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从手环、手表、眼镜到运动鞋。
7月15日,小米生态链公司华米科技携手李宁,联合推出智能跑鞋——猎军、赤兔,号称是中国运动品牌首款智能跑鞋。
根据双方的愿景,运动员可以随时实时掌握自己的各种详细运动数据,见证自己从跑步新手到资深跑步者的转变。
不过,李宁并不是第一家推出智能运动鞋的传统企业。
最成熟的可穿戴设备并不是运动鞋。
李宁智能跑鞋仍需市场检验。
对于急需转型的制造商来说,拥抱智能化或许只是一种新趋势。
试图。
智能运动鞋猎军智能版和赤兔智能版售价分别为1万元和1000元。
它们的价格与市场上的普通运动鞋没有太大区别。
不过官方表示,两双鞋都在脚部中底植入了华米智能芯片,可以即时采集跑步者数据,然后依靠专业的数据算法整合包括距离、配速、路线、卡路里消耗等常规功能还有两项专属功能——包括前后脚跟着地状态分析、精准踏频监测在内的综合运动报告,通过小米运动APP反馈给消费者,从而完成从前端跑者互动到数据传输的过程。
从分析到客户报告呈现,到一键??社交分享等一系列全新的智能跑步体验。
对于用户关心的续航,华米科技表示,智能跑鞋采用智能电源管理算法,动态调整芯片电量使用模式和运算速度。
此外,华米智能芯片还采用了最先进的低功耗传感器、低功耗无线传输技术和自适应数据传输速率控制算法。
这些技术让用户每天穿着李宁智能跑鞋跑半程马拉松,电池寿命可达一年以上。
防水方面,华米智能芯防水达到IPX7级别,可置于3米深水中30分钟仍正常工作。
同时经过严格的气密性防水测试、振动测试、静态测试、耐汗测试、高温高湿测试、高低温测试、扭矩测试。
华米科技表示,公司在硅谷、北京、合肥等地建立了40余人的专业研发团队,其中博士10余人。
在李宁运动科学实验室的帮助下,经过一年的努力,公司开发的新产品从续航、防水、算法、交互服务、数据等方面都进行了优化。
据悉,李宁智能跑鞋还将采用小米运动APP作为互动平台。
通过“米动步态分析算法”,可以智能判断分析跑步者的步态。
您还可以参加米动云培训计划。
小米运动APP还将打造米动训练中心平台,提供从入门级到马拉松训练的全套训练,并开放专业第三方服务。
李宁能否突破?就在李宁发布智能跑鞋前后,莆田一家鞋业公司成立了新公司,负责智能穿戴项目,母公司成为天使投资人。
构思的新产品线应该是比较丰富的。
除了儿童、老人防丢鞋外,还有需要与其他硬件传感器配合使用的区域安全定位鞋、体感游戏鞋、智能跑鞋、组合式VR眼镜等。
此外,小T智能运动鞋淘宝众筹已结束,已进入发货阶段。
事实上,智能运动鞋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耐克、阿迪达斯此前也推出过类似产品,但实际销量并不好。
据悉,耐克的智能运动鞋是与芯片和鞋子分开销售的,但这些运动鞋和芯片在两年前就被叫停了。
无独有偶,阿迪达斯鞋底放置的芯片也已在多地停售。
据媒体报道,耐克已经搁置了对智能硬件的投资兴趣。
该公司于去年 4 月关闭了 FuelBand 团队,智能手环也在商店中停产。
耐克此举在当时被认为是“明智之举”。
作为一家运动服饰公司,开发硬件产品并不是它的强项。
李宁还表示,智能运动鞋已经出现十多年了。
现在,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运动鞋与移动设备的链接变得更加便捷,使用习惯也会逐渐形成。
这也意味着可穿戴设备已经从早期的眼镜、手表、手环发展到服装领域,产品品类得到极大丰富。
然而,就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而言,虽然前景被看好,但目前的消费大多出于“尝试”。
例如,很多人购买手环后就很难继续佩戴,更不用说二次购买了。
此前,可穿戴设备第一股Fitbit登陆美国纽交所,点燃可穿戴市场的热情。
但回顾上市后的表现发现,其主要支撑还是智能设备领域丰富的产品以及持续多年的销售渠道的建立。
目前,仅依靠单一可穿戴产品很难实现盈利。
受益于通过智慧营销推出智能跑鞋,李宁股价近一周小幅上涨。
李宁公司成立于2007年,2008年在香港上市,公司旗下拥有李宁、双喜、Lotto、AIGLE、Kason、Z-DO等多个品牌,打造篮球、跑步等五个核心品类、羽毛球、训练、运动生活。
公司以经销商为主,采用委外生产。
截至2018年,其拥有3个零售终端,主攻一二线市场,但经营业绩一般。
2000年至2017年,李宁公司业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三年亏损分别为19.8亿元、3.9亿元、7.8亿元,合计超过31亿元。
除了业绩亏损,李宁公司还遭遇库存高企、关店潮等问题。
不过,2019年,公司将智慧运动视为重要发展领域。
除了与华米合作推出智能跑鞋外,还准备在秋冬羽毛球产品订购会上推出首款智能羽毛球拍。
李宁跑步事业部总经理曾翔表示:“李宁智能跑鞋的推出,是公司的转型,是拥抱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重要一步。
‘产品-服务-体验’多维度互动模式将成为李宁不断提升的基础 “消费者口碑和提高市场份额的制胜武器,李宁体育董事长表示,这两款跑鞋之所以采取低价营销策略,是因为。
”主要是受到小米理念的影响,李宁表示,在制作这两款智能跑鞋时,李宁体育设定了三个目标:希望通过专业的装备,激发跑者的运动细胞;为大众跑者提供智能的运动体验;并让大众进入轻松无负担的跑步新生活。
业内人士指出,与李宁目前的品类相比,智能产品尚未成为主流产品。
不过,此次智能跑鞋的定价相对较低,即使不考虑智能因素,在市场上也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该公司还计划今年以较低的销售价格向大众市场推广运动和生活方式产品。
以智能为由进入大众消费市场或许是其最直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