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半导体行业众所周知,半导体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投资高、周期长、赢家通吃。
并且平均每4-5年就会经历一次半导体周期。
在每个下行周期中,半导体公司常常会遭受损失。
近期,半导体巨头似乎希望推出新的商业模式,以缓解下行周期的“黑暗岁月”。
半导体巨头推出芯片租赁模式 三星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想法,正在考虑推出新的商业模式——高端存储芯片租赁服务。
这种模式被三星称为“内存即服务(MaaS)”。
这个灵感的来源应该是诞生于云计算厂商长期推广的“XaaS(X as a Service)”理念。
XaaS意味着“服务”本身就是一种租赁,资源的消费模式是按需付费而不是固定支出。
简单来说,用户可以通过订阅的方式向供应商购买服务,例如IT基础设施、平台或程序资源。
按需购买可以降低用户的成本。
三星提出的“内存即服务(MaaS)”与之类似。
在这种商业模式下,三星向包括谷歌在内的云公司出租下一代内存扩展器、DRAM模块和用于高性能计算的SSD等存储产品。
服务公司并向他们收取租金。
云服务客户可以按照预设的合同价格获取存储芯片,同时获得芯片整个生命周期的系统管理服务,降低相关采购成本。
在当前存储衰退的趋势下,三星希望MaaS能够带来更稳定的销售和收入流。
据三星预计,这项新业务将至少占其整个 DRAM 销售收入的 10%。
三星并不孤单。
此前,英特尔将 CPU 应用内购买(SDSI)纳入 Linux 5.18。
软件定义芯片 (SDSI) 是一种后制造机制,允许通过购买许可证来激活其他 CPU 功能。
一个月前,英特尔正式启动了On Demand计划。
该计划专门针对其刚刚发布的第四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Sapphire Rapids。
客户可以通过充值解锁各种CPU功能,例如默认未启用的各种专用加速器和安全技术。
On Demand套餐中有两种付费模式:“消费模式”和“激活模式”。
“消费模式”按使用量计费,“激活模式”需要购买License,但购买后永久激活。
。
可解锁的CPU功能也分为两类。
一是Intel自己开发的CPU加速器和安全功能,可以加速特定工作负载并提高安全性。
比如Software Guard Extensions、动态负载均衡器(DLB)、英特尔数据流加速器(DSA)、英特尔内存分析加速器(IAA)、英特尔内存分析加速器和英特尔QuickAssist技术(QAT),这些功能基本上都是“激活模式” ”,买断。
另一类是英特尔合作伙伴(H3C、HPE、浪潮、联想、Supermicro、PhoenixNAP、Variscale等公司)提供的功能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应用优化、智能计算、IaaS解决方案、云原生和边缘计算等,这些功能和服务既有“消费模式”,也有“激活模式”。
总而言之,英特尔的做法是为客户提供具有禁用功能但可以在需要时激活它们的CPU,从而在不改变实际硬件的情况下升级客户的机器。
为什么要尝试芯片租赁模式?半导体巨头开始尝试芯片租赁的重要原因,其实是摩尔定律放缓的结果。
随着摩尔定律放缓,扩展困难使得芯片公司很难缩短新兴硬件的上市时间。
因此,很多企业希望在一次性出售芯片之外获得更多价值。
服务模式是企业弥补自身短板的手段。
英特尔、三星、英伟达、高通等都在尝试进入服务模式。
目前,软件行业通过“软件即服务”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
随着互联网的繁荣加速了这一模式的普及,许多用户每年支付超过一个月的费用,同时提供功能和安全更新。
美国已有45家SaaS上市公司,总市值近2000亿美元。
美国SaaS软件Slack的成功已成为行业教科书,短短两年估值就达到28亿美元。
Slack 用户每周增长 5%,每天有 110 万人在线,其中 30 万人是订阅者。
Slack的成功不仅成为业界神话,也吸引了无数后起之秀纷纷效仿。
XaaS和其他云服务背后的核心思想是,用户可以通过订阅向提供商购买服务来降低成本并获得对特定类型个人资源的访问权限。
在 XaaS 和云服务出现之前,企业通常必须购买许可的软件产品并在现场安装。
他们必须购买硬件并将其连接在一起以创建扩展网络。
