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乳品行业全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蒙牛乳业宁夏工厂正式建成投产5月28日投产,这座工厂以“100人百亿”的全球最高人力效率比令业界惊讶,引起巨大关注。
破译其背后的高效密码“134556”,是破译这座“超级工厂”的关键一步。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蒙牛相关负责人的介绍来破译这串数字密码。
首先,数字“1”代表了这座全数字化智能化工厂的整体定位,即“高效、智能、绿色、可持续”。
“5、6、3”这个数字是数字智能的三大支柱,是实现“高效转型”的关键。
第一个支柱是数字“5”,代表工厂的“五个在线”:在线生产调度、在线物料配送、在线测试、在线运维、在线决策。
工厂通过实时自动优化生产排程调整和实时决策,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控制和透明可追溯。
第二个支柱是数字“6”,代表工厂打造的六大智慧平台:智慧采购供应、智慧能源、智慧生产、智慧检验、智慧物流、智慧园区。
这些平台通过数字化智能应用推动整个园区的高效运营。
最重要的是第三个支柱数字“3”,它代表着工厂的“全数字化智能”,即牛奶生产过程的整个链条是相连的。
从牧场到餐桌,在数字智能技术的支持下,物质流转和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同时,工厂实现了生产设备之间壁垒的打通以及整个业务流程中多个系统的全面协同。
还推动了从ERP(企业资源计划)到生产线的整个系统链的开放,即业务流程贯穿的几个“孤岛”系统现在被整合起来,实现“管控一体化”。
”工厂的高效率由四个指标来评价:面积效率、人力效率、产品效率和能源效率。
在这些指标下,宁夏工厂表现良好。
与传统工厂相比,宁夏工厂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37%,包装效率提高了67%。
劳动生产率提高近20倍,工厂实现千亿人次、人均日产能40吨的颠覆性突破。
工厂通过实时在线检测技术,在保证牛奶品质一致性的同时,提高转化效率。
此外,蒙牛宁夏工厂的高效率还得益于其实施的“五大转型”。
这包括价值链转型、增长动力转型、组织能力转型、公司治理转型和商业模式转型。
在价值链转型方面,宁夏工厂通过优化流程KPI指标的运行逻辑,实现了高效、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
工厂通过辅料预处理、实时在线检测等技术,提高了转化效率,保证了每包牛奶质量和标准的一致性。
在增长动能转换方面,宁夏工厂推动上游产业“种植+养殖”一体化产业高效发展,为西部地区经济注入新动力。
同时,工厂通过激发区域产业链的聚集效应,吸引年轻人才回国、留在当地,提高当地数字人才素质。
在组织能力转型方面,宁夏工厂优化了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体系,培养了适应数字化建设的人才体系。
同时,建立了敏捷的生态组织和数字化、智能化的新生态系统,积累人才和组织治理,以提高效率。
在公司治理转型方面,工厂通过打造行业数字智能技术产品,成为行业数字智能系统构建者。
通过实现产业叠加效应的价值,该工厂成为蒙牛数十家工厂升级转型的典范,实现了合作模式向战略价值共创和升级的转变。
同时,工厂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也得到了商业复制。
据了解,在“134556”顶层设计下,该工厂累计实现技术和经营管理创新1270项。
正如蒙牛总裁卢敏芳在投产仪式上所言:“这座工厂不仅是蒙牛20年来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领域不断积累的成果,更是融合全球领先技术,抢占市场先机。
”为中国乳业打造全球乳业智能,打造世界级制造业高地。
”蒙牛宁夏工厂的建设和投产,标志着乳制品行业进入全面数字化的新阶段,该工厂以其高效、全面的智能化,树立了乳品制造行业的新标杆。
相信将对整个乳业产业链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推动乳品制造业走向更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