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迭代

存储芯片来了

时间:2024-02-25 21:02:12 科技迭代

存储芯片具有固有的周期性特征,主要产品DRAM和NAND Flash的市场规模也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波动。

01 内存芯片大幅下跌是市场规律。

从DRAM的价格周期来看,自2012年以来,DRAM经历了三个周期。

第一个周期:2012年Q3到2016年Q2。

其中,2012年Q3到2014年Q2的周期为上升周期,主要推动力智能手机的爆炸式增长和 DRAM 需求的增加; 2014年Q3到2016年Q2的周期是下行周期,主要是各厂家扩大生产导致供大于求。

第二个周期:2016年Q3至2019年Q4。

其中,2016年Q3至2018年Q2周期向上,主要驱动力是各大存储芯片厂商产能向3D NAND Flash转移,有没有DRAM扩产计划; 2018年第三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周期下行,主要是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这导致全球下游需求低迷,服务器、PC、笔记本电脑等需求不佳,DRAM供应过剩。

第三周期:2020年第一季度至今。

其中,2020年Q1至2021年Q2期间为上升周期。

主要驱动力是疫情期间在线经济和家庭办公需求带来的服务器、电视和PC出货量的激增。

5G手机升级带动单机产能升级,带动DRAM价格反弹。

此后,2021年第三季度就进入了下行周期。

原因在于,随着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进入低迷,存储制造商不断去库存。

NAND Flash和DRAM的价格周期波动类似,从2012年开始也经历了三个周期。

第一个周期:2012年Q3到2015年Q4。

其中,2012年Q3到2013年Q1这段时间是上升周期,主要推动力是智能手机需求的爆炸式增长。

从2013年第二季度到2015年第四季度的下降周期主要是由于PC销量下降,导致需求持续疲软。

与此同时,各大存储厂开辟新产能,存储芯片整体供应超过需求。

第二个周期:2016年Q1至2019年Q4。

其中,2016年Q1至2017年Q2的上升周期主要是由非苹果智能手机品牌的需求推动。

但多数厂家良品率普遍上升缓慢,供应量下降严重。

从2017年第三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的下行周期主要是由于厂商3D NAND良率提升和大幅扩产,但服务器、PC和平板电脑等其他零部件的需求疲软。

第三周期:2020年第一季度至今。

其中,2020年Q1到2021年Q2,NAND Flash的价格处于震荡状态。

主要矛盾是中美贸易摩擦一定程度抑制了需求,而在家办公则有力拉动了消费电子需求。

2021年Q2至今,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需求进入低迷,存储厂商持续去库存。

从这个角度来看,DRAM和NAND市场都具有天然的周期性,每个周期持续约3至4年。

虽然这会导致价格和收入的剧烈变化,但属于市场波动的正常现象。

02 您对下半年看好吗?从2021年下半年到现在,DRAM和NAND Flash两大存储芯片的价格已经连续20个月下跌。

各存储芯片制造商正专注于减少产量、应对库存问题、节省资本支出以及推迟先进技术的进展,以应对疲软的存储需求。

为应对3D NAND和DRAM内存需求放缓,美光宣布将减少DRAM和NAND晶圆产量约20%。

此外,美光还宣布将在2023年削减30%的资本支出。

SK海力士也宣布将在2023年削减50%以上的资本支出,并减少回报较低的存储产品的生产。

随后今年年初,台湾媒体报道称SK海力士已将国内工厂的晶圆产量减少了10%。

Kioxia也进行了减产,调整了日本四日市和北上NAND Flash晶圆厂的产量,晶圆产量将减少约30%。

西部数据宣布将 NAND 闪存产量削减 30%。

就在近日,三星一改此前不减产的态度,宣布削减存储芯片产量。

三星电子表示,将把内存芯片产量减少到“合理水平”,并专注于PC内存“DDR4”等通用产品。

随着各大内存厂商大幅减产,内存芯片供过于求的局面将进一步改善。

近期,从海外三大存储巨头的预测来看,市场形势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美光表示,存储芯片库存已经达到高点,未来行业有望迎来拐点。

尽管存储价格仍在下跌,但制造商的库存压力已达到顶峰,预计将逐渐降至安全水平。

SK海力士日前也在股东大会上透露,预计存储芯片需求将在今年下半年复苏,但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该公司今年将资本支出减半,并且不会进一步减产。

铠侠还认为,随着今年中国经济的全面重启,客户库存水平将逐季下降,市场需求将在今年下半年恢复。

此外,在近日举行的CFMS 2023峰会上,中国存储龙头长江存储首席运营官程伟华在演讲中也提到,得益于智能手机、服务器和个人电脑制造商的需求订单,全球存储市场的供需关系得到改善。

NAND闪存市场将在今年下半年达到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电子近期通知经销商,将不再以低于当前价格的价格销售 DRAM 芯片。

