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迭代

“同堂科学课”主题活动暨院士科学人文课堂:吴祥平院士用科学点燃青春青春

时间:2024-02-22 20:37:53 科技迭代

12月13日,由未来科学奖联合策划发起的“同堂课”中国科学技术馆、重庆科技馆“科学课堂”主题活动暨院士科学人文课堂:科学点燃青春·《理解宇宙》活动在重庆科技馆举行并在线直播。

活动期间,重庆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葛帆出席活动并讲话。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主席、未来科学奖励周指导委员会委员吴祥平研究员展开对话与优秀年轻人一起探讨宇宙奥秘,探索未知世界。

奋进科普新征程点燃青少年科学热情,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加强联动场馆间协作和优质科普资源对接共享,推动现代科技博物馆体系高质量发展。

为充分发挥现代科技馆体系在服务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中的作用,重庆科技馆组织开展了2023年“争创一流科技馆”全年交流活动。

科普新征程”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

同时,2023年未来科学奖将以“科学家你好”为年度主题,将陆续推出未来科学奖获奖者纪录片观看会、2023未来科学奖新闻发布会、科学点燃青春:未来科学奖获奖者 与年轻人对话、2023未来科学奖周等一系列活动。

此次,未来科学奖携手中国科技馆、重庆市科技馆,共同策划推出“同上科学课”主题活动暨院士科学人文课:科学点燃青春·《理解宇宙》活动,旨在让年轻人与科学家面对面。

交流可以点燃青少年的科学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沐浴科学之光。

吴祥平:我们要敢于探索科学的边界,感受浩瀚宇宙的魅力。

宇宙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有多大?它从哪里来,又要去哪里?这些古老的问题,也是孩子们心中的“十万个为什么”。

在本次活动中,吴祥平研究员以《理解宇宙》为主题,为孩子们一一解答了以上问题。

建立在坚实的天文观测事实基础上的现代宇宙学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辉煌。

我们不仅可以看到138亿年前的大爆炸火球遗迹,还可以亲眼目睹大爆炸火球中嵌入的宇宙结构的原始种子。

我们甚至可以重构宇宙演化历史,准确预测宇宙未来的命运。

然而,人类对于构成宇宙的主要物质成分以及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驱动力仍然几乎一无所知。

近百年来,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两个笼罩现代宇宙学的“乌云”,驱使科学家们不断探索。

同时,吴向平研究员还鼓励同学们始终保持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直面挑战的进取精神。

最后,报告以爱因斯坦的名言“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情是宇宙可以被理解”作为结束语。

在点燃科学热情解答青少年“宇宙疑问”的活动中,黑龙江、河南、江西、贵州、云南分院的学生以及重庆当地的学生聚焦于“宇宙的边缘”、“宇宙的结构与结构”等问题。

黑洞和白洞的特征”、“宇宙中最大的星系”、“新恒星的诞生”等问题,与吴祥平研究员进行了交流。

活动中,吴祥平向优秀青年赠送了《未来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访谈实录》等科学书籍,鼓励同学们培养科学思维,始终保持科学好奇心,树立投身科学的远大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