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CEO张勇2017年致投资者信:“五新”战略驱动阿里巴巴快速发展

时间:2024-05-20 01:47:32 科技赋能

北京时间10月17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年度股东大会前致投资者信,向全球投资者表示:在“五新”战略思想的驱动下,阿里各项业务在过去的一年里快速发展,并指明了阿里未来的战略演进方向。

去年,阿里巴巴首次提出未来十到二十年的“五新”战略构想——“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

“过去的一年是阿里巴巴集团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阿里巴巴的愿景、使命和战略蓝图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认可和认同的一年。

”信中称,张勇向投资者致辞。

双11,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首次阐述“新零售”。

过去一个财年,阿里巴巴核心零售电商平台交易规模超过3.7万亿元。

截至本财年末,大约 80% 的交易发生在无线设备上,年度活跃消费者为 4.54 亿,月活跃移动用户为 5.07 亿。

本财年云计算业务增速达到10%。

截至本财年第一季度,云计算付费客户数量已超过1万家。

此外,经过两年的整合运营,阿里巴巴的数字娱乐媒体矩阵已初具规模,不仅将消费者的消费品类从实体商品拓展到各类数字商品,还为商家提供了基于整合的平台。

的消费者数据。

基本职位涵盖电子商务平台和数字媒体平台的品牌建设和消费者运营。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的创新业务也出现了许多亮点。

无论是高德地图、钉钉协同办公平台,还是新零售理念下打造的盒马新业态,都展现了独特的客户价值。

,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2019年7月14日,阿里巴巴探索的新零售产品盒马鲜生正式对外发布。

马云和张勇现场体验了新零售。

张勇在致投资者的信中还介绍了外界对阿里巴巴未来战略演变的担忧。

“我们相信,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应用和商业的结合才刚刚开始改变生活。

”张勇表示,未来零售全面数字化,阿里巴巴的使命不仅是继续扩大线上零售规模、实现财年GMV 1万亿美元目标,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助力线下零售合作伙伴完成数字化转型。

“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各业态零售企业的密切合作,驱动大数据,通过人、货、市场的重构,升级现有零售业态,打造新零售业态,实现新的消费价值。

”张勇还表示阿里巴巴将继续坚定地加强对云计算的投入。

此外,在数字娱乐领域,阿里巴巴将继续长期投入数字内容生产体系的打造和数字媒体平台的建设。

张勇在公开信中还特别提到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发展。

他表示:“阿里巴巴将秉承技术创新与商业创新相结合的传统,持续投资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前沿技术领域,并将这些新技术应用到阿里巴巴经济生态系统的各个业务场景中。

”张勇介绍,阿里巴巴一方面将依托中国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制造基地大力发展电商跨境进出口业务。

首先从东南亚市场入手,进军当地电商市场,“今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的支持,推动全球买、全球卖、全球支付、全球运输、全球旅游。

”今年是阿里巴巴上市三周年,张勇认为,“回顾过去三年,我们兑现了IPO期间对资本市场的所有承诺。

”过去三年。

“我们将继续谋划未来,以创新为动力,相信这样的坚持和创新,一定会创造阿里巴巴集团新的未来。

”附张勇致投资者信全文: 亲爱的投资者:又到了总结和展望新一年的时候了。

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向大家汇报阿里巴巴集团过去一年的发展情况以及我们对未来发展的看法和规划。

过去的一年是阿里巴巴集团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阿里巴巴的愿景、使命和战略蓝图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认可和认可的一年。

我也想借此机会感谢投资者对阿里巴巴的信任和厚爱。

阿里巴巴将继续秉承“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信条,坚持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坚持用创新技术与业务结合不断创造客户价值,坚持服务年轻一代。

雇员。

为创新和创造力提供土壤。

我们坚信,这样的坚持一定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

去年,我们首次提出了未来十到二十年的“五新”战略构想——“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

在广泛实践基础上提出的“五新”战略思想,明确了阿里巴巴集团致力于构建数字经济时代商业、金融、物流、云计算、大数据的新一代商业基础设施。

我们坚信,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作为新一代能源,将推动新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并通过与商业、金融、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带来更大、更广泛的颠覆。

和其他领域。

变化。

在“五新”战略思想的推动下,阿里巴巴各项业务在过去的一年里快速发展:我们的核心零售电商平台持续繁荣,上一财年交易规模超过3.7万亿元人民币。

截至本财年末,大约 80% 的交易发生在无线设备上,年度活跃消费者为 4.54 亿,月活跃移动用户为 5.07 亿。

淘宝、天猫的经营理念不仅是满足消费者明确的消费需求,更通过大数据驱动、个性化推荐、直播、短视频、图片、文本和信息流。

阿里云计算业务持续快速发展,财年增长率为%。

截至本财年第一季度,阿里云计算的付费客户数量已超过1万家,服务的客户类型包括初创企业、中小企业、大型工业企业到城市公共管理、综合政府治理等领域,形成了由多种服务合作伙伴组成的新的云生态系统。

