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年的发展,智能穿戴设备似乎逐渐失去了酷感和科技感。
市场上的智能穿戴设备大部分是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
产品定位时尚运动配饰等各个方面,价格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
智能穿戴设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健康穿戴设备和医疗穿戴设备。
健康可穿戴设备是用户用于自我健康管理的设备。
常见产品有智能手表、运动手环等;医疗可穿戴设备允许用户将身体数据反馈给医生,然后医生监控和管理用户的健康状况。
然而,可穿戴设备的类型较少,尤??其是在中国,大多数此类产品仍处于起步阶段。
功能性也有所欠缺。
虽然现阶段的Apple Watch还不能称为“医疗设备”。
首先,它不仅与其定位不符,而且还没有获得FDA认证。
事实上,苹果还是想朝这个方向靠拢。
去年9月的苹果发布会上,苹果与健康应用开发商AirStrip一起发布了医疗应用。
AirStrip应用程序可以直接显示佩戴者的服药频率以及近期是否忘记服药。
它还会像以前一样显示佩戴者的心率和血糖,并且还将这些信息直接同步给您的医生。
另外,当孕妇佩戴Apple Watch时,Airstrip还可以检测到孕妇体内胎儿的心率信息,还可以听到孩子的心跳声。
AirStrip的创始人声称,其应用程序已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目前约有3万名医生在使用。
在医疗可穿戴设备日益普及的推动下,该公司预计今年很可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
库克还声称,苹果将把各种医疗传感器集成到可穿戴设备中,尽管现阶段Apple Watch肯定不会用于医疗用途。
或许这意味着智能穿戴设备的未来趋势将是医疗。
事实上,今年以来移动医疗领域发展迅速。
相关数据显示,全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30.1亿元,同比增长52%。
预计2019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1亿,进入快速发展期。
另外,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可穿戴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11.9亿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23.7亿元。
移动医疗和智能穿戴都拥有可观的市场规模,相互需求。
两者的结合或许会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智慧医疗时代即将到来。
英国、西欧和美国的一些医院已进入早期试验阶段。
可穿戴设备被用于不同的场景,帮助管理帕金森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和其他疾病的患者。
疾病,以及帮助老年人长寿、独居等。
中国也面临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
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将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
用户需求急剧增加。
此外,医疗用户的付费意愿也更高。
可见,医疗级可穿戴设备在全球市场前景广阔。
医疗智能可穿戴设备是可穿戴的未来吗?那么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很少看到它们被使用呢?这些医疗可穿戴设备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可能不知道未来,但参考产品已经出现。
也许我们应该关注不久前结束的CES。
一些智能穿戴设备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吗? ReliefBand:防止孕妇呕吐的神器。
CES 上展出了一款名为 ReliefBand 的自助可穿戴设备,它是经过 FDA 认证的设备。
美国的一些医生甚至将其用作医疗处方。
它不仅跟踪用户。
健康状况,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治疗选择。
ReliefBand 在其工作过程中使用了一种称为神经元调制的技术。
它可以发出特定波形、频率和强度的脉冲信号,通过与用户手腕的接触来刺激人体手腕下方的神经。
这样就可以利用使用者自身的神经兴奋传导系统来阻断恶心的感觉,从而有效减少孕妇的孕吐反应。
此外,由于不需要服用任何药物,ReliefBand还可以有效避免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
temptraq体温贴片也通过了美国FDA认证,temptraq婴儿体温贴片的主要功能是让家长随时掌握孩子的体温。
将TempTraq贴在婴儿皮肤上后,可以在24小时内监测体温。
婴儿的体温受到持续监测。
通过与手机的蓝牙连接,用户可以使用随附的iOS或Android应用程序随时检查婴儿的体温或将数据发送给医生。
通过手机设置,您还可以让应用程序在您的体温超过一定水平时提醒您。
三星智能腰带WELT 事实上,三星在今年的CES上也有一款奇怪的智能可穿戴设备。
它是“WELT”,意思是“健康带”。
不过,这款产品并不是一款完整的医疗可穿戴设备,因为这款产品仍在市场上销售。
在发展阶段,功能与医疗关系并不密切。
只能实现普通智能手环的计步、饮食等数据。
目前其主要功能是测量用户的腰围。
不过,不排除未来三星会在智能腰带上加入更多医疗相关功能。
Inticare便携式心电图智能服装和智能运动服可能大家都听说过,但是你听说过能够拯救生命的智能服装吗?国内一家名为大象医疗的公司,隶属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CES上展示了一款医疗可穿戴设备。
inticare 医疗版的形状像创可贴。
它是一款可全天24小时使用的便携式心电监护仪。
连续心脏监测、一键报警、一键标记等实用功能。
医疗可穿戴设备:距离成功还很远。
虽然医疗可穿戴设备的概念很受欢迎,但目前此类产品并不多,且发展尚未成熟。
更重要的是,它们无法得到专业政府机构的批准。
经过认证的医疗可穿戴设备并不多。
不要低估医疗资格。
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巨大的,就像药品和保健品一样。
该设备是医疗可穿戴设备吗?用户只需检查是否有相关认证即可。
不过,对于医疗可穿戴设备厂商来说,目前这个认证还不是最重要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仍然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事实上,无论是哪种可穿戴设备,准确性一直是这些产品挥之不去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可穿戴产品甚至不具备最基本的准确计步功能,基于计步计算出的步数也不准确。
卡路里等数据如何准确?虽然不准确的数据对于平时运动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坏处,但对于医疗可穿戴设备来说,这些设备记录的数据需要传达给医护人员作为参考,这关系到用户的生命健康。
如果这些数据大量出现Error,这对于用户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