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我应该买 LCD 还是 OLED?三大理由让你安心

时间:2024-05-22 10:43:39 科技赋能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大战期间,准备买电视的朋友们,是否正在纠结买液晶电视还是OLED电视呢?尤其是随着OLED电视越来越便宜,55英寸的价格甚至降到了1元!这与同尺寸的中高端液晶电视的价格相当接近。

我应该花更多的钱购买OLED电视,还是继续购买液晶电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先告诉大家我的最终看法:在OLED上花更多的钱是有必要的。

首先,价格确实下降了。

当然,液晶电视也在疯狂降价。

55英寸互联网电视价格已降至千元。

65英寸成为大屏新趋势,价格也控制在5K左右。

不过OLED的降价更为明显,尤其是55英寸。

不过,65英寸OLED面板依然在1w5以上,因为更大的OLED面板切割和驱动难度更大,良率也更低,成本也暴涨。

但当我们谈论55英寸OLED电视时,这仍然是一个相对主流的大屏幕尺寸,并且仍然是许多家庭的首选尺寸。

原因一:由于自发光的特性,外观攻击性的OLED电视可以做得很薄。

目前最薄的可以达到2mm左右,而最薄的液晶电视也有近7mm。

5毫米的差距从数值上看并不大。

但实际感知中,2-3mm带来的震撼绝对是引人注目的。

随着家电的潮流从功能性向易用性、好看性演变,这款超薄电视已经不再只是家居艺术的参与者,而是成为了建设者。

它构成了家居艺术的一部分。

此外,超薄OLED电视具有柔性和高度可塑性。

LGD推出了可卷曲OLED电视和壁纸电视,这些产品都是改善生活质量的绝佳产品。

这样的产品完全凸显了电视的边界,可以定义它的很多属性。

从电视的整体设计来看,它不仅超薄,还可以实现比液晶电视更窄的边框和更高的屏占比,让电视画面更具冲击力。

它早已摆脱了框架的束缚。

挂在墙上时,它可以紧紧贴合墙壁,真像一幅画卷。

当屏幕点亮时,家中OLED电视的艺术氛围变得更加浓郁。

由于绝对的对比度和真实的色彩,感觉就像身临其境。

原因二:更好的画质表现。

OLED改变了它的发光方式,那么它一定比LCD更先进吗?其实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但OLED的优点是你永远不会忘记它。

例如,绝对黑电平和最真实的颜色。

OLED技术的“理想版本”应该是OLED有机材料主动发光并产生RGB三基色以形成颜色。

目前的“测试版”采用W-OLED技术。

OLED仅起到自发光背光的作用,但与液晶的机械旋转相比,它仍然具有绝对黑电平和高对比度的特点。

在亮度方面,液晶电视所采用的LED背光源可以通过采用高亮度LED模组以及改进背光结构来进一步提高亮度。

比如索尼的动态背光大师版峰值亮度可以达到nit,三星的QLED也可以达到nit,并且可以保证15秒左右不衰减。

由于OLED有机发光体的特性,高亮度必然会造成有机发光体的衰减,造成不可逆的物理损伤。

灰阶方面:无论是W-OLED还是RGB OLED,暗部细节和色彩过渡问题应该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因为OLED采用的是PWM或DC调光。

当面板的色数达到10位,即1级时,要像液晶分子那样精细地控制转向是相当困难的。

黑电平:这一点毫无疑问,OLED可以完全关闭背光。

QLED也有局部光控技术,但它无法控制每一个像素。

色彩方面:OLED自发光带来最纯净的色彩。

刷新率方面:液晶分子在接收到电信号后仍然有机械旋转过程,而OLED就像灯泡一样,瞬间完成开关闭合动作。

在可视角度方面:OLED甚至可以接近°。

在均匀性方面:OLED单独控制每个像素发光的能力足以击败QLED局部控光带来的画面均匀性。

综合各方面性能来看,OLED相比液晶电视还是更具优势。

虽然亮度、灰阶不如液晶电视,但在对比度、色彩、刷新率、可视角度、均匀度等方面都远远超越液晶电视。

原因三: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OLED阵营。

从产业角度来看,OLED面板产业链日趋成熟,加速释放OLED产能。

在产线建设方面,韩国和中国大陆都在投资建设OLED面板。

LG DISplay、京东方、华星光电、夏普等均已投资OLED面板建设。

加入OLED建设阵营,投资在千亿。

除三星、TCL、海信外,其他品牌均推出了OLED电视。

但每个品牌都有液晶电??视。

有传言称,三星正在开发结合QLED和OLED的QD-OLED技术,并将其用于大屏幕电视。

海信和TCL也有相关动向,证明他们对OLED也很感兴趣。

随着市场的成熟,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加入。

不过,对于注重性价比的互联网电视来说,一方面其品牌定位使得如此高价的OLED产品很难卖出去。

另一方面,他们希望降低OLED电视的价格,LGD打算供应它们,以破坏市场的平衡。

虽然涉足OLED的品牌众多,但整个大屏OLED面板的主导权依然掌握在LGD手中。

国内厂商在OLED方面的话语权仍然相对较弱。

虽然国内OLED面板生产线已经密集布局,但不少液晶面板厂商也纷纷转向OLED。

但与LCD产业链一样,OLED面板产业链较长,设计部件、产品较多,技术路线多样。

至于其上游产业链,即原材料(ITO玻璃、有机发光材料、驱动IC等),这个环节的话语权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国内几乎是空白。

当然,在中游OLED产业领域,即面板制造方面,目前中游的OLED面板产能基本掌握在三星、LG、夏普、JDI等传统液晶厂商手中。

中国面板厂商的投资强度和增速都相当可观。

京东方、深圳天马、柔性屏3D曲面玻璃蓝思科技已开始布局OLED生产线。

预计今年左右形成一定产能,有望在OLED时代实现弯道超车。

OLED技术下游终端竞争更加激烈。

市场正在以巨大的速度增长。

有两个主要部分。

在大屏电视方面,定位高端的OLED电视很好地迎合了消费升级的趋势。

随着日系家电的退出以及TCL、创维、海信等国产家电海外影响力的不断增强,终端刺激供给侧发展的力度还取决于国内电视厂商的投资。

总结:大家所诟病的烧屏问题,随着LGD对OLED产品的改进,已经基本得到解决。

正常使用六七年不会有问题。

OLED电视不再只是有钱人的玩具。

从双十一期间彩电购买结构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OLED电视。

如果你的预算确实不是很紧张,你想要一台千元的互??联网电视。

一旦您考虑到一些质量问题,我实际上建议直接选择 OLED 电视。

这给你带来的感官享受绝对是不一样的。

也许从现在开始你会减少去电影院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