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不少互联网科技巨头都在为第二季度财报而担忧。
先是Twitter用户增长未达到预期,股价暴跌20%,随后Facebook悲观的电话会议导致股价下跌20%。
与此同时,国内科技企业也呈现强劲势头。
美东时间7月31日(北京时间8月1日),百度公布了第二季度财报。
除了营收1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64亿元、同比增长45%之外,财报中的AI表现也十分亮眼。
在技??术突破、生态布局、商业产品上线等方面都表现出色。
受此影响,收盘后百度股价上涨4.58%。
回顾过去,发展历史证明,AI一定是百度的最佳选择。
一步步领先,百度已经进入AI时代,AI也可能成为百度的时代。
除了先天的人才之外,百度在AI方面也持续投入,在基础能力和驱动力方面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用白话来说,AI是百度的专长。
1、搜索业务不仅贡献了大量技术基础搜索所使用的技术,而且与AI底层技术有一些相似之处。
因此,像百度、谷歌这样的公司从一开始就是最适合部署AI的,而从那时起李彦宏的创新搜索技术被台下谷歌创始人在演讲中吸收和应用的传说来看,百度甚至可能是更好的。
不过,对于AI来说,百度搜索提供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两个更重要的方面:A、多年来积累的海量大数据,是其他类型互联网公司所望尘莫及的; B、生态系统搜索业务离不开合作伙伴,百度为百度积累了大量的行业合作伙伴,拥有较多的平台生态发展经验,这已经是众多AI平台争夺的核心资源和能力。
2、持续的电力投入人工智能的研发和落地无疑需要大量的前期资源投入。
这也是为什么只有百度这样的巨头才能做AI的原因。
在AI全面落地之前,持续花费资金和资源是很正常的。
百度的AI发展得益于其AI+Feed主渠道策略,该策略利用搜索和移动业务的大量收入来满足其AI研发需求。
最终,当AI商业化时,AI强大的造血能力可以反哺百度。
其他生态业务形成良性循环。
财报显示,6月份百度App日均活跃用户达到1.48亿,同比增长17%。
这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重要“能量”。
3、创新文化和稳定的运营体系 在脉脉这样的职场社区,提到百度,用户谈论最多、印象最深的就是百度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百度人才的技术实力“高于其他互联网公司”。
一个等级”。
这从侧面说明,百度在技术层面拥有整个互联网非常突出的创新文化,培养了大批专门的技术人才。
对于AI技术人才来说,编码和思考算法无疑需要这样的环境。
这是环保动机最重要的来源。
与此同时,陆奇辞职后,百度的AI继续稳步推进,甚至更快,让很多想看热闹的人失望了。
事实上,更不用说百度的AI系统本质上是李彦宏打造的。
更重要的是,这个系统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可以独立运行,无需任何人参与。
陆奇的辞职其实说明了百度AI体系的稳定性。
“游戏性”从一开始就有了“高维度”发展的基础。
百度AI在玩法上更加坚决、“奔放”。
就玩法而言,除了抓住机遇之外,百度AI可能比其他互联网巨头更高。
一维。
1、全端布局 虽然无人驾驶最为引人注目,但百度的AI从一开始就进行了全方位布局。
在人工智能成为全民热潮之前,百度就已经涉足软件能力、智能硬件、无人驾驶等主要人工智能领域。
、DuerOS、Apollo相继发布。
百度早期占领的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家居、出行。
这既是对AI技术最佳应用场所的考虑,也是对商业化的预见。
随着AI不断深入,百度于7月正式发布智能小程序。
这可以看作是百度APP作为微信、支付宝那样的超级APP推出小程序的必然。
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AI在移动端的拓展任务,通过赋能小程序开发者,让AI达到更多、更全面的功能。
全方位的用户群体,实现真正的全民受益。
2、生态价值变加法为乘法。
百度的AI发展逻辑并不复杂。
内部建立核心技术能力后,“扔”到生态平台中,并取得快速进展。
6月份,DuerOS智能设备激活数量达到1万台,较年初增长80%。
与此同时,DuerOS语音唤醒次数突破4亿次,较3月份增长了一倍。
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增加技术和商业价值。
百度利用其生态,将DuerOS打造成技术与商业价值的“倍增”平台。
随着DuerOS 3.0版本的发布以及业务共享模式的正式推出,这个生态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另一方面,在Apollo开发生态下,Q2百度AI商业化完成了L4级自动驾驶小巴Apollo的量产,首批公交车即将前往北京、雄安、深圳、平潭、碧桂园、武汉等商业运作。
此外,Apollo还将逐步实现中小型扫地车、无人作业车、微型物流车等量产,并进一步发力终端物流配送,重点落地AI成果。
3、兼顾人工智能的底层研究和商业价值的落地。
同样是AI科技巨头的谷歌,推出AlphaGo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但能落地的AI产品却寥寥无几。
此外,当年名声大噪的谷歌AR眼镜一直无法推出消费级版本,最终不得不转为商用,令人失望。
另一方面,AI落地的优质场景包括Android、YouTube、Nest,以及帮助其在人工智能等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产品,如Deepmind、API。
AI、波士顿动力等都是被谷歌外部收购的。
在一定程度上,这表明谷歌拥有尚未落地的技术,在欧洲面临着巨额罚款。
这也标志着谷歌只能在垄断边缘冒险,AI的商业化并不顺利。
再加上上面提到的生态落地行动,这些都表明百度不仅在AI技术上有优势和突破,更重要的是它很早就明白了商业化的方式。
毕竟只有商业化了,才能谈理想。
百度的AI不仅仅是百度的AI。
从未来的角度来看,百度选择并逐步领先的AI道路应该是百度逆袭全球互联网的机会。
拼多多凭借简单的社交低价电商模式迅速崛起,让阿里巴巴和京东都非常紧张。
在铺天盖地的敲诈勒索中,拼多多选择了报案。
很难说一个人是否无法克制自己、不怀好意。
不过,这至少说明“商业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很容易被颠覆,哪怕成为巨头。
百度的AI之路是一条需要充分积累的道路。
它与“飞轮效应”非常相似。
开始很难,但一旦开始,就无法停止,也很难追赶。
对于整个互联网来说,百度的AI或许会有更加稳定和有前途的未来。
然而,AI的意义不仅限于此。
放眼全球,同样是高科技国家的美日中欧四大经济体中,日本和欧洲在AI方面逐渐落后,AI已成为只有中国和欧洲的主战场。
美国竞争。
在中国,百度无疑是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成果的平台中的佼佼者。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百度代表着中国的人工智能。
目前,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所有中国商品加税,贸易战升级且不可逆转。
中国产业升级、减少对外部替代依赖的时间窗口变得越来越紧迫。
其中,人工智能对产业升级的价值不言而喻。
因此,百度的AI在一定程度上也承载着助力中国产业升级的重任,而百度近期的一些动作也是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
在7月初举行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发布了百度大脑3.0版本,进一步向多个品类开放外部能力。
对于百度本身来说,这个从芯片到深度学习框架、平台、生态的全栈AI技术布局,仍然是国家经济战略非常重要的技术驱动力。
百度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仑”闪耀深度学习算法云,深度满足自然语言处理、大规模语音识别、自动驾驶、以及大规模推荐。
这是我国芯片弯道超车的案例。
此外,在财报披露中,百度将联手金龙客车、软银集团旗下自动驾驶公司SB Drive向日本出售“阿波龙”,为中国技术超车和产业升级带来了充分信心。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商业化的美好前景为百度第二季度财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AI领域的领军者,百度AI不仅是百度的未来,在国家层面也具有战略意义,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