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lter 可穿戴设备是智能硬件的新宠。
无论是百度、腾讯还是致力于此的初创公司,都想成为可穿戴设备的入口。
多款微信智能手环的热销,让微信成为可穿戴设备的新宠。
在整合社交和电商功能之后,可穿戴设备的界面似乎成为了微信的另一个重要角色。
不过,从目前来看,所谓的微信版可穿戴设备只是一个伪界面,是厂商为了吸引用户而打造的一个噱头。
那么微信能否成为可穿戴设备的坚强后盾呢?本次比赛中最有潜力的微信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先说说优点吧。
庞大的用户群是微信的天然优势。
微信已经成为每个人必备的工具。
虽然它衍生出了电商、游戏、公众平台等功能,但其界面的作用仍然备受关注。
微信的功能越来越大,用户粘性越来越高。
这些都成为微信进入任何行业的王牌。
虽然目前微信旗下的可穿戴产品只是将设备绑定到其微信服务号来实现微信端的一些客户端功能,但这足以让我们对微信开放的可穿戴设备接口充满想象。
在客户端泛滥的时代,我们希望有一款工具软件能够满足不同的小功能。
微信的平台地位已经基本形成,微信的公众号功能也帮我们摆脱了很多杂七杂八的软件。
在可穿戴时代,我们会接触到很多智能设备,从现在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血压计、智能体重秤等产品就可以看出。
随着设备数量的增加,在最常用的平台上监视和控制这些不同的设备是最方便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微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微信的缺点也不容忽视。
微信之所以迟迟没有开放可穿戴设备的接口,一是可穿戴市场还不是很成熟,二是微信的技术差距。
IT行业没有一个领域能够逃脱BAT的魔掌,可穿戴设备也是如此。
百度的dulife平台已经相当成熟,提供了多种产品的接口。
从去年就悄然推出,低调的百度也难掩其在可穿戴领域的野心。
在阿里云操作系统的产品页面上,我们隐约可以看到针对可穿戴设备开发操作系统的计划。
与百度、阿里巴巴相比,腾讯还有很大差距。
百度云ROM和阿里云OS相对成熟。
很多内置百度云ROM和阿里云OS的手机已经上市,但腾讯的tita却鲜为人知。
目前的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仅支持IOS和Android 4.3以上系统,而很多国产定制ROM还停留在Android 4.2时代。
只要百度云ROM和阿里云OS将自己的Android内核升级到Android 4.3以上,然后内置在自己的可穿戴设备平台接口软件中,就会拥有很大的主动权。
国内可穿戴设备内置的操作系统也多种多样。
虽然谷歌已经发布了Android Wear,但目前还不清楚Android Wear能否为国内厂商接地。
因此,BAT阵营中谁能开发出简单易用的内置系统,无疑将决定其在可穿戴市场的地位。
但在系统开发方面,腾讯与其他两家相比并没有优势。
真正的智能设备离不开语音交互和图像处理。
虽然微信智能开放平台已经具备图像和语音处理功能,但与实际使用还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
此外,国内可穿戴设备仍处于伪智能时代,市场混乱,缺乏优质产品。
我在我的 iDoNews 专栏《国产可穿戴设备的春天还很远》中谈到了这个问题。
这或许就是微信至今没有采取行动的原因。
受到万千人青睐的微信,在可穿戴领域也被寄予厚望。
不过,微信要想成为可穿戴设备的坚强后盾,仍面临诸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