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广州车展上,汽车智能化依然是热门话题。
在与车企沟通的过程中,高精度地图被多次提及作为实现自动驾驶的必要条件。
无独有偶,不久前,自然资源部在其网站上公布了顺丰旗下丰图科技申请甲级测绘资质的消息。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高精度地图的行列。
目前,自动驾驶需要高精度地图已成为行业共识。
没有高精度地图,自动驾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就难以保证。
不仅如此,高精度地图也是未来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
随着5G的逐步普及,它们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德高精度地图激光点云图像|高德地图 不过,我也注意到,业内有些公司有意无意地“贵族”高精度地图。
在它们的过度包装下,高精地图变成了充满神秘色彩的高科技结晶、稀有昂贵的商品,甚至成为商业变现的工具。
这一现象应该引起业界的重视。
汽车智能化对于所有车企来说都是一个机遇。
作为实现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精地图只有成为像水、电一样负担得起的基础设施,才能真正推动汽车智能化的发展。
高精地图“贵族华”的结果,只会让自动驾驶变得更加老套,让汽车智能化的进程戛然而止。
越来越多的厂商选择在高精度地图领域做自己的事,大概也是出于这样的担忧和焦虑。
平心而论,对于专业地图公司来说,高精度地图作为现有导航地图的升级,技术难度并不大。
不同的是,它们覆盖了更多的图形元素,需要更先进的采集设备,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精度等,是任何具有测绘资质的公司的基本技能。
但由于对精度和数据元素的要求更加严格,使得制作高精度地图的软件、硬件和人力成本相对较高。
此外,高精度地图的收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它需要新鲜并不断更新。
这就决定了高精地图是一个需要持续“烧钱”的行业。
决心和经济实力将是成功的关键。
它将持续考验着高精地图行业的每一位参与者。
高德获得亚太地区首个高精度地图商业订单并完成交付 |高德地图作为国内最早建立高精度地图生产线的企业之一,对于高精地图的采集和投入有着明确、坚决的态度。
。
这不仅是因为高德获得亚太地区首个高精度地图商业订单并完成交付,更是因为阿里巴巴在经济领域丰富的高精度地图商业应用场景持续为高德提供支撑。
在物流领域,菜鸟平台未来每天将处理10亿个包裹,尤其是依赖高精度地图服务的无人物流。
已经成为高德地图重要的商业应用场景,也在不断完善高德高精地图。
服务水平也让高德地图在很大程度上消化了高精度地图较高的采集成本,而不必转嫁给他人。
正是基于在高精度地图领域的长期持续探索,我们非常清楚,只有高精度地图才能真正作为数字时代的普惠基础设施,而不是作为盈利手段,才能真正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因此,高德向行业合作伙伴发出高精度宣言,并率先提出高精度地图的“成本”模型。
一方面,高德将以每年每辆车不超过1000元的成本价格向合作伙伴提供标准化高精度地图数据。
另一方面,随着高精地图应用规模的增大和成本的进一步摊薄,高清高精地图的价格将不断下降,真正让高精地图成为自动驾驶的基础设施,成为自动驾驶的基础设施。
就像水和电一样,是每个人的共同资源。
可利用的资源将加速自动驾驶产业的规模化应用进程。
汽车智能化之路充满挑战。
与日益标准化的高精度地图相比,基于高精度地图的导航和位置信息服务能力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无论是手动驾驶还是自动驾驶,从A点到B点快速高效的引导一直是人们使用车辆的核心需求。
要实现高质量的导航服务,仅靠地图数据是远远不够的。
高精度定位能力、车道级实时交通大数据、导航算法等都会对导航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全球范围内能够提供地图数据的地图厂商很多,但能够提供导航服务并得到用户广泛认可的厂商却很少。
在汽车智能化的进程中,这将是车企之间竞争中真正的赢家和输家。
作为国内首个日活跃用户过亿的出行平台,高德已经不仅仅是一家专业的地图大数据公司。
其优秀的导航能力早已深入人心。
高德每月为超过4亿用户和超过30万个APP提供导航和位置信息服务。
高德地图汽车版累计用户数已突破1万。
高德软件也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高精度地图商业化经验的公司。
。
面向智能汽车的未来,高德希望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基于高精度地图的精准高效的导航出行服务,加速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