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京东方布局可穿戴设备柔性面板

时间:2024-05-22 12:55:18 科技赋能

——京东方A工作人员周三表示,该公司正在研发可穿戴设备,其中包括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柔性面板。

上述京东方A人士还表示,该公司研发的可穿戴设备所采用的柔性面板主要是AMOLED5.5面板。

近日,该公司董事会秘书刘洪峰向本报透露:“今年11月,备受市场广泛关注的京东方鄂尔多斯5.5代AMOLED生产线即将投产,设计产能每月生产 54,000 块玻璃基板。

”同时,该公司周三在Panorama互动平台上发布公告称,公司高度重视可穿戴技术,对其发展带动的显示面板需求充满信心。

结合自身优势,安排了相关技术团队负责可穿戴设备的研究。

Displaysearch的一位分析师表示:“从全球角度来看,AMOLED小尺寸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这取决于制造商。

三星Galaxy系列全部采用AMOLED技术,销量超过5000万部。

三星AMOLED全球市场份额超过9”但其他AMOLED厂商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

”他补充道。

国内一些企业也开始涉足,但技术挑战比TFT更大。

业内人士认为:“可穿戴设备是趋势,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谷歌眼镜价格昂贵,电池续航时间不足半小时。

”“全球可穿戴手表和眼镜加起来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京东方鄂尔多斯一条生产线的产能水平。

”他补充道。

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可穿戴技术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项创新技术。

该技术可用于将多媒体、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到人们的服装中,并可支持手势、眼动操作等多种交互方式。

从三星智能手表“GEAR”的商标申请,到受到广泛关注的“Google Glass”的推出,再到苹果“iWatch”相关专利的频繁曝光,“可穿戴设备”的概念已经蓄势待发。

IT巨头的介入。

受到关注。

随着可穿戴设备逐渐成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最新的市场热点,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涉足这一领域。

随着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逐步崛起,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也将迎来快速增长,中国市场将逐渐成为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核心。

2018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各类设备出货量达到1万台,市场规模达到6.1亿元。

预计到2020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突破1万台,市场规模将达到9000万元。

随着传统电脑逐渐淡出市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很可能面临同样的未来,转型将成为厂商解决这一“危机论”的重要方向。

可穿戴设备的广阔前景无疑让厂商看到了这个方向。

据美国信息咨询公司HIS预测,今年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1万至1.7亿件。

瑞士信贷预测,未来2至3年内,可穿戴设备技术市场将从目前的30亿美元至50亿美元增长至1亿美元至1亿美元。

然而,目前的各种产品距离大众用户的生活还很遥远。

尤其是在产品硬件、应用服务、用户接受度三大方面还存在不少关键问题。

这些都将直接影响我国可穿戴设备未来的发展。

普遍的。

当前,信息社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

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呈现融合发展趋势,产业链垂直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

智能终端作为信息交互的客户端载体,是网络的主要入口,已成为国际IT巨头在融合产业背景下整合自身资源、争夺用户、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对于平台级企业来说,终端产品已经成为其业务版图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微软收购诺基亚、苹果加强终端产品体系建设和终端产品线延伸、Facebook计划推出自有品牌终端产品等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因此,未来,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用户规模的大规模增长,智能穿戴设备将继续在智能终端市场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最重要的网络入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