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能家居不再是只能在比尔盖茨家里才能看到的产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家居逐渐普及。
Strategy Analytics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智能家居的报告。
报告显示,全球智能家居市场年收入达1亿美元,较去年的1亿美元增长16%。
此外,根据《全球智能家居市场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消费者在智能家居上的支出总额,包括设备、系统和服务将接近1亿美元,并将增长至1亿美元。
美元。
可见,智能家居正在快速增长。
在中国,小米可以说是智能家居领域的领导者。
但随着华为、阿里巴巴等巨头的加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小米的智能家居之路变得泥泞不堪。
“大牌”齐头并进,但智能家居市场仍深陷泥潭。
近年来,阿里巴巴、华为、小米等“大牌”纷纷推出自己的智能家居产品,希望走在市场的前列。
在这些大牌的助力下,智能家居行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目前来看,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仍处于低速。
根本原因是痛点难以消除。
如果各行其是,蛋糕就很难做大。
行业内的合作目前已经实现了“手机+家电”的模式,如小米与美的的合作、魅族与海尔U-Home的合作,但手机之间的合作尚未开始。
如今,通过手机进入智能家居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对于家电企业来说,想要打造智能家居,就必须与手机厂商融合。
对于拥有天然优势的手机厂商来说,相互合作才是让智能家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佳途径。
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购买智能家居产品时,通常都会选择各个品牌中最好的产品,很少会成套购买。
但各大品牌闭门造车,缺乏合作意识,彼此生产的产品难以互通。
使用的不便降低了购买率,智能家居蛋糕难以做大。
非必需消费品价格不够便宜。
对于柴米油盐酱醋茶来说,智能家居还处于享受数据消费的边缘,所以人们在购买时会充分考虑价格因素。
虽然现在很多品牌为了更加亲民而采取低价策略,但该领域大部分产品的价格还是比较高。
目前,智能家居的价格区间从几十到几千不等,但低价产品所占比重还比较小,而且这些都不是生活必需品,降低了人们的购买力。
例如,与非智能台灯相比,智能台灯的市场价格在100元左右,而普通台灯只需几十元即可购买。
智能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
人们当前对智能化的需求已不再仅仅满足于自动开关。
人们需要的是更加贴心、人性化的设计。
例如,空调可以感知人体温度并自动调节温度;电饭锅可以具有自动记忆功能,煮出适合人们口味的米饭等等。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家居普遍不够智能。
未来,各大企业还需要努力开发更加人性化、高度智能化的产品。
技术需要优化。
智能家居主要依靠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种技术来运行。
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仍然存在需要优化的地方,也需要防范一些安全隐患。
智能家居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因后台程序错误而出现故障,给用户带来潜在的危险。
智能家居控制设备有待完善。
目前,智能家居已经实现了手机远程控制,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但所能达到的控制距离仍有待提高。
事实上,通过手机控制智能家居只能方便那些没有安全感或者容易健忘的人。
如果我们想要真正实现智能家居的便捷发展,我们还是需要开发专门的智能控制终端来控制智能家居。
所有产品都集成到一个控制系统中。
在智能家居的后续发展中,这是厂商需要重点关注的。
自身缺陷难以消除,小米未必能扛起大旗。
作为国内智能家居的领军者,小米在技术上取得了自身的突破,形成了自己的生态链,但仍然无法避免这个行业的通病。
除了行业共性问题之外,小米本身也存在阻碍其发展的因素。
一是创新意识不够强。
虽然小米将自己定位为一家创新驱动的公司,但从其生产的一些产品来看,无论外观还是功能,都不??难看到其他产品的影子,缺乏个性,很容易给人以低价高价的感觉。
-定价产品。
替代方案的印象。
此外,小米还应该扩大产品种类,将创新意识运用到未开发的产品上。
比如亚马逊之前就做了回声音箱,后来很多公司也纷纷效仿。
急于打造音箱显然是不可取的。
每个人都想成为行业的领头羊,但缺少能够第一个做到的人。
所谓追求创新,并不是因为别人做了什么,你就可以比别人做得更好,而是你要学会创造自己,并做得更好。
小米的智能家居品类目前比较齐全,缺乏独具匠心的产品,而其他拥有相同产品的公司也做得并不差。
因此,小米仍需实施创新理念,以占领更多市场份额。
其次,以手机作为智能家居入口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如今,“连接”已经成为智能家居的关键词。
无论是各个企业之间的产品和标准,还是产品和人之间,都需要交互和连接,这样才能把智能家居这块蛋糕做大。
目前,将智能家居推向市场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手机。
用手机打通智能家居的入口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这对于小米来说意义重大。
毕竟,在众多智能家居企业中,以手机起家的小米显然具有优势。
不过,随着行业的发展,华为等一线手机品牌相继进军智能家居领域,小米的这一优势正在逐渐被削弱。
第三,智能家居配套市场难找。
通过自研、自产、自销,小米形成了封闭的智能家居生态链,开发了一套设备较为齐全的智能家居。
这样的系统虽然有助于打造自己专属的智能家居品牌,但却忽视了消费者的购买习惯。
要知道,对于大众来说,购买同一品牌的产品显然是一件小概率事件。
智能家居竞争异常激烈。
小米如何突围?智能家居未来将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意味着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资本进入这一领域。
那么,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小米该如何应对?一是树立合作意识,学会“引进来、走出去”。
小米目前与一些家电、互联网企业合作,但在“手机+手机”方面的合作还缺乏。
在智能家居研发方面,小米似乎从一开始就有单干的想法。
通过自研、自产、自销,小米形成了具有自己标准的智能家居生态链。
然而,智能家居市场需要制定普遍认可的行业标准,这需要各大公司相互协商并达成合作,将各自的产品连接起来。
毕竟,智能家居想要腾飞,仅靠一家企业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
百花齐放,方能满园春意。
其次,真正落实创新理念,让你的产品“新颖”。
现在在产品研发方面,似乎大家都进入了一个怪圈。
当我们打开各大品牌的产品浏览界面时,我们会看到各个品牌的产品雷同,缺乏新意。
产品研发最重要的是“新颖”。
只有抢占创新制高点,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
当然,这种追求创新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在广泛收集民意的基础上,了解公众的最大需求,从而找出并填补空白,在全新的领域进行研发。
最后,寻找新的渠道,进一步拓展市场。
目前,完整的智能家居市场还比较小,但如果能够进一步发展,不仅会给自身带来更多的利润,还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小米目前拥有自己的智能家居系统,再加上IOT,发展潜力巨大。
如果你能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在他们建造的精装修房子里安装自己的智能家居产品,那么在房子出售时你就可以以佣金的形式赚取利润。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销量,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知名度,有利于小米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发展。
如今,科技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此外,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因此,基于“科技+家居”的智能家居前景广阔。
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米作为先发制人的,可以说是先声夺人,抢占了制高点。
然而,市场份额之争就像一场马拉松。
重要的不是谁先跑,而是谁先跑。
可以坚持到最后。
因此,小米应该努力静下心来,好好审视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
否则,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米只要稍稍放松,就会被后来者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