其实没有太多工作可做,但团里的其他日本人都没有要走的意思。每次我都是硬着头皮等到7点半或者快8点的时候,说声“辛苦了,我先走了”,然后在大家的“辛苦了”中回家了. 虽然没有leader找对话之类的,但是感觉自己还是比较懒。日本企业虽然有加班的习惯,但近年来法律规定越来越严格,普通企业也必须遵守。例如,加班超过45小时必须支付加班费,连续三个月加班超过一定时间的企业将受到政府警告。甚至还有“恶意加班”导致加班费过高被公司警告的例子。 第二家公司是一家美国公司,有硅谷式的企业文化,管理扁平化。进公司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家下班都很早,7点之前可能下班的人不到一半。 遇到恶劣天气,大家可能会选择在家办公(workfromhome)。头疼或者孩子生病什么的,一定要请假,给群发个信就行,老板不会拒批的。周五下午有固定的TGIF(ThanksGodIt'sFriday)活动,大家一边在厨房喝啤酒一边分享自己的作品。公司不定期有免费的饮料、小吃,还有各种活动。总的来说,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平衡很好。 UnlimitedPTO制度始于2017年,程序员可以在保证业绩的情况下不定期休假,不受年假限制。公司发展势头很好,程序员没有晋升压力。从一级升到二级进入公司后,可以永久停留在这个级别。就算他们不升级,也不会被解雇。 总的来说,对于没有特殊志向的程序员来说,是一个非常适合退休的地方。在第二家公司工作时,我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生完之后,有很多事情需要经常脱(医院检查,打疫苗等等),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毫不犹豫的请假,当老板的美国人从来没有问。 我现在工作的公司也是一家美国公司,文化和二公司差不多。福利不如第二家,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还是不错的。由于经常早上8点和美国开会,所以一般都是早上在家安顿好孩子,8点以后才坐车去上班。晚上六点以后,准时下班,回家买菜,喂孩子,做饭等等。 公司虽然没有UnlimitedPTO这种逆天系统,但是基本上老板人很好,有正当理由请假都会批准。我也会尽量不因为私事耽误工作。我认为公司提供了一个轻松的环境,前提是个人有意识的主人翁意识。比如周末有急事,正好有时间我就过去看看。如果我抽不出时间,我会升级到小组。 如果我一直在日本当地的IT公司工作,也许我的生活会是另一番景象,但正如我之前所说,日本生活+美国公司是我个人所取得的平衡。到目前为止,我觉得这种平衡还是比较舒服的。至于以后,我还没来得及多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