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刚,男,汉族,1989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沂蒙山玻璃集团总经理有限公司、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理事。
从2008年开始,刘永刚热心投身公益事业,不仅亲自修炼,还捐钱捐物。
他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累计慈善捐款超过100万元。
他一次次倒退着走到灾区,只是为了更快地把温暖送到人们的心里;他一次又一次地握住需要帮助的孩子们的手,只为让他们年轻的脸上重新绽放笑容;他一次次看望老革命家、英雄,表示慰问,就是为了践行新时代的沂蒙精神。
2022年4月,他为上海兰陵农民工同胞的逆行经历捐赠物资,奉献的萌芽就此萌芽。
“逆行”一直是刘永刚引以为豪的标签。
2007年,年仅18岁的他在天津渤海石油消防支队服役。
从此,他历经风火,义无反顾地走向最危险的地方。
任职期间,荣获“天津滨海新区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开始与战友们一起帮助受灾的贫困群众,慈善的种子开始发芽。
退休后,刘永刚当过菜贩、农民工、流水线工人。
无论是打工还是经营小生意,他始终不忘奉献公益的信念,始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家乡的贫困学子。
2016年,刘永刚创办了沂蒙山玻璃集团有限公司,并依托公司,团结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踏上了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新征程。
在帮助有需要的人时,他总是亲力亲为。
在消防队服役的经历深深影响了刘永刚。
在他看来,捐钱捐物固然有价值,但行动才是最好的例子。
做慈善就是身体力行。
只有这样,才能影响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这是刘永刚的想法和做法。
2020年初,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
当得知家乡防疫物资紧缺后,他立即向镇政府送去6000只口罩和一批消毒液,解决了镇上的燃眉之急。
刘永刚带领团队奔赴疫情发生的地方。
2020年疫情反弹期间,他迅速筹集了20万多公斤蔬菜,赶赴供应紧张的河北省石家庄市; 2021年底,新冠疫情在天津爆发时,他立即筹集资金,连夜将32吨新鲜蔬菜送到了天津人民手中。
扬州、安康、上海……无论哪里有事,刘永刚都会毫不犹豫地带着救援物资奔赴那里,积极参与当地的救援行动。
2021年河南洪灾期间刘永刚捐赠物品照片。
2021年7月20日,特大洪水袭击河南。
刘永刚在电视和网络上看到后,焦急万分。
他和同伴连夜采购了20万多公斤蔬菜,第一时间抵达郑州。
受灾群众分发物资,现场参与救援工作,并与同伴一起将受灾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区,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人民网、新华网、大众网、齐鲁电视台、临沂日报等媒体对本次公益活动进行了报道。
刘永刚深知教育对于农村孩子的重要性。
兰陵县庄武镇莱山中学是他的母校。
他主动找到学校负责人,表达了捐款资助教育的愿望。
学校负责人被他那颗纯真的心深深感动。
2022年1月14日,刘永刚一次性捐款30万元支教,在莱山中学设立“沂蒙山助学基金”,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资助贫困家庭孩子,鼓励勤奋好学。
敬业的学生。
老师,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
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会长余爱梅称赞:“‘沂蒙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刘永刚同志是‘沂蒙精神’的践行者,用实际行动关心教育、回报教育。
”家乡。
”当被问到刘永刚的初衷时,他用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深感业恩,至诚教诲与我同在。
如今先生已白发,年轻人已经成为成年人。
”十年树成树,一百年树人。
刘永刚以另一种方式支持家乡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尽管风霜雪雨,他从未改变过军人的本色。
作为一名前消防员,刘永刚主动联系“沂蒙新红姐”、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会长于爱梅女士,并表示愿意参加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并实践沂蒙精神。
余爱梅得到了女士和协会领导的青睐,推荐他当选理事。
加入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后,刘永刚主动捐款捐物,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慰问百名沂蒙革命老战士活动”。
他顶着烈日看望老革命家、老英雄,为他们解决了一些实际生活问题。
他们带来了鸡蛋、牛奶、大米、面条、烧鸡、酱菜、布鞋、衬衫、消暑用品、保健品等,表达对老革命英雄的敬意,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年轻一代的温暖。
2021年3月,刘永刚连续被评为“兰陵好人”。
临沂好人、山东好人荣誉称号。
无论是抗洪救援现场、抗击疫情现场,还是救助困难学生的现场,总能看到当年消防员刘永刚的忙碌身影。
刘永刚对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的热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河南郑州、江苏扬州等地政府部门先后向他颁发了感谢状。
刘永刚是一个有勇气、有远见的人。
他不仅拥有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而且拥有实现梦想所必需的技能和经验。
他坚信每一步都是基于坚定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将梦想变成现实,抓住机遇。
在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的今天,他依然立场坚定。
无论多么艰难、多么困难,他都愿意坚持到最后。
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并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他是公益事业的行动者,是爱心和奉献的传播者。
他致力于公益事业,让爱心成就未来。
爱心传递文明,奉献美丽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发展公益事业,构建和谐社会。