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聚焦】浅析VR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时间:2024-05-22 12:42:03 科技赋能

当代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生活是人最重要的老师。

人一生最重要的教育不是课本上的知识。

课本上的知识都是二手的。

你无法亲身体验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喜悦。

你只能记录一个无聊的约会。

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从来不是讲台前的老师。

学校老师只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

我们被动接受,不断做题,却很少有机会去思考我们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

乍一看,杜威说的是对的,但他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一个人的经历决定了他的知识和视野,也决定了他能达到的高度和广度。

每个人的思维都局限于自己的年龄、教育、信仰、环境以及周围的人,形成了无形的玻璃天花板。

生活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但看电影、读书、旅行所能提供的思想突破却非常有限。

我们相信VR教育将会带来巨大的改变,因为VR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可以让我们突破时间、空间、体验、种族、信仰的天花板,给我们一个新的高度和可能性,让我们理解目前的情况。

对生活有新的反思。

一、VR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用VR学习如何驾驶挖掘机,用VR学习人体结构,用VR做虚拟实验,用VR观看公开课。

VR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噱头,但说到应用,却显得大材小用。

如今的VR教育,别说颠覆传统教育,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

根本问题在于,很多创业者只是想把过去教育方式的旧酒装进VR的新酒瓶里。

VR在教育中的真正价值不是“美化”它,而是彻底改变过去的学习模式。

斯坦福大学虚拟现实与人类互动实验室(VHIL)利用VR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实验。

其中一项实验邀请了一群大学生志愿者佩戴VR设备体验亚马逊丛林中的人类砍伐森林。

实验结束最后,一杯水泼在了志愿者面前。

结果,参与实验的人在擦桌子时使用的卫生纸比普通人少。

看来,经历了虚拟伐木之后,志愿者们更加懂得了保护环境。

科学家们又进行了一项关于种族歧视的VR实验,让实验对象体验到黑人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不公平待遇,以及追求同样的事情需要付出的额外努力。

实验结束后,种族主义者立即改变了对黑人的印象,开始重新思考人权的意义。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empathy,通俗地讲就是“同理心”,就是能够理解别人的情绪和想法,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当代社会的大量矛盾,比如环保、腐败、歧视等,根源在于我们无法像《你的名字》那样与另一个人交换观点和生活。

VR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让学生看到3D版的孔子讲《论语》。

它的价值在于让学生“成为孔子”,体验他的人生,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VR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让学生更容易获得高分,而是防止他们成为无知、狭隘、自私的人。

我们看到VR教育的巨大机会在于学习模式的革命,颠覆了过去学校“说教+服从”的教育,取而代之的是“体验+反思”的教育。

第二,技术创新带来的社会创新。

作为投资者,有时我们自己也会反思,我们对创新和技术发明的追求往往是盲目的。

尽管科学技术不断推动社会进步,但历史的车轮却不断重复前人所犯的错误。

尽管互联网连接了每个人,但社会不同群体却日益分化。

以教育为例,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永远不如让学生自己绊倒。

但失败的代价往往太高。

当学生们跌倒完毕时,他们的人生可能已经过去了一半。

当代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生活是人最重要的老师。

然而,生活并不是一位很好的老师。

他上课总是迟到,对犯错误的学生惩罚也很严厉。

年轻人潜力无限,但缺乏经验和智慧。

虽然他们有经验、有智慧,但他们已经不年轻了,不能有多大作为。

更可悲的是,有太多的人一生始终不明白,自己从来没有走出过每天简单轮回的恶性循环,从来没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审视自己的生活。

VR教育可以给年轻人带来一台“月光宝盒式时光机”,提供无数次ctrl+z提现的可能,提供“如果我选择了这条路,会不会是另一个未来?”的可能。

,提供了一种“失去时要学会珍惜”的先见之明。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受到年龄、文化、教育、经历、环境等无形天花板的限制。

我们希望帮助VR教育创业者打破这个无形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