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ITO时代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路径

时间:2024-05-22 15:58:41 科技赋能

物联网逐渐嵌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可穿戴设备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物联网时代,可穿戴设备的责任也越来越大。

越重。

据IDC预测,2020年至2018年可穿戴市场将呈现显着增长,预计智能可穿戴设备年出货量将达到2亿台,智能手表出货量将达到1.61亿台。

可穿戴设备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可穿戴市场有望迎来新的飞跃。

未来,连接将变得更加频繁,对可穿戴设备的性能和功耗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于智能穿戴设备来说,最重要的是低功耗。

“为了让可穿戴设备发挥物联网时代连接器的功能,它们必须具有良好的链接功能,而且这种链接方式最好应该是低功耗的,让可穿戴设备的设备运行时间更长。

”亚洲杨正龙安森美半导体市场经理认为,低功耗蓝牙5.0将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他表示:“低功耗蓝牙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短距离通信的最低功耗。

这将大大延长可穿戴设备的工作时间。

目前的低功耗蓝牙技术有几大特点,其中之一是在2.4GHz ISM频段工作,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Mbps;另一个是经过优化后,可以长时间传输小块数据(相对于“标准蓝牙”支持连续数据传输,同时支持连续数据传输);另外实现起来很容易,目前的智能手机已经配备了低功耗蓝牙设备; “低功耗蓝牙基带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混合解决方案将有助于将该技术引入消费应用、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等领域。

”东西等等”杨正龙接着补充道,可穿戴设备需要进一步提高其性能,为可穿戴设备的连接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进一步提高可穿戴设备的性能,使其能够满足大数据和高要求。

物联网的高频连接需求,上游芯片厂商也在不断努力,提出采用双线程PSoC来支持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这种SoC可以大大降低设备的功耗并加快运行速度。

它是一款高效实用的芯片,它最成功的应用是在家用电器领域,例如白色家电的触摸按钮,以及主要使用的手机和可穿戴触摸产品。

高通还推出了专门针对可穿戴设备的Snapdragon Wear系列芯片,主打低功耗、连接性、安全性等特性。

它可以在相对较低的功耗下保证出色的性能,从而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使用要求。

上游芯片厂商的持续支持,也为逐渐没落的可穿戴设备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对于其收费模式,业界也有不同的探索计划。

无线充电是可穿戴设备发展的必然趋势。

尽管可穿戴设备日新月异,信息获取方便快捷,但由于充电接口不一致、电池寿命有限、能源接入点有限,无法满足无线移动获取电力的需求。

原因已经成为当前智能穿戴设备发展的障碍。

与无线信息的进程相比,无线能源供应的进程才刚刚开始。

我们的智能手机已经从最初只能打电话、没有屏幕的时代,发展到了现在智能手机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的时代。

然而无线能源的进程还停留在只能通过充电设备获取的地步。

在充电时代。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应用到很多领域,如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输入医疗设备、室内无线能量传输环境、移动机械无线能量传输应用等。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基于以下原理:磁场近场耦合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

但由于其磁场耦合机制以及天然磁性材料种类的限制,在充电效率、距离、角度或位置偏移配合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综上所述,物联网时代需要兼顾安全、低功耗、灵活性、成本等特点。

这些也是可穿戴设备集成时必须满足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