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可穿戴市场缺少什么良药?

时间:2024-05-22 18:46:45 科技赋能

依稀记得2014年开始流行,2015年可穿戴产品达到了泛滥的地步。

但可以看到,无论是智能手环还是智能手表,更多的都只具备传统功能。

通过增加心率、蓝牙、GPS等组件,说白了就是给传统设备赋予了更多的人体数据采集功能,而且大部分都是运动数据采集。

喜欢运动的人确实可以简单直观地佩戴这些设备。

您可以查看自己的运动数据等信息,从而调整自己的运动和饮食,更科学地实现健身目标。

然而,当前可穿戴设备的缺点也很明显。

例如,数据收集不能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收集个人数据后,仅展示表面数据,并不能提供饮食、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解决方案。

目前电池发展的瓶颈也制约了可穿戴设备更多功能的可行性。

现在市面上大多数可穿戴设备为了满足续航,在功能和硬件上做出了更多的妥协,而从结果来看,硬件上的妥协只能让可穿戴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增加几天。

与传统手表设备的电池寿命长达半年到几年相比,可穿戴设备在电池技术出现突破之前,必须在功能和电池寿命之间进行权衡。

这是一个大问题。

总之,可穿戴设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笔者认为可穿戴设备必须依靠大数据的支持才能实现完善的功能。

目前,只有谷歌、微软、阿里巴巴等巨头能够实现大数据采集。

也就是说,可穿戴厂商想要实现产品功能的提升,或许只能通过与这些巨头合作,依靠大数据来提升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来实现。

至于续航体验,相信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实现突破。

目前可穿戴设备在各个方面都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大家还是要继续观望,不要盲目入手。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功能和续航体验解决之后,可穿戴设备将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未来人们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