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高德地图发布第三季度交通报告:城市红绿灯路口“评诊治”

时间:2024-05-20 01:49:08 科技赋能

近日,高德地图与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戴姆勒联合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联合发布清华大学可持续交通《第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简称《报告》)。

数据显示,高德大数据监测的城市中,7.48%的城市通勤高峰时段拥堵,58.17%的城市通勤高峰时段缓慢,其余34.35%的城市通勤高峰时段畅通。

全国主要经济区域中,珠三角地区拥堵程度最高,而长三角地区高峰拥堵延误指数为1.49,低于全国1.56的水平。

交通条件比较好。

乌鲁木齐第三季度拥堵同比减少幅度最大。

高德大数据监测的城市中,7.48%的城市通勤高峰拥堵,58.17%的城市通勤高峰缓慢,其余34.35%的城市交通畅通。

状态。

全国主要经济区域中,珠三角地区拥堵程度最高,长三角地区高峰拥堵延误指数为1.49,低于全国1.56,是交通条件最好的地区。

第三季度,高德交通大数据监测的50个主要城市中,6%的城市拥堵延误指数同比下降,28%的城市基本持平,66%的城市拥堵延误指数同比下降。

城市拥堵加剧。

受疫情影响,拥堵同比下降幅度最大的城市是乌鲁木齐,其次是呼和浩特、洛阳。

呼和浩特市三季度因天气异常拥堵程度较高,本季度拥堵率下降6.63%;拥堵增幅最大的城市是青岛。

第三季度,宁波地面公共交通幸福指数最高。

地面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个城市的交通水平。

高德软件首创的“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数”可以综合评价城市地面公交的运营状况。

今年第三季度,宁波、石家庄、天津等10个城市幸福指数较高,表明其公交运营效率、可靠性、综合性能相对于城市交通水平较好。

其中,宁波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数最高,最接近理想值,达到79.09%;天津和南京在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幸福指数”上分别排名第一。

同时,宁波市“全天线路运营速度波动率”最小,公交运营效率最稳定。

厦门的公交车效率最接近小汽车,而宁波的公交车效率最稳定。

将公交运营速度与同期、同线路社会车辆速度进行比较,可以更直观、客观地反映公交运营效率和城市交通效率的相对水平。

价值较高。

小意味着两者之间的速度差越小。

研究范围内的城市中,第三季度,厦门城市核心区高峰期的“社会车辆-公交速度比”最小,即厦门公共交通的效率与汽车最接近,汽车的速度是公共交通的1倍;除厦门外,石家庄、中山、长沙的速度比均小于2。

兰州高峰期平均等待时间最好。

特大城市、特大城市、大中城市整体轮候时间环比基本持平。

其中,特大城市和大中城市受公交发车频次影响的部分环比呈下降趋势,而受交通扰动影响的部分环比普遍小幅上升。

公交车逐步恢复发车班次,城市交通运营恢复正常;两个特大城市的等候时间环比增加。

变化不大,公共交通运行相对稳定。

在研究城市中,兰州的等候时间为5.3分钟,是所有城市中最好的。

重庆和成都分别在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排名第一,其发车频次和交通扰动影响在同类城市中最低。

此外,沉阳的候车时间环比下降幅度最大,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有所改善。

三季度西安交通健康指数最低,为42.80%,南通交通健康指数最高。

以全国50个主要城市的平均“交通健康指数”作为健康与亚健康的临界值,即健康水平,得出交通健康与亚健康排名。

一。

数据显示,西安交通健康指数最低,城市交通相对亚健康,交通健康指数为42.80%;南通市交通健康指数最高,交通健康指数为74.96%。

同比 今年三季度,交通亚健康榜前十城市之一的哈尔滨市交通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同比增长12.64%;交通健康十佳城市之一的洛阳市交通健康指数明显改善,同比提升7.98%。

这些数据分析可以协助制定相关交通政策和出行解决方案。

同时,呼和浩特在交通健康指数同比改善的城市中排名第一,六项指标均同比改善;西安在交通健康指数同比下降的城市中排名第一,六项指标均同比恶化。

汽车万辆以上城市:苏州交通健康指数最高。

衡量和比较不同城市的交通运行状况,需要充分考虑城市间交通发展规模的差异。

该报告基于公安部交通运输管理局发布的截至2020年9月的全国汽车保有量数据。

报告将城市分为“万辆以上”、“万辆以上”、“万辆以上”、以及“10000以内”来评估城际交通状况。

所有的情况都被考虑到了。

数据显示,汽车保有量超过1万辆的城市中,苏州交通健康指数最高,重庆最低;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000辆的城市中,天津得分最高,西安得分最低;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万辆的城市中,唐山得分最高,广州得分最低;车辆保有量不足1万辆的城市中,南通得分最高,长春最低。

红绿灯路口停车延误名单出炉:东莞、佛山、深圳位居前三。

据高德地图“定景”交通评价系统监测,早晚高峰期间全国主要城市重要路口停车延误前20名。

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城市占一半,红绿灯路口占一半。

TOP20排队长度以南方城市为主,大部分大中城市城市指标环比呈现上升趋势。

第三季度停车延误前三名的城市为东莞、佛山、深圳,与第二季度一致。

研究发现,深圳停车延误明显减少,而东莞和佛山则略有增加。

路口排队长度排名前三的城市为西安、贵阳、广州,与二季度基本一致;环比发现,西安的排队长度基本持平,广州、贵阳则略有增加。

扩大停车延误红绿灯路口监测排名可以发现,排名靠前的红绿灯路口分布在30个城市。

其中,深圳上榜路口最多有10个,但没有一个进入TOP20。

红绿灯路口服务水平较低的十大城市:东莞、深圳、长春位列前三。

通过挖掘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综合计算出“路口延误指数”。

以路口停靠数量为基础,对全国50个城市的路口进行了分析。

对服务水平进行分级评价,根据延误指数将路口服务水平分为A~F(A为最好,F为最差)6个等级。

当城市中E级、F级交叉口较多时,意味着城市交叉口整体服务水平较低。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早晚高峰服务水平较低的路口比例较大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排名前三位的城市为东莞、深圳和长春,占比分别为11.01%、7.99%和7.03%。

其中,东莞有E、F级路口67个,深圳、长春有6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