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年远景目标纲要》向外界公布。
在“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篇章中,将强化网络安全防护,夯实网络安全基础。
包括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安全威胁发现、监测预警、应急指挥、攻击溯源能力等内容。
在数字化建设浪潮中,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社会共识。
业界普遍认为,数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数字化带来数字革命和红利的同时,世界是“软件定义的”,其脆弱性是前所未有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表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新基建的安全。
不能说信息化先启动,出现安全问题,我们就解决。
”后来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从一开始就谈新基建,就必须同时考虑网络安全。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创始人集团和董事长周鸿祎也多次主张,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网络安全的“基础工程”要同步做好。
而这个“基础工程”就是网络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
早在2019年的两届会议上,周鸿祎就呼吁“安全本身也需要一套新的基础设施”。
他认为,国家需要建设国家级、地区级、行业级的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如实战靶场、漏洞中心、情报中心等。
只有有了网络安全基础设施,才能全面提升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实战能力。
在今年的两届会议上,周鸿祎委员甚至建议建设类似于“水、电、煤”的网络安全基础设施。
如何构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许多城市和企业正在付诸实践。
在国内安全会议ISC上,周鸿祎提出“以安全大脑为核心,帮助用户打造自己的十大安全基础设施”。
企业需要用“安全基础设施”取代碎片化的安全产品。
据悉,这些基础设施包括资产图谱、漏洞管理、威胁情报、内生安全、安全运营、监督指挥、应急响应、实战靶场、人才培训基地、安全发展中心等。
记者注意到,不少城市在推进智慧建设的同时,也将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上日程。
去年11月9日,苏州市人民政府与苏州市人民政府启动新型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建设合作。
通过建设苏州网络空间安全防御体系,打造立体化、智能化、可视化、协同化的城市安全监测预警体系。
此外,重庆、天津、青岛、鹤壁、上海、郑州、贵州等地区也做出了类似的战略举措。
未来,这种合作或许会成为行业趋势。
去年11月30日,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表示,将加大网络安全投入,提升其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比重。
此次,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和年度远景目标纲要,体现了我国对网络安全的重视,也将极大地促进网络安全的发展。
加快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