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消费者权益日将至,360手机卫士发布《3·15 防诈骗科普全攻略》吸引公众关注

时间:2024-05-20 02:23:44 科技赋能

近年来,随着电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电信诈骗手段更加专业化、多元化,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疫情期间,不法分子通过购买抗疫物资、捐赠抗议物资、放贷复工资金等方式诈骗用户资金。

3·15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

手机卫士发布《3·15 防诈骗科普全攻略》,科普科普,帮助大众安全生活,防范诈骗。

我们来看一下: 1、骗子是如何针对我的? l 骚扰电话:每天拦截约7000万条骚扰电话,其中16.3%涉嫌诈骗电话 l 垃圾短信:2017年拦截各类垃圾短信约95.3亿条,其中4.4%涉嫌诈骗 l钓鱼网站:伪造真实网站的URL地址和页面内容,骗取用户的银行或信用卡账号、密码等私人信息。

2.我是怎么被骗的? 1、复工资金紧张,谨防假冒借贷APP。

用户首先接到自称来自某知名贷款平台的电话。

他们在“客服”的推荐下,安装了自己推荐的贷款APP(假贷款APP),并在平台上提交。

申请贷款。

随后,对方以会员费、风险客户费、贷款保险费等为由,引导用户将资金转至指定银行账户。

2、防疫物资紧缺,假冒伪劣口罩造假太可恨。

骗子多在QQ群、微信群里。

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了大量有关出售口罩或捐款抗疫救灾的信息。

用户付款后,该用户立即被屏蔽并消失。

3、谈情说爱“杀猪”,让自己在金钱中难以自拔(1)私人照片勒索骗子在与用户在线互动时要求用户下载指定的聊天APP(木马病毒渗透用户手机通讯录) )。

骗子诱导用户裸聊,然后通过截取用户裸聊画面和手机通讯录信息对用户进行勒索。

(二)投资理财诈骗 骗子利用聊天交友的名义,引诱用户购买投资理财产品或彩票进行诈骗。

4、兼职赌博娱乐,但充值后无法提取现金。

骗子以“兼职作弊、赌博赚钱”为借口引诱用户,承诺用户在其指定的赌博APP平台上按规定完成作弊任务,就向用户付费。

兼职佣金。

但当用户在APP中充值并尝试盈利时,却发现根本无法提取利润。

3. 如何防止诈骗? l 不安装来源不明的应用程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l 办理贷款业务,必须选择正规的金融平台。

切勿盲目相信网贷、转账。

l收到含有链接的短信时,请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不要轻易点击链接。

l不要轻信网络上招聘企业信息不全的“高佣金”、“预付款优先”的兼职招聘广告。

l远离网络不良行为,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家庭情况等敏感信息。

l如不幸受骗,应保留证据,及时止损,并及时报警求助。

手机卫士数据显示,每年收到的手机诈骗举报总额高达5000元,平均每人损失1元。

截至2020年2月17日,今年平均每天拦截7条涉疫情诈骗短信。

在电信诈骗案件频发的当下,手机卫士利用自有的手机卫士来电显示和诈骗拦截功能,帮助超过10亿用户保护自己的财产和隐私不受侵害,防范电信骚扰和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