近期DRAM现货价格止跌,明显早于预期。

据全球半导体观察者DRAMeXchange数据显示,最常见的DRAM产品之一DDR4 16Gb 2600现货价格在4月11日上涨0.78%,成为2022年3月7日以来的首次涨价。

03HBM报价激增,NAND跌势放缓向下。

存储市场的崩溃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供给过剩。

目前,全球存储厂商都在努力减产并取得了成效。

另一方面是市场需求低迷所致。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以及AIGC的推动,或许有望在低迷过后迅速复苏。

最近AIGC非常火爆,AI服务器的需求大幅增加。

AI服务器所需的DRAM容量是传统服务器的8倍,NAND Flash是传统服务器的3倍,直接带动DRAM和NAND的需求大幅增长。

2023年,服务器使用的DRAM将超过智能手机,成为DRAM最大的应用场景。

HBM突破了内存容量和带宽瓶颈,被视为新一代DRAM解决方案。

据悉,2023年开始后,三星和SK海力士两大存储厂商的HBM订单迅速增加,价格也水涨船高。

近期,HBM3规格DRAM的价格已经上涨了五倍。

目前,HBM主要安装在GPU、网络交换转发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AI加速器、超级计算机和高性能服务器上,约占整个DRAM市场的1.5%,整体市场份额水平为仍然很低。

不过,随着AI技术对高算力的需求不断扩大,HBM销量预计将快速增长。

根据TrendForce数据显示,预计2023年至2025年HBM市场复合年增长率将增长至40%-45%以上,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5亿美元,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此外,大型AI模型的海量数据集需要更大容量的NAND Flash来存储数据。

据悉,GPT-3的参数数量已达到1750亿个,GPT-4需要更多。

根据TrendForce数据,去年第四季度NAND闪存合约价格下跌20%至25%。

今年第一季度,NAND闪存的平均价格降幅已经收敛,达到10%到15%。

第二季度将继续下降,但下降幅度将放缓至5%至10%。

04 相关厂家面临订单激增。

随着存储芯片下游不断消化库存,各大厂商的减产几乎已经成为不可挽回的事情。

此外,三星还传出有意调整产能,这可能导致存储价格随时反弹,从而引发下跌。

由于低价大规模补货的买气,相关厂家迎来了订单抢购潮。

李成表示,客户已经开始加大下单量,今年的情况会好于预期。

群联电子还透露,客户提前补充库存,订单量大幅增长约20%。

力正是全球存储封装测试领域的领导者,群联是主要的NAND Flash控制芯片制造商。

近期,两大厂商同时接到订单,同时传出好消息。

他们最先感受到市场形势正在走强,揭示出整体存储市场正在快速复苏。

李成曾在3月中旬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的运营速度比以往淡季要慢,预计从第二季度开始会慢慢回暖。

然而仅仅半个月后,情况似乎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力诚CEO谢永达直言,随着行业库存逐渐见底,加上近期紧急客户订单涌入,公司今年的展望和看法将好于原先预期。

谢永达表示,与逻辑芯片市场相比,存储市场进入回调较晚,恢复较晚。

而且,大多数存储公司都拥有晶圆厂,因此减产幅度应该不会太大。

随着客户的库存接近达到,行业拉货的力度自然开始恢复。

群联CEO潘建成指出,目前NAND Flash的价格相当便宜,成功刺激了终端需求。

据观察,市场需求呈倍数增长。

预计其他存储厂商也会宣布减产,这意味着未来有机会迎来行业繁荣的复苏。

群联感受到客户群提前补充库存的迫切需求,近期订单量大幅增长约20%。

从这一点来看,相信用不了多久,存储行业的寒风就会停止,暖风慢慢来临。

05 即将到来的是好消息。

江波龙高级副总裁兼COO王景阳表示:“价格下跌对于我们存储厂商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我们可能会亏损,可能会有库存压力,但实际上这对整个行业的繁荣是一个很大的好处。

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痛苦,但应该会很快过去。

”确实,当这股寒潮过去之后,情况将会大好。

因为大容量内存的终端渗透率正在不断提高。

在手机市场,中低端手机存储容量向128/256GB发展,高端手机存储容量向512GB,甚至1TB发展,手机内存也向10+GB发展,尤其是中高端Android手机,越来越多的设备配备12GB/16GB LPDDR,而在PC市场,今年将全面进入512G和1T时代,将以1TB容量为主。

无论是新一代大容量移动产品和消费级SSD的迭代升级,还是创新应用场景的层出不穷,未来消费电子市场仍将是存储行业的重要增长市场之一。

在数据中心领域,IT架构创新以及eSSD丰富场景的应用也正在推动服务器存储能力的快速发展。

因此,总体来看,2022年存储市场规模将有所下降,但存储容量仍将小幅增长。

其中,全球NAND Flash产能增长6%,达到6100亿GB,全球DRAM产能增长2%,达到1900亿GB。

随着线上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海量数据的不断增长,未来存储市场也将迎来新一轮的需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