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的形势似乎在今年年初突然降温。
几场著名的消费电子展上几乎没有新产品出现,消费者似乎暂时忘记了它们。
随后,在市场最具代表性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推出一周年之际,各大科技媒体在一年后对其发表了看法。
普遍观点认为,苹果仍需努力完善包括硬件、生态系统等诸多方面。
智能手表的失败是否意味着它们没有存在的意义?很明显不是。
事实上,Apple Watch 第一年的表现实际上比 iPhone 刚推出时更令人印象深刻。
但与此同时,无论是苹果、三星还是其他Android Wear厂商,他们仍然需要重新定义智能手表的属性和价值。
设计,设计!目前哪款智能手表的设计最好?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同,比如Apple Watch、三星Gear S或者TAG Heuer Connected等,但从传统手表美学的角度来看,智能手表仍然不够美观,不足以让用户在任何场合佩戴。
。
事实上,瑞士手表制造商也开始进军智能手表市场,但他们的产品通常只是内置运动传感器的简单产品。
传统的机械手表机芯和表盘虽然更加美观,但缺乏真正的智能功能,并不是智能手表的极致。
形式。
因此,智能手表厂商实际上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从人们的反馈来看,智能手表的厚度是一个关键。
许多产品,例如华为手表,具有圆形表盘和与之竞争的金属外壳,其设计缺陷主要集中在厚度上。
此外,制造商应该增加更多的表盘尺寸选择,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独立性 从很多用户对智能手表的反馈来看,独立性是一个关键点。
目前,无论是Apple Watch还是Android Wear,都过于依赖手机。
是的,一开始人们将智能手表作为第二屏设备,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他们逐渐发现必须与手机连接的手表其实并没有那么智能和便捷。
以苹果手表为例。
运行应用程序时,指令实际上会发送回 iPhone 的手表应用程序进行处理。
经常会出现阅读速度慢的情况。
这种体验并不是人们所期望的。
因此,未来的智能手表需要配备更快的处理器,并具有独立处理应用程序的能力。
应用程序更有用。
智能手表刚问世时,人们非常期待它带来更精细的应用体验。
不过,到目前为止,除了偶尔用它来查看时间和通知之外,真正有用的应用似乎并不多。
使用手表玩游戏或看新闻?不要开玩笑。
显然,大部分应用厂商还没有找到智能手表应用的正确方向。
笔者认为,智能手表应用的价值其实应该集中在“速度”和“便捷”上。
例如,天气应用程序应在下雨前几个小时向手表发送通知。
它简洁明了。
这就是它最大的价值,而且不需要像手机版那样设计一堆复杂的图表。
再比如,Siri 或 Google Voice 应该有能力理解更复杂的声音。
更好的电池寿命智能手表的最后一个,也可能是最令人沮丧的部分,是电池寿命。
人们实际上能够理解技术的局限性。
将mAh锂电池集成到手表大小的机身中是非常困难的。
但显然,了解并不意味着接受,因此智能手表并没有迅速普及。
目前智能手表的电池容量普遍低于mAh。
如果集成更强的处理器并支持数据蜂窝网络,续航无疑会更让人担忧。
因此,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更好的优化方法或者新的电池技术尽快出现。
总结 可以肯定的是,智能手表不会退出市场,只是需要变得更好。
目前各大厂商都处于观望状态。
即使苹果今年推出Apple Watch 2,也可能不会带来一款发生巨大变化的产品。
当然,随着不断探索,智能手表最终会找到正确的方向,或者至少成为一种更加完善的辅助通讯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