经过两年的整合运营,阿里巴巴的数字娱乐媒体矩阵已初具规模。

不仅将消费者的消费品类从实体商品拓展到各类数字商品,还为商家提供了一个基于消费者数据整合的平台。

在电子商务平台和数字媒体平台的品牌建设和消费者运营中占据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的创新业务也涌现出不少亮点。

无论是高德地图、钉钉协同办公平台,还是新零售理念下打造的盒马新业态,都展现了独特的客户价值。

,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上个月,阿里刚刚庆祝了自己的十八岁生日。

这十八年来,阿里秉持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利用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巨大发展和对商业交易的理解。

创造消费者生活方式巨大改变的机会,从一家初创公司,从帮助中小企业见面在阿里巴巴、交易在阿里巴巴、工作生活在阿里巴巴,成长为商业新基础设施。

在数字经济时代。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应用与商业的结合刚刚开始改变生活。

阿里巴巴未来的战略演进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在新零售领域,包括淘宝、天猫在内的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已成功帮助许多企业利用互联网作为新的销售渠道来销售更多商品。

,直接服务亿万消费者。

我们相信互联网对企业的价值绝对不仅仅是增加一个新的销售渠道,而是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力量推动整个企业彻底的数字化转型。

其中包括销售渠道、品牌、营销方式、渠道管理、物流供应链管理、智能生产制造等方面的变化。

阿里巴巴希望为企业提供各种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服务,让企业完成上述变革,成为基础设施。

让他们完成改变。

例如,在营销方式的改革上,阿里巴巴希望通过“全球营销”的新营销方式,帮助企业利用阿里巴巴电商平台与数字媒体平台之间数据连接的力量,进行完全大数据驱动的品牌建设。

“由大数据驱动。

、产品推广及消费者运营;在渠道管理改革方面,阿里巴巴希望通过寸淘和零售通的服务,帮助品牌企业利用数字化手段建立新的渠道分销管理体系,提高渠道运营效率;在物流供应链管理转型过程中,菜鸟智慧物流系统将携手物流合作伙伴,帮助客户优化线上线下、to B/to C一体化库存效率管理,提升消费者的物流服务体验。

在零售全面数字化的时代,阿里巴巴的使命不仅是继续拓展线上零售、实现1万亿美元GMV的财年目标,更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帮助线下零售合作伙伴完成数字化。

转型。

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各业态零售企业的密切合作,驱动大数据,升级现有零售业态,打造新零售业态,通过人、货、市场的重构,实现新的消费价值。

在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我们将继续坚定地加强对云计算的投入。

我们相信,一万家付费云技术客户的数量是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开始。

数字经济时代,各行各业都需要上云,云计算业务将继续以扩大客户数量作为首要目标。

同时,在各垂直行业领域形成了清晰的合作伙伴体系,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阿里云还将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商业化输出的门户,阿里巴巴成熟的技术产品,如安全、中间件、CDN、数据智能等,将通过阿里云服务各类第三方客户。

在数字娱乐领域,我们将继续长期投入数字内容制作体系的打造和数字媒体平台的建设。

我们相信,随着年轻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他们对电视剧、综艺、直播、短视频、图文信息流等多元化数字产品的需求将日益扩大,建立会员制涵盖实体商品、数字商品和生活服务的5亿消费者体系将使消费者能够持续受益于生活在阿里巴巴的经济生态系统中;另一方面,丰富多彩的数字内容必将有助于增强数字媒体平台的用户粘性,提升媒体的商业价值。

我们相信,未来几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发展将极大改变业务发展的进程。

阿里巴巴将秉承技术创新与商业创新相结合的传统,持续投资人工智能,包括人工智能。

前沿技术领域,并将这些新技术应用到阿里巴巴经济生态的各个业务场景中。

最后,阿里巴巴将继续其已经开始的全球化步伐。

一方面,依托中国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制造基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跨境进出口业务;另一方面,从东南亚市场出发,进军当地电商市场。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的支持,推动全球买、全球卖、全球支付、全球运输、全球旅游的实现。

阿里巴巴已经十八岁了。

在中国,十八岁是成年的开始,十八岁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担当。

如今,阿里巴巴已经成长为数字商业经济体,业务领域不断拓展。

与过去相比,我们的规模已经很大了,但从数字经济时代带来的无数颠覆性变革机会来看,我们还真的很小。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必须学习。

如何不断创新,学习作为一个独特的经济体如何与社会、合作伙伴相处。

今年也是阿里巴巴上市三周年。

回顾过去三年,我们兑现了IPO时对资本市场的所有承诺。

我们也感谢所有投资者三年来的信任和陪伴。

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

布局以创新驱动。

我们相信,这样的坚持和创新,一定会创造阿里巴巴集团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