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和科技公司非常喜欢VR和AR,但大多数人不知道它们是什么。
大家的认识可能都来自于电影:《终结者》和《钢铁侠》都展示了AR技术,而《黑客帝国)和《电子世界争霸战》则采用了VR。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很多人对新技术的期待已经被动作片决定了。
更糟糕的是,企业在研发技术的时候,也会制作一些概念视频,几乎和电影一样。
他们展示的技术今天无法实现,短期内也不会实现。
最终,尽管技术本身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公众仍然会对真正的技术感到失望。
大多数电影有一个共同点:人们与不同的设备交互,与模拟世界交互,并且身处模拟世界之中。
未来学家 Ray Kurzweil 预测,类似《黑客帝国》 的 VR 体验将在 20-25 年内出现。
但目前的VR技术更接近HTC Vive的“倾斜刷”体验,更多地依赖于特定物理空间的结构体验。
随着手部追踪、全身触觉反馈、空间映射等功能的发展,未来的VR体验将更接近电影中描绘的虚拟沉浸式体验。
还有一个相当流行的VR概念:我们可以使用眼镜来协作完成VR任务。
在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的书中和电影中,虚拟现实以一种“不太实用”的方式与虚拟系统一起工作。
2017年上映的电影《Sleep Dealer(沉睡杀机)》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不同形式的虚拟协作,不需要人类努力使用VR,也不需要手势控制。
HoloLens技术告诉我们,虚拟协作可以在物理空间中进行,而AltSpaceVR的目标是在虚拟空间内进行协作。
当前的遥控无人机技术、手势控制机器人、共享手势交互技术正在取得进步,《沉睡杀机》电影中反映的反乌托邦情景更加接近现实。
《钢铁侠》向我们描述了主角如何使用AR与虚拟目标进行交互。
托尼·斯塔克开发了 J.A.R.V.I.S,它可以抓住空中的虚拟目标并用手旋转它们。
如何在不戴眼镜的情况下看到虚拟目标并与其进行高级交互?电影里并没有介绍。
全息技术根本不像电影中描述的那么先进。
谷歌、三星等公司正在尝试开发AR隐形眼镜。
至于《少数派报告》中描绘的手势控制技术,它离我们更近了,甚至已经成为了现实。
John Underkoffler 是 《少数派报告》 的顾问,他的公司 Oblong 已经拥有类似的界面,并且已经被用户使用。
为了与虚拟目标交互,HoloLens 使用视野内的手势来指向并单击虚拟界面。
尽管一些公司已经在使用手势来交互和移动虚拟目标(例如Kinect),但要使目标的检测和跟踪与手指的移动同步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在《钢铁侠2》中,AR系统用于创建新元素振金。
现实世界的技术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达到这个水平。
在过去大约 20 年里,《钢铁侠》、《终结者》 和许多其他电影和视频游戏向我们展示了可以显示 AR 内容的 HUD(头戴式显示器)。
谷歌眼镜引入了前瞻性的HUD概念,但这项技术要在设备上使用还需要很多年的时间。
Daqri 等公司正在使用 HUD 技术进行虚拟训练,Skully 正在将 UHD 技术用于摩托车头盔。
汽车制造商正在将 AR 挡风玻璃作为概念集成到汽车中,一些公司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例如 WayRay,它使用车内全息设备以独特的方式投射 AR 信息。
目前的产品虽然可以在HUD上显示静态信息,但无法显示实时目标检测和识别信息。
正如《终结者》所示,这是最大的技术挑战。
目前的目标检测和识别技术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面部检测和识别带来的隐私问题也将阻碍该技术进入现实。
电影中,AR和VR概念丰富多彩,但距离让这些功能成为现实还很遥远。
它们仍处于开发的早期阶段。
为了推广AR和VR技术,科技公司不断使用概念视频和电影来讲述故事,但当真正的技术开始交到品牌和消费者手中时,他们会感到失望。
通过这种方式,一些企业确实可以筹集一些种子资金,达到短期的宣传效果。
如果品牌和消费者的利益不能持续,公司未来的收入和投资就没有保障。
与此同时,一些基于现有现实技术开发产品的公司可能会发现自己被迫处于守势,因为他们的技术看起来比不切实际的概念糟糕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