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苹果智能手表出现以来,关于它的新闻就一直在网络上流传。
时间、续航、屏幕、操作等成为讨论的焦点。
今天一早,消费者终于看到了 Apple Watch 的真面目,Apple Watch 是否能够颠覆智能手机,成为了业界的热门话题。
我们来看看它的现场体验和图片吧!苹果今天在美国旧金山第二次发布了 Apple Watch。
事实上,它早在去年 9 月就随 iPhone 6 正式发布,但当时 Apple Watch 发布作为“占位符”的意义更加明显。
只有部分Apple Watch向出席发布会的媒体展示,并且只能由工作人员拿着向观众展示,不能随意把玩。
近半年后,苹果再次召开Apple Watch发布会。
CEO库克公布了其功能细节、上市时间和价格信息。
外观&手感:Apple Watch刚发布的时候,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人在直播中都惊呼“居然是方形的!”。
手表内部零件的运行轨迹是圆形的,因此大多数手表很容易使用圆形表盘。
方形手表或许会引发人们对小屏幕塑料电子表的想象。
苹果采用方形设计,据报道是因为设计总监乔纳森认为方形屏幕更容易阅读列表式通知;这种设计也有其渊源——Apple Watch 的最终造型源自 2000 年的卡地亚 Santos 腕表系列,这或许有助于苹果证明,高端腕表也有方形造型。
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手表已经不再需要遵循圈子的规则了。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问了十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用户“你喜欢圆形手表还是方形手表?”结果是 % 的用户更喜欢圆形手表。
从外观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理念的根深蒂固。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表示不喜欢方形 Apple Watch 的人都是只看过渲染图的用户。
很多时候,效果图和真机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体验环节,当我把真机拿在手里时,它比想象中的要小一些。
我以为42mm的型号是38mm,直到教练提醒我才发现不是。
金属的质感会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它的每一个边缘都打磨得极其精细,甚至比我想象的还要好,因为面积小,蓝宝石玻璃的弧度比iPhone 6上更明显,而且圆角长方形的手表拿在手上感觉就像是一条弧线。
金属机身虽然冰冷,但触感却很柔软。
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们对方形手表的歧视。
屏幕:发布会上并未公布两款产品的屏幕尺寸和分辨率。
根据网上流传的应用开发数据(并非苹果官方数据),38mm 和 42mm Apple Watch 的屏幕分辨率不同。
38mm机型的屏幕分辨率为x像素,42mm机型的屏幕分辨率为x像素;屏幕尺寸为1.33英寸和1.53英寸。
根据这些计算两者的像素密度,都是ppi,和很多年前的iPhone 4是一样的,已经可以证明它的性能了。
我长期使用的Moto的像素密度只有ppi。
虽然颗粒感很明显,但还没有达到不可接受的程度。
手表的观看距离与手机差不多,但由于屏幕尺寸和自身定位的原因,你只会偶尔扫一眼,而不会长时间盯着它看。
发布会上,即使近距离凝视,也不会出现明显的颗粒感。
详细程度足以满足需求。
操作:无论42毫米还是38毫米型号,这么小的触摸屏操作起来都不方便。
苹果无法改变这一点,但他们在屏幕上增加了一个操作维度:力感应,这是其他竞争对手所没有的。
该功能也是Apple Watch的杀手级功能之一,可以根据不同的压力产生不同的交互功能。
但可能应用还不够,现场也没有演示。
除了屏幕之外,苹果还为 Apple Watch 添加了物理按钮,即左侧的“数字表冠”。
索尼和飞利浦在黑白手机时代也有类似的设备,可以通过转动和点击来进行不同的交互操作。
苹果解释说,添加它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这么小的屏幕上很难进行捏合缩放,并且它提高了 Apple Watch 的易用性。
触摸和点击听起来很复杂?现场体验完全没有这个。
数码表冠的旋转非常流畅。
只需一根手指即可滑动翻页或放大。
点击操作与home键的功能类似。
在数码表冠的下方,还有一个长长的按钮,点击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好友,并使用数码表冠进行通话等操作;双击它以激活 Apple Pay。
苹果把支付功能从手机发展到了手表。
显然,戴在手腕上比拿出手机更容易。
除了物理按钮控制之外,别忘了Apple Watch还有Apple自己的语音助手Siri。
虽然这是解决小屏幕操作困难的最好办法,但人们似乎不太喜欢语音操作。