他们必须在现场完成所有安全工作,并且必须为所有业务流程提供昂贵的服务器设置和其他基础设施。
相比之下,使用 XaaS,用户只购买他们需要的东西并按需付费。
这使得用户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彻底改变服务模式。
使用多租户方法,云服务可以提供很大的灵活性。
资源池和快速弹性等概念支持这些服务,使业务领导者可以根据需要简单地添加或减少服务。
相反,半导体行业一直采用产品交付模式,通过“构建”和“发布”模式将产品锁定为最终产品,并且不提供硬件层面的附加功能。
这导致芯片企业失去更多提供价值服务的机会。
需求被创造。
正是希望从另一个角度持续带动客户需求,芯片企业开始尝试服务模式。
一方面,此类模式可以继续客户服务,并发展另一种收费模式;另一方面,延伸服务可以帮助客户降低成本,更方便地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事实上,半导体行业也尝试了很多方法来应对加工周期带来的芯片价格波动。
例如,美光宣布了一种名为“远期定价协议”的新定价模式。
与现有的基于数量的协议不同,该协议同时考虑了采购规模和价格。
美光首席商务官Sumit Sadana表示,十大客户之一已与我们签署了这份新的定价协议,这份为期三年的协议将带来超过5亿美元的年收入。
成功的机会有多大?租赁芯片绝对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不过,三星和英特尔面临着不同的租赁方式,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
在英特尔的按需计划中,打开和关闭本地服务器中的功能是一个挑战,因为英特尔可能无法访问此类已安装的服务器。
Tirias Research 首席分析师 Jim McGregor 表示:“超大规模企业和 IT 服务提供商更容易收取费用。
” “这更有意义。
如果你购买 AWS 或 Azure,你就为你需要的东西付费,或者你为你需要的东西付费。
”您按分钟付费,或者按资源付费。
在芯片层面做到这一点有点困难。
”一些客户对此表示怀疑:“通过软件更新实现的功能列表可能是无穷无尽的,从更多的高速缓存到 DRAM 内存,”到额外的处理核心,到额外的 GPU对于游戏应用,到辅助蜂窝(可能是 6G)天线。
”没有人很清楚为什么此类服务需要额外收费。
并非所有新商业模式的尝试都会成功。
历史上,英特尔也曾在2010年尝试为消费者推出付费桌面CPU升级活动,让一些低端桌面CPU付费获得激活码来解锁额外功能。
该活动最初针对 Pentium G6951 桌面 CPU(2.8 GHz)发起,只需 50 美元的费用即可额外获得 1 MB 缓存和超线程(升级后的 CPU 型号称为“Pentium G6952”),使其性能接近更高端的酷睿 i3-530 CPU。
因为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酷睿 i3-530 CPU 只比标准奔腾 G6951 贵 15 美元……消费者没有必要花 50 美元升级 G6951,所以该计划并没有太多回复。
目前,云服务厂商和HPC厂商最有可能采用芯片租赁模式。
此类厂商往往需要面对高计算强度、高并发、应用复杂的场景。
芯片性能对他们来说极其重要,而高性能芯片往往需要巨额支出。
然而,同为云服务器制造商的亚马逊似乎并不买进芯片租赁业务。
亚马逊表示,生产自己的芯片将为客户提供比租赁英特尔、英伟达或AMD生产的处理器更具成本效益的计算能力。
对于三星提出的高端DRAM租赁,业界也有乐观的声音,认为这种模式对于三星及其潜在客户来说是划算的。
三星能够承受冷降周期,客户可以降低资本支出风险,更灵活地满足多样化的DRAM需求。
三星此次选择的领域也是HPC、云等对存储需求很大的领域。
按理来说,对于亚马逊、谷歌等厂商来说,云服务的商业模式已经涉及到各种“XaaS”租赁。
服务方面,他们将更容易接受高端 DRAM 租赁模式。
总体而言,芯片租赁模式刚刚进入市场,是否有企业接受还有待观察。
不过,这种做法确实为过去因专用芯片价格飙升而承受压力的客户提供了一些喘息的机会。
由于半导体的设计和生产周期通常很长,如果英特尔开始销售内置功能的产品,这对公司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为它需要预测几年后的未来趋势,以确保产品投入生产后,产品的附加功能仍将保留。
客户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