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追溯可穿戴设备早期发展的里程碑式研究成果

时间:2024-05-22 10:54:15 科技赋能

多年来以可穿戴为主题的SCI文章搜索量非常多。

虽然不能保证它们都与智能可穿戴设备一致,但显示了其研究的强劲势头。

换个可穿戴的标题再搜索,也有文章了。

如今市场上的可穿戴电子产品不可能凭空出现。

它们都是基于这些大量的研究。

当然,这些研究将会继续下去。

可穿戴船一旦启动,就无法停止。

为了更具有相关性,我们换了关键词,在SCI上检索了多年有关智能穿戴*这一主题的文献,数量不少。

找一些特别符合的,用智能穿戴*作为标题搜索,有53篇。

可见,智能穿戴已经成为当前的潮流和潮流,而这种需求正在拉动着科研的发展。

各个学术研究小组正在研究这项可能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发明。

我们筛选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研究,发现一些可穿戴设备或者概念很早就被提出了。

早在2007年,Starner T就提出了一种由人体供电的可穿戴计算机,利用用户日常操作所消耗的能量来发电,从而消除了电池的障碍,通过腿部运动等方法,例如通过产生呼吸和呼吸等方式来发电。

血压。

次年,他的团队开发出一款可识别手语的可穿戴智能计算机,研究发现其准确率高达98%。

这篇论文被多次引用,可见影响之深远。

此前,已有可穿戴式人工内分泌胰腺和针状葡萄糖传感器。

这篇文档被引用了很多,相信对糖尿病患者会有很大的帮助。

2016年,Park, S发表了一篇名为《通过可穿戴技术提高生活质量》的论文。

他提出了一款智能衬衫,其功能可以在下图中清楚地体现出来。

它的主要优点是它提供了一种非常系统的方法来以不引人注目的方式监测一个人的生命体征。

同样在 2018 年,Asada 和 HH 团队生产了一款可穿戴环生物传感器。

无论您身在何处,都可以进行移动、持续的健康监测。

最原始的戒指模型如下图所示。

今年,Anliker U 和他的团队进行了可穿戴多参数医疗监测和预警系统的研究。

他们开发了先进便携式医疗监护远程医疗(AMON),这是一种具有高风险心脏/呼吸系统患者警告系统的可穿戴医疗监护仪。

系统可连续采集、进行多项生命体征评估、智能多参数医疗急救检测。

将整个系统集成到一个隐蔽的腕戴式外壳中。

该产品采用低功耗设计技术,不干扰患者的日常活动,可以连续长期监测而不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

2018年,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材料也加入了可穿戴设备的行列。

Bong Sup Shim 使用含有聚电解质的碳纳米管涂层来制造用于生物监测的可穿戴纤维织物。

他们使用简单的工艺来制造基于聚电解质的碳纳米管(CNT)涂层智能电子纺织品。

实验表明,其产品可用于检测关键血液蛋白白蛋白,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2006年,纳米线纤维超级电容器和随后的柔性可穿戴储能设备问世。

Bae, J预测,未来这些可穿戴设备将朝着更薄、更轻、更便宜的方向发展。

可以看出,早期可穿戴设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能计算、传感器和人体生物监测、能量存储等方面,虽然其中一些当时还没有完全制成产品,但他们的研究成果无疑促进了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

智能可穿戴设备。

如今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智能可穿戴产品基于这些研究已经实现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功能。

本文主要向您介绍可穿戴设备发展早期的一些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