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原本平凡普通的产品一旦被赋予“人工智能”基因,就变得神奇起来。
比如扫地机器人刚出现时就采用了超声波避障技术。
虽然它们可以自主清扫,但清扫能力和智能程度都比较低。
如今,无论是传统扫地机器人厂商还是互联网品牌都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扫地机器人“赋能”,推出自己的扫地机器人产品。
对于消费者来说,面对形态各异、价格各异的扫地机器人产品,该如何选择呢?近日,IT互动网站中关村在线家电频道对市场上最畅销的9款扫地机器人产品进行了评测。
全面审查。
本次评测涵盖外观、厚度、噪音、越野、缠绕、吸力、钢吸、过滤、覆盖、APP、边角清洁、全方位清洁等12个维度,帮助消费者全面了解扫地机器人并选择它。
购买满足您需求的优质产品。
此次中关村在线评测的九款产品分别是:iRobot Roomba、Dyson Eye、Fina TF-D60、Formate X60、小米米家第一代扫地机器人、S6扫地机器人、普桑尼克T、ILIFE X、魏博士T。
范围从万元到万元,国内品牌、国外品牌、传统品牌、互联网品牌都有涉及。
从扫地机器人的外观来看,高端产品iRobot Roomba和Dyson Eye都展现了细致、精良的制造工艺;以小米、小米、普桑尼克为代表的主流扫地机器人在外观设计上各有优势,各有各品牌的特点。
,与两款高价产品相比,毫不逊色;价格相对实惠的卫博士,与其他主流扫地机器人的价格相差近10倍。
产品做工粗糙,几乎没有设计感。
每个消费者都有不同的审美眼光和偏好。
因此,在选购扫地机器人时,外观不能作为判断扫地机器人好坏的标准。
在中关村在线对扫地机器人的评测中,“扫地机器人能否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清洁家居”成为重点考察项目。
为此,本次评测从五个方面对9款扫地机器人进行了严格的“拷问”,如下图所示: 前面提到,现在的扫地机器人产品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比早期的扫地机器人产品更加智能。
。
与其他产品相比,有显着的提高。
规划能力是扫地机器人智能程度最直接的体现。
本次评测进行的第一个测试是“覆盖率测试”。
覆盖测试可以直观地观察每个扫地机器人在整个清洁过程中的路径方向、障碍物识别能力、规划能力等。
通过摄像头光绘+视频路径录制的方式,在同一区域对九台扫地机器人进行了测试。
考虑到数据差异,选取两次测试中的最佳值作为测试结果。
从测试结果来看,弓形运行路线的扫地机器人覆盖率为%,在9款产品中排名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iRobot Roomba的操作路径是双重覆盖的(水平和垂直两个弧形扫掠)。
理论上来说,清洁效果应该是最好的产品,但覆盖率达97%,而且清洁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
评测的9款扫地机器人产品中,除了扫地机器人外,其他采用弧形规划清扫的产品还包括小米、菲娜TF-D60、普桑尼克T、ILIFE X、iRobot Roomba等。
然而,清洁覆盖率差异很大。
ILIFE X的覆盖率最低,仅高于使用随机扫描的魏博士。
高端产品戴森采用锯齿形清洁,不覆盖窗帘下边缘,覆盖率高达91%。
iRobot Roomba 戴森 Eye Fina TF-D60 Fumart X60 小米米家扫地机器人一代 Pusannik TILIFE 清洁率是前提,两者相辅相成。
由此看来,中关村在线此次在9款扫地机器人的覆盖和清扫测试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并非没有道理。
中关村在线在发起本次九款扫地机器人评测之前,进行了一份题为“《有奖调查:说说你对扫地机器人的看法?》”的问卷调查。
截至8月10日12时,共有网友填写了这份调查问卷。
在问卷中,在“参加横评的9款扫地机器人中,您最看好哪一款?”的问题下方,扫地机器人获得了36.26%的支持率,排名第一。
从本次覆盖测试的结果来看,扫地机器人之所以能获得消费者如此高的支持率,与其优秀的产品性能密切相关。
另外,该扫地机器人售价为1万元。
在评测的9款热门扫地扫地产品中,除去平价产品卫博士,它是主流扫地机器人产品中最便宜、性价比最高的。
相信看完中关村在线的这篇扫地机器人评测,消费者应该对扫地机器人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在购买产品时,他们可以根据评论的内容和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为自己添加一个得力的家庭成员。
清洁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