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优秀可穿戴设备4大原理详解

时间:2024-05-22 11:39:49 科技赋能

智能手表之所以没有普及,很多人将问题归咎于设计不够时尚,但这种说法并不全面。

因为对于这类产品来说,软件体验也至关重要,而目前的智能手表体验却差强人意。

那么如何设计一个足够吸引人的智能手表UI呢?知名科技媒体《连线》(Wired)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优秀可穿戴设备的4个基本原则1.扫描,而不是凝视:智能手表不应该总是要求注意力,尤其是来自用户眼睛的注意力。

用户的视线只能在智能手表上停留几秒钟。

如果超过这个数,那就和使用智能手机没有什么区别了。

2、单一交互、多种显示:智能手表应该主要提供信息和提醒显示,而不是带来丰富的交互元素,即必须显示大量被动消化的信息。

3、速度重于精度:消费类智能手表应该变得灵活、有趣,成为用户的即时伴侣。

也就是说,他们应该提供大量可忽略的建议,而不是像当前的预测服务那样花费更长的时间来提供更准确的建议。

4、通过幻觉测试:智能手表可以被认为是前卫的设备,但它们不能像蓝牙耳机一样阻止用户区分手机上的声音和周围环境的声音。

  语音 自从苹果发布 Siri 以来,外界一直期待语音控制成为下一个大事件。

考虑到智能手表没有空间显示虚拟键盘,许多人认为语音将是与智能手表交互的理想方式。

但实际上,这是一条死胡同。

语音准确率很低,并且依赖于相对安静的环境(这显然排除了任何公共场所,违背了可穿戴设备的基本理念)。

这意味着用户需要仔细地盯着屏幕并重复他们的命令,这违背了上面四个基本原则中的前三个。

手势 与语音相比,手势控制是控制智能手表更理想的方式。

遥控、点击、扭转和翻转等手势非常适合清除通知、跳过消息或歌曲,或者确认或取消操作。

手势控制也符合四个基本原则中的前三个:它是一种扫描式交互控制方式,注重信息的快速显示。

这些手势只是细微的动作,毫无问题地通过幻觉测试。

  情境响应 大数据在过去几年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它能够根据情境个性化信息和活动。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您可以在 iOS 上设置提醒,以便您回家后检查电子邮件。

上下文响应是面向用户的,根据您当前的位置、心情、活动、偏好和身体分析重新排列信息并触发事件。

上下文信息的设计可以满足前三个基本原则。

由于它只为用户提供当前可行的选择,因此不存在错觉问题。

在一场无人领先的竞赛中,智能手表可能终于在 2020 年迎来转机。

谷歌已经展示了其 Android Wear 平台,苹果也可能随时推出自己的 iWatch。

尽管机会非常明确,但还没有人弄清楚如何才能成功。

笔者认为,手势加情境响应将是这个市场的制胜之道,只有将用户界面和使用方式(健康、移动支付、后PC个人生产力)结合起来,真正的机会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