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外硬件设备和内容供应商开始竞相投资和布局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产业,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布局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产业。
其中特别活跃。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在VR/AR领域累计投资17亿美元,其中近10亿美元来自中国。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VR技术确实取得了一些进展,行业前景较为诱人。
但不可否认的是,硬件设备仍然存在极大降低用户体验的问题,软件和内容的数量和质量也存在重大不足。
VR的快速发展需要整个产业链的成熟。
在此背景下,开发者仍需努力将消费者的好奇心转化为实际需求。
真实资本进军虚拟世界 虚拟现实交互技术的热潮始于2008年,当时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了领先的VR设备制造商Oculus。
Facebook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认为,VR和AR将成为下一代平台,成为人类与计算机交互的新方式,甚至是与整个世界交互的新模式。
这项被扎克伯格称为“梦想成真”的先进技术得到了众多科技巨头的认可和支持。
谷歌、微软、苹果都在VR/AR领域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并积极自主研发。
这推动了VR/AR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化和普及,中国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今年一季度,全球VR/AR领域超过一半的投资来自中国。
例如,被广泛看好的美国AR初创公司Magic Leap在今年2月获得了7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谷歌和阿里巴巴。
与此同时,国内众多VR设备和内容供应商也获得了巨额资本支持。
比如VR硬件设备厂商暴风魔景、蚂蚁视觉、乐享科技等今年就获得了多家公司的后续投资。
VR电影内容提供商兰亭科技也获得数千万天使轮融资。
其中,成立于2011年的宝丰魔镜以14.3亿元的估值位居第一。
依托暴风视频的用户基础和内容视频技术资源,暴风科技在VR/AR领域早早布局,推出了低价热门VR体验硬件暴风魔镜VR一体机,该机融合了智能手机。
与应用软件配合使用,可以体验VR视频、游戏等,在国内VR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暴风科技目前拥有数万注册用户,我们的硬件设备暴风魔镜VR一体机目前已累计销售1万台,预计到年底销量将达到1万台。
今年年底。
”暴风科技产业总监季亚飞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的业务包括VR产业链的硬件、内容、平台等诸多方面,并且还在努力拓展孵化。
目前道路上充满挑战。
有舆论将今年定义为“VR元年”。
对于这一说法,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称所谓“VR元年”的概念已经被提出了很多。
次,但都因为VR技术没有取得实际发展和突破而受到诟病,这次VR真的能在世人的关注中取得突破吗?是因为VR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可以达到很强的现场体验感和影响力,可见VR行业的前景非常诱人,因此风险投资和厂商纷纷涌入。
同时,季亚飞也坦言,目前VR技术的水平在体验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问题,比如沉浸式体验。
由此带来的眩晕感很难彻底解决,而且设备的尺寸、重量、外接线缆和数据线都会大大降低用户体验。
软件和内容的数量和质量也存在重大缺陷。
“这。
这个问题其实与目前VR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成熟度有关。
”季亚飞表示,“事实上,目前的VR技术需要整个产业链的成熟才能够集中发布和开发,而不能仅仅靠个别企业的技术发展来驱动。
比如目前大家都在做一体机VR一体机,对于需要使用的手机的CPU和电池续航都有要求。
如果这些核心部件发展不起来,整个VR产业就发展不好。
发展。
季亚飞表示,目前,暴风魔镜已与高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VR一体机芯片,并与Leap Motion对手势操作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为移动VR提供更好的交互体验。
内容方面,暴风魔镜以自有制作团队为基础,投资了一些影视资源公司,共同开发电影、游戏等相关内容。
北京商务干部管理学院教授赖阳指出,当前国内制造业正处于转型期,传统产业很难找到。
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所以目前大多数企业都认为高科技将成为新的增长点,所以VR/AR技术在中国很受欢迎。
然而,其中所涉及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比如技术本身的成熟需要一定的过程。
而VR/AR技术应用场景对网络整体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要从硬件设施的升级、实际使用效果、产品生产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认真评估效益。
“高热情只是一个概念,但在这个领域创造回报需要一个过程。
”赖阳表示,虽然目前消费市场存在热情,但大多数消费者还处于好奇阶段,这并不意味着未来技术成熟时就真的会为此付出代价。
如何将好奇心转化为需求,需要开发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