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CES(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的展开,一年一度的全球科技盛典逐渐出现在大家面前。
虽然今年CES上VR参展商总数达到了70多家,AR参展商也有20多家,是去年40多家VR/AR参展商总数的两倍;不过,与去年虚拟现实大军占领拉斯维加斯相比,场面有所不同。
今年的虚拟现实展位明显比去年更加冷清。
虽然公众热情有所减弱,但参展商也保持低调。
去年,Oculus、HTC Vive 和索尼都推出了新的消费级 VR 耳机版本。
不过,Oculus、三星、索尼在今年的 CES 上并没有 VR 趋势,HTC 也只发布了两款周边配件。
这有点像去年的 VR 派对。
太高了,今年看起来又宿醉又累。
VR巨头集体失语 在这个虚拟现实展厅里,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VR明星公司Oculus的缺席。
作为历年来CES虚拟现实展区最受关注的公司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开启VR风潮的第一人。
每年年初 Oculus 在 CES 上推出的产品都预示着明年 VR 硬件的未来。
发展趋势。
今年Oculus的缺席不仅让消费者失望,也似乎预示着今年VR行业的惨淡开局。
VR耳机三巨头之一的索尼今年既没有推出新款PSVR,也没有带来传闻中的“AR眼镜”。
其仅公布截至今年1月1日的PS4总销量为1万台。
目前移动头戴式显示器行业的领导者、背靠Oculus技术的三星Gear,已经表现出了相对令人满意的Gear VR装机量1万台的表现,但它并没有以此为基础推出任何VR硬件。
微软最初于去年10月推出的VR头显(参数未公布)也没有参加展会。
此外,很多CES的老朋友也一遇难求。
比如,流行了三年但去年12月将重心转向商业端并推迟众筹的VR跑步机Omni,今年就没有展出。
另一家VR巨头HTC Vive在CES大会上并没有强调硬件耳机的升级,而是开始宣布打造第三方VR生态系统。
此次Vive发布了两款VR配件,“追踪器”和“可变智能头带”:分别是一个圆形配件,可以安装在其他配件上,打造其他VR外设;以及可佩戴的耳机 功能性可调节头带。
此外,HTC Vive还宣布即将推出Viveport内容订阅服务。
Vive官方表示,推出这些产品的目的是帮助开发者简化原型设计,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控制器和配件,并扩展Vive的VR生态系统。
AR方面,Magic Leap一如既往地保持神秘,没有参加展会;而Meta和微软HoloLens则没有申请自己的专用展位,仅在宝马等合作伙伴的展位上进行了少量展示。
巨头们沉默的同时,参展商数量翻倍:参加本次展会的VR/AR展商中,40%以上属于纯AR/VR头显领域,其中移动VR、AR眼镜、纸盒VR均等分配;虚拟现实配件及相关技术厂商也占比超过40%,其中大部分为全景相机、部分无线解决方案、空间定位解决方案等,还有少量眼动追踪技术、柔性屏技术等VR 触觉反馈凉鞋和 VR 房间投影等新奇事物。
易等人。
总体来说,一路上并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产品。
展位上不再挤满了人,公众的热情也消退了很多。
芯片厂商的入场 在本届 CES 上,英特尔通过一场展前发布会大秀肌肉,其中包括配有 Oculus Rift 的软沙发座椅和游戏笔记本。
英特尔今年 CES 上的核心产品技术关键词是智能出行、5G、AI 和 VR/AR,而混合现实(MR)合金头盔是英特尔在虚拟现实领域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不过,Alloy MR头盔只是一个参考设计,并非英特尔即将推出的产品。
它的型号有点像“Ultrabook”。
英特尔提供了参考,其他厂商可以制作商业产品。
目标是促进产品形态的定义和规模化。
同时,将英特尔自家的RealSense技术、处理器等核心技术应用到这种新的产品形态上也是自私的。
同为芯片制造商的高通今年也推出了Snapdragon芯片。
该处理器的性能提升可以概括为:增强机器学习支持的五个关键技术支柱,其中包括VR/AR的优化。
支持——支持谷歌Daydream平台和微软全息平台,3D图形渲染性能提升高达25%,色彩提升高达60倍等。
在CES展会期间,ODG公司推出了首款搭载Snapdragon的AR眼镜芯片:R-8 和 R-9。
高通还展示了两款基于Snapdragon的移动VR耳机和一款一体式原型机,据称该原型机采用了SMI眼动追踪技术。
其中,VR头显为手机+盒子分离式,支持由内向外追踪;另一个原型相对简单,仍需开发。
不过根据体验者的反馈,这两款产品的画面延迟等现象仍需要进一步优化。
除了芯片厂商之外,联想、戴尔等电脑厂商以及华为、中兴等手机厂商也推出了搭载微软全息平台的VR头显、支持VR的高端新电脑,或者支持谷歌Daydream的新机型平台功能。
手机方面,却没有什么抢眼的新品。
联想推出的VR头显还只是原型机,并不能实际使用。
结论:没有什么比寒冷更真实的了。
HTC Vive、索尼 PSVR 和 Oculus 尚未公布销量。
根据SteamSpy网站Steam平台上HTV Vive预装Demo《The Lab》的采样数据显示,HTC Vive将在圣诞假期期间发售。
此前已售出约40万台,与人们期待的“VR大爆发”还相去甚远。
与今年CES上VR的火热场面相比,今年CES上的虚拟现实展位可谓彻底冷清。
虽然厂商数量翻了一番,但虚拟现实巨头都没有大动作。
芯片厂商、电脑厂商、手机厂商的进入,可以算是初步的功能补充,并没有大规模的动作。
同时,我们也感受到VR行业开始回归理性,进入更加现实的发展节奏。
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第四季度英特尔合金参考设计标准产品的推出,让很多厂商有了硬件标准的玩法;第二,歌尔有代表性的ODM厂商在VR一体机、头盔、类Vive主机产品技术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VR硬件标准化、规模化产业链基础已经形成。
人们常将CES誉为“科技世界的开幕式”、“科技趋势的风向标”。
从今年CES上虚拟现实的低调开放来看,VR行业已经开始韬光养晦,进入疫情后的沉寂期,并完善周边服务和核心技术积累。
AR和MR有可能会崛起,但这是我们下次讨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