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如何摆脱可穿戴设备的“痒”?

时间:2024-05-22 11:19:13 科技赋能

说到可穿戴设备,很多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就是电脑从手机变成了眼镜、手表、手环,给大家带来了新鲜的、颠覆性的智能体验。

然而,最初的新鲜感过后,随着越来越亲密的接触,很多消费者不禁发现,这些看似“高端”的可穿戴设备也存在着一些尴尬的缺点,这给很多人带来了“心痒痒”的高科技。

过敏、头痛——都是科技惹的祸?可穿戴设备的尺寸越来越小,似乎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事实上,它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可穿戴设备离人体越近,健康意义就变得非常重要。

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目前市场上不少可穿戴设备都标榜“健康品牌”。

当佩戴在身上时,白天将跟踪用户的运动范围,晚上将跟踪睡眠的持续时间和质量。

然而,这些时刻监控用户健康状况的智能设备却意外地给一些用户带来了不健康的体验。

家住北京天宁寺的秦琪先生是一位可穿戴设备的“爱好者”。

早在智能手表刚问世时,秦先生就立即托朋友从国外购买了一款。

“爱不释手这个成语我深有体会。

”秦先生开玩笑地说。

然而,随着最近北京的天气进入,秦先生的手腕似乎“喘不过气来”。

秦先生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智能手表准确记录我的运动轨迹,我几乎每天都会佩戴8个小时以上。

最近天气闷热,我总是感觉手腕发痒。

每次当我摘下手表时,手腕上的皮肤就会变红,这让我很害怕。

”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

”事实上,秦先生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近期,多家媒体曝光了可穿戴设备过敏的问题,不少消费者在社交网站上分享了“受伤”的照片,出现皮疹、红肿等情况。

据《法制晚报》援引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一位名叫Pola Ceruti的美国用户告诉媒体,在佩戴Apple Watch大约一个小时后,她开始感觉到手腕上有东西灼烧感。

她以为自己把 Apple Watch Sport 表带绑得太紧了,所以把表带松开,腾出更多空间,但当晚她回到家,摘下手表,发现手表覆盖的地方出现了水泡,而且Apple Watch当时已经很火了,所以她在社交网站上吐槽了一番,并附上了照片。

报道称,当切鲁蒂向苹果报告此事时,苹果没有提供任何帮助或回应。

据记者了解,除了智能手表之外,不少可穿戴设备用户也遇到了类似的困境。

早在今年10月,谷歌推出第二代谷歌眼镜时,就有不少消费者在网上抱怨称,佩戴该眼镜的第一周就感到头疼。

去年早些时候,流行的Fitbit Force运动手环被曝出皮肤过敏问题。

在Fitit论坛上,有用户指出,他们在佩戴该产品后出现了皮肤过敏的情况。

仅此一条帖子就有数百条评论,直接导致Fitbit无条件召回Force手环并向用户全额退款。

企业——佩戴方式很有讲究。

对于媒体曝光的过敏问题,不少制造企业似乎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

日前,苹果公司在官网发布声明回应了这一问题。

苹果公司表示,“佩戴方式不当”也可能导致皮肤过敏。

如果带子太紧,可能会刺激皮肤;如果太松,可能会导致皮肤摩擦。

苹果写道:“为了获得最佳效果,请将 Apple Watch 的背面与皮肤接触,以便手腕检测、线性执行器和心率传感器等配件可以正常工作。

正确佩戴 Apple Watch——不要太紧、不要太紧、不要太紧。

宽松,为您的皮肤提供足够的呼吸空间,因此舒适且传感器可以发挥最佳作用。

也许您想在锻炼时紧紧佩戴 Apple Watch,然后松开。

仅当 Apple Watch 面向手腕正面时,传感器才会工作。

”Fitbit首席执行官James Park也在给媒体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承认Force表带的设计存在缺陷,但手腕引起的过敏反应会持续很长时间。

接触珠宝或其他可穿戴设备的情况也并不罕见,根据我们咨询的皮肤科医生的说法,刺激可能是由于皮肤上的汗水、水或肥皂与设备接触所致,”詹姆斯·帕克还建议所有智能手机。

要求腕带保持良好卫生的同时,还要确保佩戴宽松,并时不时让手腕休息一下。

此外,针对智能眼镜对眼睛造成的问题。

疲劳和头痛,谷歌还表示禁止13岁以下儿童使用,以免损害视力,还建议接受过激光视力矫正的人在使用前咨询眼科医生。

专家解读——酸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事实上,除了消费者佩戴方式不当导致过敏反应外,智能手表、手环的材质也可能是导致用户手腕红肿发痒的“罪魁祸首”之一。

苹果表示,它对 Apple Watch 进行了多次评估,包括数千次材料成分测试、数千次贴合测试、数百次毒理学评估以及经过认证的皮肤科医生的评论。

观点。

为了提醒用户可能出现的过敏现象,苹果特别介绍了 Apple Watch 表带所使用的材料:镍和甲基丙烯酸酯。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徐良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智能手表会导致佩戴者手腕烧伤甚至起水泡,这可以算是一种夸张的过敏现象。

徐良华表示,表带材料中含有的酸等物质会对少数人造成过敏,但这些物质与人体接触时,可以释放出极微量的过敏物质。

过敏反应有皮疹等,皮肤烧伤、起水泡是非常严重的反应。

徐良华提醒,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尽快避免表带与皮肤接触过紧,或者立即停止佩戴。

链接:智能手环 如何选择智能手环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但是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智能手环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查看各种网页上的弹出窗口 作为消费者,您可能已准备好采取行动。

千元的价格其实并不便宜。

这可能只是一次头脑发热的冲动购买。

适不适合,相信很多人都没有答案。

所谓睡眠管理,智能监测能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款好的智能手环必须能够尽可能快速准确的反映我们的生活或者运动状态,否则最多只是一个装饰品。

对此,有专家列出了以下注意事项,告诉消费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智能手环。

材质是否环保、抗过敏。

无论手环是否智能,消费者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健康问题。

如果需要一直佩戴的东西直接导致过敏甚至身体不适,那就没必要买了。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去实体店亲自佩戴,闻一闻手环是否有刺鼻的气味。

如果您在网上购买后发现手环有异味或佩戴部位出现皮疹,请尽快联系我们。

退货或换货。

身体健康是前提。

事实上,这也是很多消费者容易忽视的问题。

佩戴起来是否轻便舒适?现在市场上各种手链鱼龙混杂,各种造型让人眼花缭乱。

不过,我们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智能手环毕竟只是我们运动生活中的一个助手,并不能成为一种负担。

如果手环戴在手上感觉很重,在跑步或其他运动时会感觉很不舒服、不方便。

另外,手环应采用透气材料制成。

否则,夏天出汗时如果没有良好的透气性,就无法有良好的穿着体验。

运动健康数据准确吗?通过内部振动器和陀螺仪,智能手环可以准确测量每日步数、跑步距离、消耗卡路里、睡眠时长等数据。

它还可以测量日常运动习惯,根据平时跑步或步行的习惯,可以获得相对精确的数据。

如果手环APP反映的数据与这个数据相符90%以上,那么这款手环就值得购买。

数据同步是否快捷方便?事实上,大多数消费者使用智能手环,首先是为了检测日常数据,其次是通过这些数据来制定良好的锻炼习惯。

因此,能够将这些数据及时地展示在移动终端上就显得非常重要。

有必要。

现在很多手环都可以第一时间同步数据。

因此手环是否具备低功耗蓝牙4.0传输或者其他数据传输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否则的话,如果每天拿出数据线进行有线传输,那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