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迭代

国产OLED让谁坐不住了?

时间:2024-02-25 13:26:29 科技迭代

2月底,韩国一位行业分析师表示,随着中国企业在OLED显示器市场快速跟进,韩国显示器制造商需要加快开发更先进的OLED显示器。

他还警告说:“基于可折叠等差异化技术,韩国企业在OLED市场可能仍处于领先地位,但他们必须记住LCD市场输给中国的先例。

” 01.中国OLEDStone Partners预测,今年韩国和中国的中小尺寸OLED市场份额将分别为61%和39%。

过去两年,韩国和中国在OLED显示器市场份额上的差距明显缩小。

2021年,韩国以79%的份额占据压倒性优势,但今年预计将下降18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中国预计将从2021年的21%增长到同期的18%。

要知道,2019年Q4,三星在OLED屏幕的市场份额高达88%,名副其实的全球垄断。

然而,到2022年第三季度,其份额下降至62.9%。

中国厂商的份额从2019年的3%左右提升到2022年Q3的30%以上,可以说三年内增长了10倍。

Stone Partners预测,中国显示器公司京东方将大幅增加对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制造商苹果公司的智能手机OLED面板供应。

事实上,在智能手机OLED市场出货份额最高的柔性OLED领域,京东方将较上年增长47.89%,产量1.195亿片。

相反,在该领域,三星显示器预计同期出货量为2.555亿台,减少6.34%。

因此,韩国非常担心,2021年中国显示产业逆转韩国企业的LCD份额后,OLED市场也会重演。

OLED布局 与传统液晶显示(LCD)技术相比,OLED显示面板具有自发光、清晰明亮、轻薄、响应速度快、功耗低等特点。

柔性OLED显示面板还具有可弯曲的优点,被业界视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照明和显示产品之一。

韩国两大OLED产业龙头三星显示器(SDC)和LGD在OLED技术的发展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SDC专注于中小型移动设备的OLED显示面板; LGD专注于电视。

大尺寸OLED显示面板。

2017年,三星显示在小尺寸AMOLED显示面板领域占据90%以上的份额,成为行业第一大厂商。

尽管中国大陆面板厂商也在建设新的AMOLED工厂,但其产能和良率仍远远落后于三星。

市场网络拓展方面:三星显示器的AMOLED显示面板客户包括三星电子、苹果以及华为、OPPO、VIVO、小米等中国领先手机品牌;而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AMOLED显示面板厂商在推动中国小手机品牌和白电品牌的同时,也在积极争取进入中国主流手机品牌的AMOLED显示面板供应商阵营。

来源:科技经济 近年来,OLED显示技术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比例持续提升,一场涉及整个显示产业链的技术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领域,传统LCD显示面板正逐渐被OLED显示面板取代,其中OLED全面屏和柔性屏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还有许多高端智能手机(如三星S9和Vivo显示器)之后,AMOLED将成为未来智能手机和智能手表的关键显示技术解决方案。

近年来,Samsung Display的AMOLED显示面板营业利润率大致为维持在15%-20%,优于大部分TFTLCD厂商,针对这一趋势,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维信诺等中国面板厂商奋起直追,积极布局OLED产业链。

国内市场,京东方作为全球领先的面板厂商,在OLED小尺寸显示面板领域排名全球第二、国内第一。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京东方在国内厂商中的市场份额约为44%,遥遥领先同行。

国内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维信诺、天马分别占据16%、14%,CR3超过70%。

随着华为、小米、Vivo等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加速采用随着OLED面板的高端化战略,中国显示企业开始加大中小尺寸OLED的产量,同时技术开发和升级也在加速。

02.谁在恐慌? 2022年5月开始,一则消息广为流传:京东方可能因iPhone 13面板设计发生变化而被苹果要求停止供货,并将3000万片iPhone 14 OLED屏幕订单转移给其他厂商。

该消息的来源是一家名为The Elec的韩国媒体。

对于苹果取消京东方手机屏幕订单,京东方多次在投资平台上回应“不予置评”,并强调公司AMOLED生产线运行正常,年度目标没有改变。

2021年底,三星显示副总裁Cui Kwonyoung在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业绩的电话会议上表示:“(中小尺寸)OLED是我们公司成功量产和开发的第一个市场。

通过数十年的投资、研发和量产,积累了大量的专利和经验,近期,为了保护差异化技术、增加价值,三星显示器正在积极向其他人难以企及的市场推广OLED技术。

同时,它正在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保护其员工通过努力工作积累的经验的知识产权方法。

这些话意义深远。

果不其然,2022 年初,三星 Display 警告国内一家主要 OLED 面板制造商侵犯其 OLED 技术专利。

2022年12月28日,韩国三星在美国发起337调查。

韩国国内舆论也主张,韩国面板厂商希望通过专利战全面遏制中国OLED面板企业的发展,从而取得中国企业和国际客户的品牌声誉。

订单将会受到负面影响。

对此,有媒体指出,中美两国在半导体领域展开激烈对抗,韩国三星正用“谣言+大棒”遏制中国面板企业崛起,维护自身利益。

这并不是三星第一次利用专利阻碍面板企业的发展。

早在LCD时代,夏普就统治了LCD领域,三星和夏普就曾进行过一场持续了2年多的LCD专利侵权诉讼。

经过21个月的审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最终于2010年1月做出了对夏普有利的裁决。

此外,随着三星LCD的不断壮大,三星也引发了多起专利纠纷。

进入OLED时代,通过专利诉讼来维持市场地位,提升全球供应链和价格控制能力。

但三星的耳光来得很快。

据韩国媒体SBS Biz报道,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三星电子目前正在与中国“面板龙头”京东方就三星折叠屏手机面板进行非正式讨论。

三星电子和京东方目前正在秘密讨论工艺、面板厚度和成品验证时间等各方面的合作。

考虑到京东方的OLED折叠屏技术此前从未在三星系列产品中使用过,整机能力还需要验证,预计三星电子短期内不会增加京东方的面板供货比例。

如果三星电子与京东方的讨论在不久的将来取得重大进展,京东方的OLED面板可能会安装在今年下半年发布的三星Galaxy Z Flip/Z Fold 5以及后续的Galaxy Z Flip/Z Fold 6系列中。

三星电子对此消息回应:“我们无法透露新产品的内容”,并表示与京东方的关系是“供应链多元化的一部分”。

03.OLED的“痛点”。

我国OLED技术起步较晚。

该领域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1995年至2001年,我国OLED技术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专利数量一直呈现低位平缓增长趋势。

,2001年仅有7项专利。

最新消息KIPO调查了2011年至2020年韩国、美国、中国、欧盟和日本的数据。

具体来说,韩国的OLED专利申请为5,384项,占43%,排名第一世界第一。

中国以3273件专利位居第二,占比26%。

同时,我国专利人才紧缺。

OLED平板显示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门槛较高,研发人员相对较少。

清华大学与昆山维信诺联合培养了一批平板显示高科技人才,但我国其他行业相关企业尚无专门人才。

培育机制。

为推动我国OLED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整合,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融合,鼓励优势企业OLED产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核心技术竞争力,进而获得OLED产业高端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