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可穿戴设备网:据了解,目前美国只有16%的人口拥有可穿戴设备,预计今年这一数字将翻倍,也就是从今年的不到一万,增加到了一万。
市场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目前,国内上市可穿戴设备企业也在加快产品研发、扩大市场拓展。
机构研究报告表明,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消费电子的下一个增长点。
此类产品可以24小时佩戴、永久在线并进行实时信息交流,充分挖掘人体信息并提供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几乎是对人体能力的直接增强,因此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基于可穿戴设备和大数据的移动健康理念深刻影响和改变了医疗健康行业。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监测、看病、保健等医疗方式,也改变了从业人员的视角,也改变了制药企业和医疗机构的运营思路。
该机构预计,到2020年可穿戴设备市场将保持60%-70%的复合年增长率,到2020年全球市场出货量将达到1.5亿台,市场规模达1亿美元。
智慧医疗时代即将开启。
分析人士认为,继建设“美丽中国”提出后,“健康中国”战略也即将亮相。
“十三五”期间,以大健康、大卫生、大医药为主的医疗健康产业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市场规模。
从资本市场来看,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规划后,整个医疗健康产业和大健康产业将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以移动健康为首的细分领域上市公司有望最先受益。
随着医疗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苹果等科技巨头新产品的逐渐成熟,可穿戴医疗市场有望在医疗体系变革的浪潮中迎来爆发式增长,相关个股值得特别关注。
据报道,目前美国只有 16% 的人口拥有用于监测健康和运动数据的可穿戴设备。
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翻倍,即从今年的不到1万增加到1万。
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阶段。
今年,美国可穿戴设备公司Forbit成功上市。
截至目前,共有6家移动医疗企业上市,成为资本市场最青睐的子行业。
据高通相关负责人估计,全球远程医疗监控市场价值1亿美元。
家庭病床将是慢病管理的终点,覆盖3.9万亿美元的市场。
可穿戴设备市场潜力巨大。
此外,从美国医疗保险公司的保费支出也可以看出,近年来保费支出已从药品转向移动医疗支出。
在医保控费背景下,移动医疗支出在医疗健康领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美国数字医疗的现状也折射出中国未来发展的新机遇。
国内上市可穿戴设备企业也在加快产品研发、扩大市场开拓。
长宝莱特旗下维康科技负责公司移动医疗业务。
据悉,公司今年7月推出的可穿戴设备产品养鱼宝已初步获得市场认同,券商研究员预测公司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盈利,届时保利特将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实现盈利的公司。
与此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发展机器人业务。
针对准妈妈的胎心监测机器人一经推出就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九安医疗着力进一步布局“智能硬件+应用+云服务”的战略思路,加大对移动医疗的关注力度,融资7.31亿元建设健康管理云平台。
它利用互联网作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积累用户健康数据,并借助移动互联网为患者建立与医生的纽带、监测治疗效果、建立新的沟通渠道。
目前,定向增发方案尚在审核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