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Oculus Rift VR 眼镜背后的人!他从小就开始研究VR

时间:2024-05-22 12:28:44 科技赋能

如果扎克伯格是迄今为止地球上最成功的80后,那么他的收购对象,虚拟现实第一品牌Oculus的创始人Palmer Luckey就可以了被评价为地球上最成功的90后。

今年3月,Facebook宣布将以至多20亿美元收购鲜为人知的VR产品制造商Oculus,其中包括4亿美元现金和价值16亿美元的1万股普通股。

截至2019年4月6日,Facebook股价已上涨至0.11美元,股票总价值达到约26亿美元。

我从小就开始研究VR产品。

我15岁就创办了一个行业论坛,2008年通过众筹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和公司,14个月后被收购。

历时4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毫无疑问,Luckey是典型的“硅谷创业传奇”。

Palmer Luckey的众筹之路有着非常传奇的经历。

他不仅从小就喜欢游戏机,还研究过虚拟现实头盔、头戴式显示器等非常冷门的小玩意。

虚拟现实的概念于2007年开始萌芽,并首先应用于军事和工业制造领域。

后来也生产了一些头戴式显示器产品,包括索尼、任天堂、英特尔等公司,但基本没有成型。

在深入研究了他收藏的 56 件绝版头戴式显示器后,Luckey 发现市场上从未有过的头盔或眼镜能够满足他的需求和技术能力。

因此,他决定是时候制作自己的产品了。

2016年,Luckey找到了美国最受欢迎的众筹网站Kickstarter,准备在这里筹集资金来开发自己的Oculus耳机。

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最终筹集到的金额为10,000美元。

这个数字最终成为年度破纪录的 Kickstarter 项目。

后来,一些风险投资也参与其中,但可以看出,如果没有这些热情的众筹参与者,Luckey 的 Oculus 项目很难顺利运作。

直到2020年10月,瑞幸产品首款消费级虚拟现实产品即将发布时,他还在平台上给支持者发了一封邮件,称在2019年的众筹活动中,任何支持超过10万美元的支持者都将被您将免费收到 Kickstarter 独家 Rift CV1 耳机。

虽然后期 Facebook 令人震惊的 20 亿美元收购 Oculus 引起了部分众筹参与者的不满,但由于本次众筹是“基于奖励”而非股权众筹,Luckey 的出售计划并没有遇到太多障碍。

热潮来了。

拉基做出投奔扎克伯格的决定一年后,虚拟现实的热潮席卷了全球,也席卷了中国。

从下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熟悉AR、VR等原本陌生的字母组合。

虚拟现实产品在创业圈和投资圈处处被热议。

手握热钱的投资者正在疯狂寻找与万物虚拟现实相关的业务。

几大巨头也开始积极谋划,通过投资、并购、孵化等方式,进入这个据称价值数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

许多技术领袖表示,虚拟现实将成为继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之后的又一技术。

一个基本的计算平台。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涌入这个行业的玩家都能赚到很多钱。

截至目前,超大型企业在该行业的布局非常密集,留给中小企业和不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的空间所剩无几。

HoloLens是微软的全息眼镜产品,专注于增强现实。

它已经发布了面向开发者和企业用户的版本。

微软对这款产品寄予厚望。

在手机领域一直表现不理想的HTC,也很早就开始布局虚拟现实行业,希望通过VIVE产品扭亏为盈。

三星开发了GEAR VR,希望这款设备能够与手机产品完美融合;谷歌和阿里巴巴投资了神秘的全息成像公司Magic Leap。

从来没有一条“赛道”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拥有如此多强大而庞大的竞争对手。

《无限未来》知名导演卡梅隆曾透露,他体验过Oculus Rift,但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娱乐行业的发展潜力并不是很感兴趣,并评价“说实话,这很无聊”。

”帕尔默·拉基回应道:“他错了。

” Lucky说,“你所要做的就是尝试一下虚拟现实,你就会明白它超出了你所能做到的一切。

”显然,Lucky对虚拟现实的感情比任何人都强烈得多。

从目前虚拟现实的发展阶段来看,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包括硬件价格高、眩晕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分辨率和清晰度仍然不是很好等。

但对于一个长期蛰伏的新兴产业来说,虚拟现实在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和1970年代的第一波发展浪潮后能够走出低谷是非常罕见的。

Luckey 回忆道,当扎克伯格于 2016 年 3 月参观 Oculus VR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欧文市的办公室时,他最初并不打算出售该公司。

但几周之内,他接受了扎克伯格超过 20 亿美元的报价,因为资本可以重振一项几十年来一直在死亡边缘摇摇欲坠的技术。

“它(虚拟现实技术)几乎消亡了,”拉基说。

“我们让它起死回生。

但我不一定是这个行业最好的,但我只是少数坚持下来的人之一。

”尽管Rift消费者版的推出经历了几经波折,但近两年来,大量的内容产品开始围绕Oculus硬件产品聚集,包括游戏、电影、直播等。

当配套的内容产业链足够长、产品足够多的时候,VR眼镜作为硬件自然会越来越便宜,会像当年的手机一样加速走进千家万户。

届时,人们也会像比尔·盖茨出生于1970年代、扎克伯格出生于80年代一样谈论2990年代后的帕尔默·拉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