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耳机市场“血腥”!怎么才能拓展地盘

时间:2024-05-22 16:09:33 科技赋能

说到万魔声学或者一加联创,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是说到小米耳机,大家就都明白了。

这家成立于2001年的公司,在今年双十一期间推出了一款仅售99元的环形耳机产品,在耳机圈引起轩然大波。

12月17日,他们甚至宣布耳机销量突破1万台。

这个生意是如何成功的?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近万魔。

万魔声学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镇大学城的一栋大楼内。

马路对面不远处就是著名高等学府:南方科技大学。

与这所大学类似,万魔自2011年成立以来就备受关注和争议。

就在几天前,微博上拥有10万粉丝的耳机行业大V对其产品和创始人发起恶毒攻击。

不过,万魔高管认为,这位大V的言论并不客观,因为大V本人是欧洲某知名耳机品牌的经销商,是“利益相关者”。

在他的文章中,大V并没有披露,在一个法律强有力的国家,这是不可想象的。

谢冠宏,万魔声学CEO,万魔公司成立于2000年,公司四位创始人中有三位是前富士康台籍员工。

创始人兼总裁谢冠宏曾是美格显示联合创始人,后来在富士康负责Kindle的研发并创立了iPod部门(iPhone部门的前身);其余三人中,于世轩负责万魔链采购的研发和供应;林白清负责市场营销;张调战负责质量控制和供应链生产。

由于有富士康的经验,万魔的高管对金属加工非常熟悉。

他们在耳机产品中大量使用金属材料,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实现了更高的溢价,这也吸引了业界纷纷效仿。

万魔的英文名字是1MORE。

为什么这么命名呢?谢冠宏的解释是,它可以排在按字母顺序排列的企业名录的最前面,并利用它。

此前,他们的公司名称是“嘉艺联创”,但太难记,而且与英文名没有任何联系,所以他们决定将公司名称改为“万魔声学”。

与小米的关系是联合品牌。

万魔声学是小米生态链企业,小米是其大股东,小米耳机就是万魔生产的。

12月17日,万魔宣布耳机销量已破万台,其中小米耳机占据了很大比例。

不过,万魔并不喜欢别人给自己贴上小米的标签,而是强调自己一直都是独立品牌运营。

该公司最初成立是为了帮助小米和华硕ODM耳机产品。

小米主攻国内市场,华硕主攻海外市场。

因此,同时服务两家手机公司并不存在冲突。

不过,谢冠宏坦言,由于与其他手机厂商的加工不好,他无法接受其他国内手机厂商的订单。

与小米生态链中的其他公司不同,万魔并没有将公司名称改为“X Mi”,所有小米耳机包装盒背面都印有“1MORE design”字样。

谢冠宏强调,小米耳机是联名产品,小米和万魔的关系就像奔驰和AMG的关系。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我们的品牌独立性?因为耳机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产品,并不是硬性需求。

大多数花钱购买耳机的用户对于耳机的专业性和品牌都有一定的要求。

国内耳机市场走势对比图  市场定位:80%大众市场然而,万魔从来都不是一家针对发烧友的耳机厂商,而是普罗大众。

万魔绘制了国内耳机市场趋势对比曲线图。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有10%的用户是“真菌”。

他们对耳机没有要求,只要能发出声音就行。

路边摊上5块钱的一副耳机就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群人不是玩魔的目标用户;耳机发烧友群体仅占整个耳机用户市场的10%。

他们通常会购买价值1万元以上的单只耳机。

这群人不是万魔。

Mo的目标用户;万魔的目标是菌类和爱好者之间80%的普通人群市场。

这群人的特点是追求品味,但也理性消费。

谢冠宏透露,现在联创品牌的销量更占优势,但万魔品牌产品的销量也在增长。

明年开始,万魔将继续投入大量资源打造万魔品牌。

他对此非常有信心,因为“用户的品味正在提高”:他看到了用户从一味追求“高性价比”到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东西的趋势。

在质量方面,即使是一个小问题,在万魔的销量面前也可能成为大问题,所以万魔任命了一位联合创始人专门负责质量控制。

除了代工厂内的实验室外,万模公司在总部还设有一个小型可靠性实验室。

本实验室与瑞士SGS通用公证公司合作。

拥有各种模拟日常使用、运输和极端环境的设备来测试产品的可靠性。

据介绍,万魔在耳机质量控制和安全法规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

由于其严格的质量控制,耳机的故障率仅为5ppm(百万分之五)。

换句话说,在售出的 10,000 个耳机中,唯一的缺点是吧台。

对于这个失败率,万魔高层还是比较满意的。

目标对手:由于Beats定位于普通用户市场,万魔并不将森海塞尔、AKG、铁三角等专业耳机品牌视为潜在竞争对手。

相反,它将对手定位为苹果旗下的时尚品牌Beats。

同时,万魔还开展了一系列跨界合作,与其他时尚品牌和娱乐节目、体育名人、歌手合作,不断加深万魔品牌的影响力。

综艺方面,与《中国好声音》、《蒙面歌王》、《中国好歌曲》等知名歌曲选秀节目合作;时尚品牌方面,与施华洛世奇、Misfit、《时尚芭莎》杂志合作;体育明星方面,与九球女王潘晓婷、马拉松冠军吴敏合作;至于歌手,则有吴莫愁、萧敬腾、李泉等,这些跨界合作的成本并不高,但却大大提升了万魔品牌在这些领域的用户和明星粉丝心目中的影响力。

此外,和小米一样,万魔也非常重视粉丝的发现和培养。

在全国多个城市建立了粉丝团俱乐部,不定期开展活动。

万魔负责提供奖品、场地、酒水等费用,并负责市场推广。

林白清透露,万魔全年共举办了25场线下活动。

在官网社区,万魔设立了虚拟货币“魔豆”。

用户每次登录签到、发帖、回复等都会获得不同数量的魔豆,当魔豆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可以兑换各种实物礼物。

这部分的投入约为每月4万元,钱不多,但却大大提高了粉丝互动的积极性。

林白清透露,万魔官网每天60%的流量都是魔豆。

2018年,万魔计划进军美国市场,于是找到当地行业资深人士,成立了一家名为1MORE USA的合资公司。

对于进入美国市场的准备工作,万魔高管直言不担心,因为现有产品严格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可以直接销往海外市场。

林白清表示,美国市场是耳机的成熟市场,而对于成熟市场来说,定价策略更为重要。

成熟市场的用户对价格不那么敏感,但更看重产品的功能。

因此,万魔计划先在美国市场发布一款主要功能的耳机新产品,等产品流行后再带回国内。

此外,林柏清表示,美国媒体在产品体验和评价上比国内媒体更加客观,因此万魔将继续加强国外媒体评价,加深品牌在欧美用户心目中的印象。

除了成立合资公司外,这家新成立的初创公司还瞄准了国内新三板。

据悉,上市前期准备工作已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