想一想您已经有多久没有在 iPhone 上使用 Siri 了。
功能点:Apple Watch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两类:iPhone功能的扩展,以及手表本身的独特功能。
当 Apple Watch 连接到 iPhone 时,它??就成为手机通知栏的延伸。
在WatchKit下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集成“Glance”功能——简而言之,这是一种专用于Apple Watch的通知方式。
它继承了iPhone上的通知栏功能,但又有所不同。
您看到收到的每条信息都是全屏的,例如天气或其他通知。
在手表蓝宝石玻璃上左右滑动会显示不同的信息,上下滑动可以进入不同的功能项。
滑动操作方式适合手表等小屏幕产品。
它的概念让人想起多年前的诺基亚 N9。
除了通知之外,Apple Watch 还可以进行地图导航、音乐控制、远程摄像头控制、设置开启或关闭飞行模式等,此时它更像是手腕上的通知栏。
还有一类功能是 iPhone 上从未出现过的,比如与两块手表交互、画一朵花、或者向对方发送你的心跳。
想出这个想法的人真是天才,而基于技术的浪漫做法将抹去其作为电子电子产品的属性,从而增加附加值。
而且很明显,这一功能将有助于苹果销售更多 Apple Watch。
Apple Watch 需要与 iPhone(iPhone 5 或更高版本、iOS 8.2 或更高版本)配合使用,因为几乎所有应用计算部分都在手机上。
可以说,安装在Apple Watch上的应用程序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只是手腕上的iPhone版本。
终端的特殊显示形式,与前两代Samsung Gear相同。
如何选择:苹果从来没有赋予一款产品如此多的个性化选项。
Apple Watch 有两种不同尺寸(38 和 42 毫米)和三种材质(不锈钢、铝合金、18K 金,每种材质都有两种颜色),以及六种不同款式的表带,每种表带都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从中选择。
如果将它们混合搭配,可以创建更多组合。
从最基本的美元款(不含税,约人民币0.00元)到最高端的9.00美元(约人民币0.00元),Apple Watch开辟了一个巨大的跨度,给了更多人选择。
价格公布时,当我看到Apple Watch EDITION售价超过1万美元时,旁边的外国同事不禁惊呼:“哦!”它是一个高端的标志,可以让人们一下子就区分出Apple Watch,并将其形象提升。
但存在一个矛盾,电子产品的定期更新频率是一年或两年。
对于美元或更昂贵的型号来说,此频率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1万美元的Apple Watch来说,EDITION显然属于奢侈品范畴,如果这样更新的话,显然不利于其定位。
苹果公司相关人士认为,购买EDITION版本的人会同时认可苹果产品的科技属性和时尚属性。
但如何保持“电子产品”和“奢侈品”之间的平衡,还需要看苹果的后续动作。
这些不同版本手表的硬件配置和功能是相同的,但外壳、表带材质和包装有所不同。
运动版是一个长盒子,表带打开放在里面,MagSafe充电线和吸盘分离,充电器与中国iPhone版不同。
相同;其他版本是方形盒子。
EDITION 盒子本身就是一个充电器。
Lightning数据线可插入皮盒背面,直接为手表充电。
电量:库克在发布会上只谈到了这款手表的18小时续航,但没有公布高强度使用下能坚持多久;每天充电一次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它没有充电口,采用圆盘状MagSafe吸盘进行充电。
由于尚未正式使用,无法得知其实际使用时间。
但我们猜不会太久。
多年来,电池一直是消费电子产品的瓶颈。
总结:Apple Watch 与之前所有苹果产品不同。
它具有特殊的定位并创造了新的产品类别。
正如苹果自己的广告所说,它是最贴近人们身体的产品,不需要像手机或电脑那样放在口袋里或放在桌子上。
现阶段,人们购买智能手表大多是因为新奇而不是必需。
这使得它们离我们如此之近,却又如此遥远。
整个行业看似火热,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一家厂商是领头羊。
在智能手表领域,苹果并不是第一家。
在此之前,谷歌已经发布了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Android Wear系统,并拥有Moto等明星产品。
三星还推出了多款基于Android Wear或Tizen的机型。
系统智能电表。
但智能手表仍然只是手机的配件或者极客们的玩具,受众群体有限。
苹果希望通过 Apple Watch 改变这一现状。
从宣传定位来看,要么被印在《VOGUE》的内页,要么被周迅老公高圣远带上《男士健康》等知名时尚、健康杂志的封面。
苹果正试图以“时尚”为引领,将疲弱需求转变为强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